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哥倫比亞的關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哥倫比亞關係

中國

哥倫比亞
外交代表機構
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
外交代表
大使 藍虎大使 路易斯·迭戈·蒙薩爾韋·奧約斯[1]

中國-哥倫比亞關係(西班牙語:Relaciones China-Colombia),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哥倫比亞之間的外交關係。

歷史

1941年4月9日,蔣介石當局與哥倫比亞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哥倫比亞繼續與蔣記台灣當局維持外交關係,直到1980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止。

1980年2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同年6月、9月,兩國互設大使館。2011年12月,雙方就哥在上海設立總領館達成協議。自從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穩步發展,各領域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在國際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2]

經貿關係

中哥兩國政府自1986年6月在北京召開第一屆經貿混委會以來,已舉行八屆混委會。中哥貿易額近幾年快速增長。2012年,中國和哥倫比亞總貿易額為93.84億美元,其中哥倫比亞出口31.55億美元,進口62.29億美元。中國主要出口電器及電子產品、機械產品、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紡織品、金屬製品等產品;哥倫比亞則出口成品油、煤炭、鎳鐵礦、廢銅、皮革和廢鋁等。中國已成為哥倫比亞第二大貿易夥伴。迄今,中國在哥倫比亞累計投資約15億美元,主要涉及石油、通訊等領域。

文化關係

哥倫比亞詩人吉列爾莫·華倫西亞曾經系統地翻譯了中國古代詩集。

1928年,哥倫比亞詩人吉列爾莫·華倫西亞法國人翻譯的唐詩集《玉笛》翻譯成西班牙文,並改名為《震旦集》,成為了中國詩詞最早的、集中性的西班牙文譯作。[3]

中國的文化藝術團組以及籃球、排球、乒乓球、跳水、象棋隊等運動員代表團先後訪問哥倫比亞並就此展覽。哥倫比亞國家劇院、民族歌舞團等也曾訪華,並且在華舉辦美術、攝影和古代金飾等展覽。

1960年至2010年間,哥倫比亞有308名獎學金留學生在華留學。2011年,共有723名哥倫比亞留學生在華學習,其中獎學金生112名。2005年4月,哥倫比亞開始向中國提供獎學金名額。截至目前已有104名中國留學生前赴哥倫比亞學習。

目前中國在哥倫比亞設有兩所孔子學院、1個孔子課堂。分別是安第斯大學孔子學院、麥德林市孔子學院和新格拉納達孔子課堂。

軍事關係

1993年3月,中國首任駐哥倫比亞武官赴任。1996年12月,哥倫比亞首任駐華武官抵任。

參考資料

  1.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8-09-14]. 
  2. 中国同哥伦比亚的关系. 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 2013-11-22. [永久失效連結]
  3. 王央樂. 巴伦西亚和他翻译的中国唐诗. 知網. [2022-01-06].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