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指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城市或不同城市間的各種都市軌道運輸系統,包括高運量、大運量、中運量系統、鋼輪鋼軌系統、市域軌道交通系統、路面電車系統、跨座式單軌等輪軌系統。軌道交通系統包括了地鐵輕軌路面電車膠輪導向電車單軌磁浮等。[1]有時公車捷運系統也被包括在其中。

中國的部分城市自20世紀初便已擁有路面電車,但大多在50年代左右被拆除。北京地鐵於1969年開通,使得北京稱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其後,天津地鐵於1976年開通,香港地鐵於1979年開通,分別是中國的第二、三個軌道交通系統。

2000年後,中國的都市軌道運輸系統開始迅速發展。根據中國都市軌道運輸協會的《都市軌道運輸2021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截至2021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 50 個城市已經開通都市軌道運輸營運路線共283條,營運路線總長度9206.8為公里。其中,地鐵占了7209.7公里,其他制式的城市交通營運路線1997.1公里[2]。香港的港鐵是由前九廣鐵路香港地鐵在2007年合併而成,港鐵也有參與中國內陸部分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和營運,澳門則有1條輕軌運輸系統。台灣當局則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建設了都市軌道運輸系統,稱為捷運。

建設條件

中國大陸各城市的軌道交通工程計畫需要得到國家發改委批准才能動工建設。為確保城軌交通建設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國務院辦公廳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3〕81號)中確定了申報發展地鐵和輕軌的標準[3]。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都市軌道運輸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4],將申報建設都市軌道運輸工程計畫的城市門檻進一步提高。2020年,接近國家發改委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審批標準將繼續修訂,其修改範圍包括人口總數指標,將從「市區常住人口」擴大到「全市人口」,並增加人口密度要求。[5]2021年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細化城軌審批條件,原則上低運量軌道交通直接投資不得超過1億元一公里,初期客流強度不得低於0.1萬人1公里每天。[6]

2003—2018年 國辦發〔2003〕81號 2018年起 國辦發〔2018〕52號
地鐵 輕軌 地鐵 輕軌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100億元 60億元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300億元 150億元
國內生產總值 1000億元 600億元 地區生產總值 3000億元 1500億元
城區人口 300萬人 150萬人 市區常住人口 300萬人 150萬人
規劃路線的單向高峰客流規模 3萬人/小時 1萬人/小時 路線初期客運強度
遠期單向高峰客流規模
0.7萬人次/日•公里
3萬人次/小時
0.4萬人次/日•公里
1萬人次/小時

此外,在台灣省內,根據台灣「大眾捷運法」,大眾捷運系統的規劃,由主管當局和民間辦理,建設則由台灣當局「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同意後,由地方主管當局辦理。根據台灣當局2011年發布的「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劃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台灣各城市建設軌道交通工程,先向台當局交通主管部門呈報進行可行性研究審查,經審核通過後交由台灣當局行政部門通過;然後進行綜合規劃審查及環境保護評估;最後進行施工前置作業審查,確保具備足夠建設資金。

營運類型

截至2021年底,中國的都市軌道運輸營運包含9種制式,包括地鐵、輕軌、跨座式單軌、市域快軌、路面電車、磁浮交通、自導向軌道系統、電子導向膠輪系統、導軌式膠輪系統無懸吊式單軌。

地鐵

參見:地鐵

地鐵是中國的都市軌道運輸的主要形式,占所有營運路線距離的78.3%,全長7209.7公里。其中,上海地鐵是全國距離最長的地鐵系統,達795.4公里。根據中國都市軌道運輸協會的數據,2021年,地鐵客運強度為0.63萬人次/公里日,相比2020年有所增長,但低於2019年。其中,2021年,客運強度最高的單條地鐵路線為廣州地鐵1號線,達4.1萬人次/公里日,其次為廣州地鐵2號線和5號線。高峰小時斷面客流最大的路線是北京地鐵6號線,達6.27萬人次,其次為北京地鐵4號線和上海地鐵9號線。

地鐵也是中國的軌道交通規劃中的主要形式。在2021年已獲批的城軌計畫中,地鐵距離占比70.64%[2]

輕軌

截至2021年底,中國的輕軌路線總長為219.7公里,占比2.39%。擁有輕軌的城市為天津市長春市大連市。此外,在中國以外,越南河內輕軌是越南第一條城市輕軌,由中國中鐵六局以EPC總承包模式承建,是中國在海外首次全過程的、標準最大的軌道交通計畫。

跨座式單軌

目前在中國,蕪湖市為跨座式單軌營運城市,開設有兩條跨座式單軌路線,為全自動運轉的城軌路線。目前中國由46.8公里的跨座式單軌在建路線,占所有在建路線的0.77%。

市域快軌

市域快軌是中國具有較大的潛在發展空間的軌道交通制式,平均旅行速度較高,但客流相對較少。截至2021年底,在中國的軌道交通營運路線中,市域快軌歷程達1011公里,占比10.98%,增幅較大。2021年開通了廣州地鐵18號線寧句線大連地鐵13號線杭海城際

路面電車和膠輪電車

參見:路面電車

截至2021年底,路面電車營運總距離為503.6公里,占所有城軌路線的5.47%。電子導向膠輪系統總距離為34.77公里,占比0.38%,導軌式膠輪系統總距離為15.4公里,占比 0.16%[2]

無軌電車

參見

參考文獻

  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China Urban Mass Transit. [2013-02-18]. 
  2. 2.0 2.1 2.2 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 (pdf). www.camet.org.cn. 中國都市軌道運輸協會. 2022-04-22 [2022-08-14]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03-09-27 [2019-06-25].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國政府網. 2018-07-13 [2019-06-25]. 
  5. 城市轨交审批标准继续修改 拟增加人口密度要求. 中國經營報. 2020-09-18 [2020-09-19]. 
  6. “十四五”城轨审批再趋严 低运量项目投资不超1亿元/公里. finance.ifeng.com. [2022-08-1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