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除履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制裁決定外,也曾單獨對美國、英國歐盟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和實體實施制裁,列舉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各國與組織的制裁

日期 國家 人員/實體 被制裁時職務 制裁措施 原因 參考資料
禁止入境[注 1] 禁止往來[注 2] 凍結財產[注 3]
2019年12月2日  美國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
2019年12月2日  美國 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
2019年12月2日  美國 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
2019年12月2日  美國 人權觀察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
2019年12月2日  美國 自由之家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
2020年7月13日  美國 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 (未列明) 新疆問題 [2]
2020年7月13日  美國 布朗巴克 美國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 (未列明) 新疆問題 [2]
2020年7月13日  美國 魯比歐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新疆問題 [2]
2020年7月13日  美國 克魯茲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新疆問題 [2]
2020年7月13日  美國 史密斯 聯邦眾議員 (未列明) 新疆問題 [2]
2020年7月14日  美國 洛克希德·馬丁 國防企業 (未列明) 台灣問題 [3]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魯比歐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克魯茲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霍利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科頓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圖米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史密斯 聯邦眾議員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格什曼 國家民主基金會」總裁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米德偉 國際事務民主協會」總裁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丹尼爾·特溫寧 國際共和研究所」總裁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羅斯 人權觀察執行主席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8月10日  美國 麥克爾·J·阿布拉莫維茨 「自由之家」總裁 (未列明) 涉港問題 [4]
2020年10月27日  美國 洛克希德·馬丁 國防企業 (未列明) 台灣問題 [5]
2020年10月27日  美國 波音防務 國防企業 (未列明) 台灣問題 [5]
2020年10月27日  美國 雷神公司 國防企業 (未列明) 台灣問題 [5]
2020年11月30日  美國 約翰·卡努斯(John Kanus) 國家民主基金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 (未列明) 涉港問題
2020年11月30日  美國 曼普里特·辛格·阿南德(Manpreet Singh Anand) 國際事務民主協會亞洲項目負責人 (未列明) 涉港問題
2020年11月30日  美國 克里斯特爾·羅薩里奧(Crystal Rosario) 國際事務民主協會香港分部主任 (未列明) 涉港問題
2020年11月30日  美國 薛德敖(Kelvin Sit Tak-O) 國際事務民主協會香港項目主任 (未列明) 涉港問題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龐培歐 川普政府官員
前美國國務卿
涉華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納瓦羅 川普政府官員
前白宮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
涉華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奧布萊恩 川普政府官員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涉華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史達偉 川普政府官員
美國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
涉華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波廷傑 川普政府官員
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
涉華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阿扎 川普政府官員
前美國衛生部長
台灣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克拉奇 川普政府官員
前美國副國務卿
台灣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克拉夫特 川普政府成員
前駐加拿大大使及前常駐聯合國代表
台灣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博爾頓 川普政府官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涉華問題 [6]
2021年1月21日  美國 班農 川普政府官員 涉華問題 [6]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德國
彼蒂科菲爾 歐洲議會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德國
蓋勒 歐洲議會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法國
格魯克斯曼 歐洲議會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保加利亞
庫楚克 歐洲議會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斯洛伐克
萊克斯曼 歐洲議會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荷蘭 舍爾茨瑪 荷蘭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比利時 科格拉蒂 比利時議員 新疆問題 [7][8]
2021年3月22日  立陶宛 薩卡利埃內 立陶宛議員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德國 鄭國恩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瑞典 葉必揚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歐洲聯盟 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德國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2日  丹麥 民主聯盟基金會 新疆問題 [7]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圖根哈特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鄧肯—史密斯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奧布萊恩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奧爾頓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勞頓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加尼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甘迺迪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尼斯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芬利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中國研究小組」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保守黨人權委員會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維吾爾獨立法庭」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6日  英國 埃塞克斯園大律師事務所 新疆問題 [9]
2021年3月27日  美國 曼欽 「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 新疆問題 [10]
2021年3月27日  美國 伯金斯 「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副主席 新疆問題 [10]
2021年3月27日  加拿大 莊文浩 眾議員 新疆問題 [10]
2021年3月27日  加拿大 眾議院外委會國際人權小組委員會 新疆問題 [10]
2021年4月17日  冰島 祖勒斯·哈格森 律師 (未列明) 新疆問題 [11]
2021年5月26日  美國 約翰尼·摩爾 「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 邪教問題 [12]
2021年6月7日  美國 譚美·達克沃斯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台灣問題 [13]
2021年6月7日  美國 丹·沙利文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台灣問題 [13]
2021年6月7日  美國 克里斯·康斯 聯邦參議員 (未列明) 台灣問題 [13]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羅斯 川普政府官員
前美商務部長
(未列明) 涉華問題 [14]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卡羅琳·巴塞洛繆 美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主席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4]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喬納森·斯迪沃斯 「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ECC)前辦公室主任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4]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金度允 「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4]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亞當·金 「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在港授權代表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4]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索菲·理查森 「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4]
2021年7月23日  美國 香港民主委員會 (未列明) 涉港問題 [14]
2021年12月21日  美國 納丁·馬恩扎 (Nadine Maenza)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 (USCIRF) 主席 新疆問題
2021年12月21日  美國 努里·特克爾 (Nury A. Turkel)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副主席 新疆問題
2021年12月21日  美國 阿努里瑪·巴爾加瓦 (Anurima Bhargava)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 新疆問題
2021年12月21日  美國 詹姆士·W·卡爾 (James W. Carr)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 新疆問題
2022年8月5日  美國 南希·裴洛西及其直系親屬 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 (未列明) 台灣問題
2022年8月5日  立陶宛 瓦伊丘凱維丘特(Agnė Vaiciukevičiūtė 時任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 (未列明) 台灣問題
2022年9月16日  美國 卡爾伯特(Ted Colbert) 波音防務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未列明) 台灣問題
2022年12月23日  美國 余茂春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西藏問題 外交部令2022年第4號
2022年12月23日  美國 托德·斯坦恩(Todd Stein)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副參謀長 西藏問題 外交部令2022年第4號
2023年4月7日  美國 哈德遜研究所(美國)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3年第1號
2023年4月7日  美國 隆納·雷根總統圖書館及公共事務中心(美國)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3年第1號
2023年4月7日  美國 薩拉·斯特恩(Sarah May Stern) 哈德遜研究所董事會主席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3年第1號
2023年4月7日  美國 約翰·瓦特斯(John P. Walters) 哈德遜研究所所長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3年第1號
2023年4月7日  美國 約翰·希布斯奇(John Heubusch) 雷根基金會前執行主任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3年第1號
2023年4月7日  美國 喬安妮·德雷克(Joanne M. Drake) 雷根基金會首席行政官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3年第1號
2023年4月13日  美國 麥克·麥考爾(Michael Thomas McCaul Sr.) 德克薩斯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 台灣問題 [15]
2023年9月15日  美國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分公司 台灣問題 [16]
 美國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台灣問題
2023年12月26日  美國 卡隆(Kharon Data and Technology) 新疆問題 [17]
 美國 許勐(Edmund Xu) 卡隆公司調查主任 新疆問題
 美國 尼科爾·莫格雷特(Nicole Morgret) 美國高等國防研究中心研究員 新疆問題
2024年1月7日  美國 貝宜陸上和武器系統(BAE Systems Land and Armament) 台灣問題 [18]
 美國 聯合技術系統營運公司(Alliant Techsystems Operation) 台灣問題
 美國 宇航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 台灣問題
 美國 ViaSat公司 台灣問題
 美國 Data Link Solutions公司 台灣問題
2024年4月11日  美國 通用動力陸地系統(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4年第5號
 美國 通用原子航空系統有限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GA-ASI) 台灣問題 外交部令2024年第5號
2024年5月21日  美國 麥克·加拉格爾(Michael John Gallagher) 威斯康星州前聯邦眾議員,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前主席 涉華問題 外交部令2024年第6號
2024年5月22日  美國 洛克希德·馬丁飛彈與火控公司(Lockheed Martin 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 涉俄制裁、

