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氮   7N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



外觀
氣體液體固體均為無色

液態氮

氮的原子光譜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氮(nitrogen)·N·7
元素類別非金屬
·週期·15 ·2·p
標準原子質量14.007(1)
電子排布[氦]2s2 2p3
2, 5
氮的電子層(2, 5)
氮的電子層(2, 5)
歷史
發現丹尼爾·盧瑟福(1772年)
命名讓-安托萬·沙普塔(1790年)
物理性質
顏色透明
物態氣態
密度(0 °C, 101.325 kPa
1.251 g/L
沸點時液體密度0.808 g·cm−3
熔點63.15 K,−210.00 °C,−346.00 °F
沸點77.36 K,−195.79 °C,−320.33 °F
三相點63.1526 K(−210 °C),12.53 kPa
臨界點126.19 K,3.3978 MPa
熔化熱(N2) 0.72 kJ·mol−1
汽化熱(N2) 5.56 kJ·mol−1
比熱容(N2)
29.124 J·mol−1·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37 41 46 53 62 77
原子性質
氧化態5, 4, 3, 2, 1, −1, −2, −3
(強酸性)
電負性3.04(鮑林標度)
電離能第一:1402.3 kJ·mol−1

第二:2856 kJ·mol−1
第三:4578.1 kJ·mol−1

更多
共價半徑71±1 pm
范德華半徑155 pm
雜項
晶體結構六方
磁序抗磁性
熱導率25.83 × 10−3 W·m−1·K−1
聲速(gas, 27 °C) 353 m·s−1
CAS號7727-37-9
最穩定同位素
主條目:氮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13N 人造 9.965分 ε 2.220 13C
14N 99.634% 穩定,帶7個中子
15N 0.366% 穩定,帶8個中子

拼音dàn注音ㄉㄢˋ粵拼daam6;英語:Nitrogen),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N原子序數為7,原子量14.007 u。1772年,在丹尼爾·盧瑟福分離空氣後第一次被發現。雖然卡爾·威廉·舍勒亨利·卡文迪什也在同一時間獨立完成了相關研究,但因為盧瑟福更早公開發表而廣受讚譽。1790年,法國化學家讓-安托萬·沙普塔提出了氮的法文命名nitrogène,因為在當時,氮多出現於硝酸硝酸鹽中。由於氮無法用於呼吸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提出了另一個英文命名azote,取自希臘語ἄζωτος,意思是「沒有生命的」。這個名稱被多數其他語言使用,例如法語俄語等。同時,azote也出現在含氮相關化合物的英文名中。

氮是元素週期表第十五族氮族元素中最輕的一個。這個名字引用希臘文πνίγειν,意思是「有窒息性的」。氮是宇宙中常見的元素,他在銀河系太陽系中含量大約占第。在標準溫度和壓強下,兩個氮原子可以結合形成氮氣()。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雙原子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約為78%,也是大氣中最穩定的氣體之一。氮也存在於生物胺基酸蛋白質核酸中。人體中氮元素的質量約占3%,僅次於氧、碳和氫。氮循環是指氮元素從空氣進入生物圈有機化合物中然後再返回大氣的轉移過程。

很多工業上重要的化合物都含有氮原子,例如硝酸、可用作推進劑或炸藥的有機硝酸鹽、氰化物等。氮原子之間可以形成非常牢固的氮氮三鍵()(強度僅次於一氧化碳[1]的鍵強)。無論在工業或是生物體中,將氮轉化為有用的含氮化合物都很不容易;相反,含氮化合物因燃燒、爆炸或分解而產生氮氣,同時放出大量的反應熱。合成產生的氮和硝酸鹽是關鍵的工業化肥料硝酸鹽肥料是引起水質優養化的關鍵污染物

