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湄公河合作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是由中國政府推動的區域合作機制,是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11月的第17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的重要倡議。[1]成員包括湄公河流域的國家: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首次領導人會議於2016年3月22日至23日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其他成員國的領導人共同出席會議,並就該合作機制交換意見。[2]第二次領導人會議於2018年1月10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李克強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主持會議。老撾總理通倫泰國總理巴育越南總理阮春福緬甸副總統吳敏瑞出席[3]。第三次領導人會議原定於2020年初在老撾萬象舉行,因新冠疫情於2020年8月24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李克強同瀾湄合作共同主席國老撾總理通倫共同主持會議,柬埔寨首相洪森、緬甸總統溫敏、泰國總理巴育、越南總理阮春福將出席[4]

資金

中方還將設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5]今後5年提供3億美元支援六國提出的中小型合作項目,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設定的各項目標,同時包含人民幣100億元優惠貸款和100億美元信貸額度,包括50億美元優惠出口買方信貸和50億美元產能合作與湄公河國家貿易和投資本幣結算,完善跨境人民幣清算安排。留學方面3年將提供1.8萬人年政府獎學金和5,000名到大陸培訓名額,並願探討在湄公河國家設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特點

瀾湄合作有較突出宗教特點。[6]2018年起,納入「瀾滄江-湄公河跨境愛滋病聯防聯控項目」。[7]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