涉台問題

外交部令2024年第7號
 美國 洛克希德·馬丁航空公司(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美國 標槍合資公司(Raytheon/Lockheed Martin Javelin Joint Venture)
 美國 雷神飛彈系統公司(Raytheon Missile Systems)
 美國 通用動力軍械與戰術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Ordnance and Tactical Systems)
 美國 通用動力信息技術公司(General Dynam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美國 通用動力任務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Mission Systems)
 美國 海岸間電子公司(Inter-Coastal Electronics)
 美國 系統研究與模擬公司(System Studies & Simulation)
 美國 鐵山解決方案公司 (IronMountain Solutions)
 美國 應用技術集團(Applied Technologies Group)
 美國 阿克西恩特公司(Axient)
 美國 凱西·沃登(Kathy J. Warden)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董事長、執行長、總裁
 美國 馬修·布朗伯格(Matthew Bromberg)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全球運營副總裁
 美國 班傑明·戴維斯(Benjamin R. Davies)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戰略威懾系統副總裁、總經理
 美國 湯瑪斯·瓊斯(Thomas H. Jones)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副總裁、航空系統總裁
 美國 史蒂芬·奧布萊恩(Stephen O』Bryan)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副總裁、全球業務發展官
 美國 羅珊·羅德(Roshan Roeder)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副總裁、防務系統總裁
 美國 菲拉特·蓋曾(Firat H. Gezen) 通用動力公司副總裁、通用動力軍械與戰術系統公司總裁
 美國 賈森·艾肯(Jason W. Aiken) 通用動力公司負責技術部門執行副總裁
 美國 艾米·吉格蘭(Amy Gilliland) 通用動力公司高級副總裁、通用動力信息技術公司總裁
 美國 克里斯多福·布雷迪(Christopher J. Brady) 通用動力公司副總裁、通用動力任務系統公司總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的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

中國將聯合國安理會的所有制裁決議視作應承擔的國際義務並執行。在相關安理會決議或延長決議通過、安理會某制裁委員會更變制裁人員或安理會決議到期時,外交部會例行發布通告說明情況。下列外交部通告上溯至2019年。