含氮化合物除了作為肥料和能量儲存的功用之外還有其他多種用途。氮是克維拉纖維和氰基丙烯酸酯強力膠水等多種材料的組成部分。在各種藥學藥品的大類中(包括抗生素)都含有氮元素。許多藥物都是天然含氮信號分子的類似物或前體藥物。比如,有機硝酸鹽硝酸甘油和硝普鈉在體內代謝產生一氧化氮以控制血壓。植物中的生物鹼(經常是防衛性化合物)根據定義是含有氮的,許多知名的含氮藥物(比如咖啡因嗎啡)是生物鹼或是合成的天然產物類似物,像許多植物生物鹼一樣用作於動物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的接收器上(例如合成苯丙胺)。

名稱和歷史

氮的發現者,盧瑟福的照片
氮的發現者,盧瑟福

氮及其化合物歷史悠久。氮一般被認為是被蘇格蘭物理學家丹尼爾·盧瑟福在1772年發現的。他發現將生物放入這種氣體中時都會窒息而死,因而將氮氣叫做有害氣體(noxious air)或固定氣體(fixed air)。[2][3]盧瑟福清楚空氣中有一種成分不支持燃燒。當時,卡爾·威廉·舍勒亨利·卡文迪什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也都在研究氮氣。他們將它稱為燃燒氣(burnt air)或燃素。氮氣很不活躍,因此被拉瓦錫稱為有毒氣體(法語:air méphitique)或azote。azote源於希臘詞 ἄζωτοςazotos),意思是 "無生命的"。[4]在氮氣里,動物死亡,火焰熄滅。拉瓦錫所給的氮氣的名字被用於很多種語言(法語,義大利語,波蘭語,俄語,阿爾巴尼亞語,等等),並且還處在於英語的一些化合物的常用名字裡,比如疊氮化合物

英語單詞nitrogen(1794)來自於法語單詞nitrogène,是由法國化學家讓-安托萬·沙普塔將希臘語 νίτρονnitron)(硝酸鈉)與法語gène(生成)相結合後製造出來的新詞。氮氣常在硝酸氣體中被發現。沙普塔的意思是,氮氣是硝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硝石(nitre)(硝酸鉀)產生的。[5]

德文中便直接以sticken(導致窒息)和Stoff(物質)組合,命名為Stickstoff(導致窒息的物質),日文韓文便自此將之意譯為「窒素」。

19世紀70年代化學家徐壽譯為輕氣、養氣、淡氣、弗氣、綠氣,直至1933年,化學家鄭貞文在其主持編寫出版的《化學命名原則》一書中改成氫、氧、氮、氟、氯,一直沿用到現在。[6]中文名稱「氮」有沖淡氣體的意思。

氮化合物早在中世紀就廣為人知了。鍊金師知道硝酸是aqua fortis(強水)。硝酸和鹽酸的混合物被稱做aqua regia王水), 因為它可以溶解黃金(金屬之)。最早的在軍事,工業和農業上得氮化合物的應用是硝石(硝酸鈉或硝酸鉀)的使用,尤其是在火藥中和作為肥料。1910年,瑞利男爵發現在氮氣中放電可以產生「活性氮」,一種氮的單原子同素異形體。由他的儀器中產生的「明黃色的旋轉的雲」與反應後生成爆炸性的氮化汞[7]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氮化合物的來源很有限。它們的自然來源要麼是生物學,要麼是大氣反應生成的硝酸鹽的沉積。對肥料的需求日益增長促進了氮化合物的工業化生產。工業化的固氮過程(如奧斯特瓦爾德法和氰氨法)消除了氮化合物的短缺。1910年代哈柏法的發現和工業化應用徹底改變了氮化合物的供應,對食品生產產生了很大影響,使得養活全世界日益增長的人口成為可能。[8]

屬性

氮是非金屬,其電負性為3.04。[9]氮原子的外層有5個電子,因此它在絕大多數化合物中都是三價的。分子氮()的三鍵是最強的化學鍵之一,導致將轉化為其他氮化合物非常困難,而較容易將化合物形態的氮元素轉化為氮單質。後者的轉化通常伴有大量能量釋放,在自然和人類經濟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1個大氣壓下,分子氮在77K(−195.79°C)時凝結液化),在63K(−210.01 °C)時凝固[10]成為β相的六方密積結構的晶體形態的同素異形體。在35.4K(−237.6 °C)以下,氮被認為是立方晶體形態的同素異形體(被稱為α相)。[11]液氮是像水一樣的流體,但僅有水密度的80.8% (液氮在其沸點時的密度是0.808g/mL),是常用的製冷劑[12]

氮的不穩定的同素異形體包含有多於2個氮原子(比如N4),可以在實驗室中製得。[13]在利用金剛石對頂砧得到的極端高壓(110多萬atm)和高溫(2000K)下,氮被聚合成單鍵的立方偏轉的晶體結構。這種結構於鑽石的結構類似,都具有很強的共價鍵。因此的別名為「氮鑽石」。[14]

其他的被預測出得氮的同素異形體有六氮苯,類似於[15]八氮立方烷,類似於立方烷)。[16]前者被預言為高度不穩定,而後者被推測因為軌道對稱的原因會動力學穩定。 [17]

同位素

已發現的氮的同位素共有十七種,包括,其中只有是最穩定的。最常見的是(99.634%),是在恆星碳氮氧循環過程中產生的。[18]在其他人工合成的同位素中,的半衰期是10分鐘,其他的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是以秒計或更短。[19]

生物介導反應(例如同化硝化反應反硝化反應)牢牢地控制著土壤的氮動力學。這些反應一般會導致基質的富集和產物的消耗。[20]

地球大氣中的氮氣的一小部分(0.73%)是同位素體,其餘的大部分是[21]

同素異形體

氮擁有多種同素異形體。最常見的莫過於氮氣),此外還有疊氮自由基)、氮4)、五氮陽離子)、六嗪)、八氮立方烷)等多種同素異形體。

電磁光譜

氮放電(光譜)管

分子氮()是對紅外的可見光的輻射是十分透明的。因為它是同核分子,因此沒有偶極矩去在這些波長上來耦合電磁輻射。顯著地吸收發生在極端紫外的波長高於100奈米的波段。[22]這一般伴隨著電子躍遷,發生在那些內部氮原子之間電荷分布不均的氮分子之間。氮的光吸收導致了在地球高層大氣中和其它行星大氣中的顯著地紫外輻射吸收。因為同樣地原因,純分子氮雷射器一般發出在紫外波段的光。

氮通過電子碰撞激發的電子流而對地球高層大氣里地可見的大氣光有所貢獻。這種可見的藍色大氣光(在極地的極光中以及返航的太空飛行器的返航光中可見)一般不是來自於分子氮,而是源於自由氮原子結合氧生成一氧化氮)的過程。

氮氣也會展示出閃爍

氮氧化物

氮可以形成多種不同的氮氧化物。在氧化物中,氮的氧化數可以從+1到+5,甚至+6(三氧化氮)。其中以NONO2較為重要。

氮的氧化物的性質如下表:

名稱 化學式 狀態 顏色 化學性質 熔點 沸點 一般用途
一氧化二氮(笑氣) 氣態 無色 穩定 -90.8 -88.5 火箭和賽車的氧化劑及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一氧化氮 氣態 無色(固態液態時為藍色 反應能力適中 -163.6 -151.8 引起血管的擴張而引起勃起和生產硝酸
三氧化二氮 液態 藍色 室溫下分解為NO和NO2 -102 -3.5(分解)
二氧化氮 氣態 紅棕色 強氧化性 -11.2 21.2 生產硝酸
四氧化二氮 氣態 無色 強烈地分解為NO2 -92 21.3 火箭推進劑組分中的氧化劑
五氧化二氮 固態 無色 不穩定 30 47(分解)
三氧化氮