現正執行

對象國家(地區)、恐怖組織(武裝團體) 相關外交部通告文號 相關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參考資料
伊斯蘭國」和蓋達組織 2019年第1號、2020年第5號、2021年第9號、2022年第2/3/4/5/7/8/11號、2023年第1/2/3/6號 1267/1989/2253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南蘇丹 2019年第2號、2020年第6/10號、2021年第5號、2022年第13號、2023年第7號 2471/2521/2577/2633/2683 [33][34][35][36][37][38]
 剛果民主共和國 2019年第3號、2020年第7/10號、2021年第4號、2022年第12/21號、2023年第11號 2478/2528/2582/2641/2667/2688 [33][39][40][41][42][43][44]
 中非 2020年第1/9/10號、2021年第6/9號、2022年第17號、2023年第8號 2507/2536/2588/2648/2693 [33][45][46][47][21][48][49]
 利比亞 2020年第3/10號、2021年第3/8號、2022年第14號、2023年第12號 2509/2571/2644/2701 [50][33][51][52][53][54]
 葉門 2020年第4/10號、2021年第2號、2022年第6號、2023年第4/13號 2511/2564/2624/2675/2707 [33][55][56][57][58][59]
 幾內亞比索 2020年第10號 2048 [33]
 蘇丹 2020年第10號、2021年第1號 2562 [33][60]
塔利班 2020年第10號、2021年第10號 1988 [33][61]
 伊拉克 2020年第10號、2022年第9/10號、2023年第5號 1518 [33][62][63][64]
 海地 2022年第16號、2023年第10號 2653/2700 [65][66]
索馬利亞青年黨 2023年第14號 2713 [67]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718 [68]

曾執行

對象國家(地區)、恐怖組織(武裝團體) 相關外交部通告文號 相關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參考資料
 馬利 2019年第4號、2020年第8/10號、2021年第7號、2022年第15/18號

2023年第9號(解除)

2484/2541/2590/2649 [33][69][70][71][72][73][74]
 索馬利亞 2019年第6號、2020年第10/11號、2021年第11號、2022年第19號

2023年第14號(解除)

2498/2551/2607/2662

2714(解除)

[33][75][76][77][78][67]
 伊朗 2024年第1號(解除) 2231 [79]

參見

注釋

  1. 被制裁人員及直系家屬禁止入境中國內地香港澳門
  2. 禁止中國公民及機構同被制裁人員交易或同被制裁實體往來
  3. 凍結在華財產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2019年12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13]. 
  2. 2.0 2.1 2.2 2.3 2.4 2020年7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3. 2020年7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0-07-14 [2021-08-29].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2020年8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5. 5.0 5.1 5.2 2020年10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0-10-27 [2021-08-29].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蓬佩奥等人实施制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7.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欧盟有关机构和人员实施制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8. 2021年6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16 [2021-08-29]. 
  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英国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10. 10.0 10.1 10.2 10.3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对美国、加拿大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11. 驻冰岛使馆发言人关于中方对冰岛有关人员实施制裁的声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2021-04-16 [2021-08-29]. 
  12. 2021年5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5-26 [2021-06-15]. 
  13. 13.0 13.1 13.2 2021年6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决定对美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答记者问.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7-23]. 
  15. 关于对美国反华议员迈克·麦考尔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2]. 
  16. 2023年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2]. 《中國日報》記者:近日,美國先後以軍售、軍援和貸款等形式向中國台灣地區提供先進武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請問發言人有無進一步消息?毛寧:美國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向中國台灣地區提供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在武裝台灣的錯誤、危險道路上越走越遠。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分公司作為主承包商直接參與8月24日美售台武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多次參與美售台武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決定對上述兩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我要強調,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台武器,停止美台軍事勾連,停止武裝台灣,否則必將遭到中方堅決有力回擊。 
  17. 2023年12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2]. 新華社記者:近日,美方發布涉疆年度人權報告,對2名中國官員和3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中方表示將採取堅決反制措施,發言人能否介紹中方的具體反制措施?毛寧:美方再次炮製散布涉疆虛假敘事,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藉口對中方官員和企業實施非法制裁,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抹黑中方形象,嚴重損害中方有關官員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將對長期搜集涉疆敏感信息、為美方涉疆非法制裁提供「依據」的美國情報數據公司卡隆(Kharon)等1家機構;對卡隆公司調查主任許勐(Edmund Xu)、前美高等國防研究中心研究員尼科爾·莫格雷特(Nicole Morgret)等2人採取反制措施,禁止上述2人入境中國(包括內地和香港、澳門特區),凍結上述公司和個人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我們再次敦促美方停止對中國的污衊抹黑,撤銷對中方官員和企業的非法單邊制裁,停止實施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等錯誤法案。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18. 外交部发言人就反制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制裁中国实体答记者问.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2].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19年第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21. 21.0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3.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10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19年第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19年第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2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1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5-26].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1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1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10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0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10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7. 67.0 6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1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68. 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列名个人和实体申请除名(豁免)的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04-08].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19年第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3年第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19年第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0年第1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4-03].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1年第1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2年第1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 
  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告(2024年第1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