參見

參考文獻

  1. Common Bond Energies (D) and Bond Lengths (r) . wiredchemist.com
  2. Lavoisier, Antoine Laurent. Elements of chemistry, in a new systematic order: containing all the modern discoverie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1965: 15. ISBN 0-486-64624-6. 
  3. Weeks, Mary Elvira.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IV. Three important gase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32, 9 (2): 215. Bibcode:1932JChEd...9..215W. doi:10.1021/ed009p215. 
  4. Elements of Chemistry, trans. Robert Kerr (Edinburgh, 1790; New York: Dover, 1965), 52.
  5. nitrogen . Etymonline.com. Retrieved on 2011-10-26.
  6. 劉懷樂. 化学鉴源与略考. 化學教育. 1994, (04) [2013-02-25]. 
  7. Lord Rayleigh's Active Nitrogen. Lateral Science. [2013-10-01]. 
  8. Erisman, Jan Willem; Sutton, Mark A.; Galloway, James; Klimont, Zbigniew; Winiwarter, Wilfried. How a century of ammonia synthesis changed the world. Nature Geoscience. 2008, 1 (10): 636. Bibcode:2008NatGe...1..636E. doi:10.1038/ngeo325. 
  9. Lide, D. R. (編).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4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3. 
  10. Gray, Theodore. The Elements: A Visual Exploration of Every Known Atom in the Universe. New York: Black Dog & Leventhal Publishers. 2009. ISBN 978-1-57912-814-2. 
  11. Greenwood, Norman Neill; Earnshaw, Alan.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016. ISBN 978-0-7506-3365-9. OCLC 1040112384 (英語). 
  12. Iancu, Cristina V.; Wright, Elizabeth R.; Heymann, J. Bernard; Jensen, Grant J. A comparison of liquid nitrogen and liquid helium as cryogens for electron cryotomography.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Elsevier BV). 2006, 153 (3): 231–240. ISSN 1047-8477. doi:10.1016/j.jsb.2005.12.004. 
  13. A new molecule and a new signature – Chemistry – tetranitrogen. Science News. 2002-02-16 [2007-08-18]. 
  14. Polymeric nitrogen synthesized. physorg.com. 2004-08-05 [2009-06-22]. 
  15. Fabian, J. and Lewars, E. Azabenzenes (azines)—The nitrogen derivatives of benzene with one to six N atoms: Stability, homodesmotic stabilization energy, electron distribution, and magnetic ring current; a computational study (PDF).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4, 82 (1): 50–69. doi:10.1139/v03-178. 
  16. Muir, B. Cubane . (See "further topics" section.)
  17. Patil, Ujwala N.; Dhumal, Nilesh R. and Gejji, Shridhar P.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electron densities an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s in azacubanes. Theoretica Chimica Acta. 2004, 112: 27–32 [2013-10-01]. doi:10.1007/s00214-004-0551-2. 
  18. Bethe, H. A. Energy Production in Stars. Physical Review. 1939, 55 (5): 434–56. Bibcode:1939PhRv...55..434B. doi:10.1103/PhysRev.55.434. 
  19. Audi, G.; Wapstra, A. H.; Thibault, C.; Blachot, J. and Bersillon, O. The NUBASE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PDF). Nuclear Physics A. 2003, 729: 3–128. Bibcode:2003NuPhA.729....3A. doi:10.1016/j.nuclphysa.2003.11.001. 
  20. Flanagan, Lawrence B.; Ehleringer, James R; Pataki, Diane E. Stable Isotopes and Biosphere - Atmosphere Interactions: Processes and Biological Controls. 2004-12-15: 74–75. ISBN 9780080525280. 
  21.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for Nitrogen. NIST. [2013-05-22]. 
  22. Worley, R. Absorption Spectrum of N2 in the Extreme Ultraviolet. Physical Review. 1943, 64 (7–8): 207. Bibcode:1943PhRv...64..207W. doi:10.1103/PhysRev.64.20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