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車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北京站北京
紅磡站香港)為城際直通車香港的起點站
臺北車站臺北
中央車站紐約)為全世界最多月台的火車站
東京車站東京

鐵路車站鐵道車站(簡稱鐵路站鐵道站,口語慣稱火車站,台灣閩南語稱車頭(「台羅拼音」:tshia-thâu);而「站」古稱(今日日韓亦使用驛(驛)來稱呼車站)),是供鐵路列車停靠的地方,供乘客登車或者供貨物上下列車。月台可大致分島式月台側式月台港灣式月台架空月台地下月台號誌站等幾類。早期的車站通常是客貨兩用。這類車站現在仍然有;但是在歐美,貨運一般已集中在主要的車站。大部分的鐵路車站都是在鐵路的旁邊,或者是路綫的終點。車站內有月台(平台、站台)方便乘客乘降。月台用隧道或橋樑跟車站的大堂連接。其它車站設備包括售票、候車室、在月台上供候車的座椅等等。

部分鐵路車站除了供乘客及貨物上落外,亦有供電單車車輛維修或添加燃料的設施。多間鐵路公司一起使用的車站一般稱為聯合車站或轉車站。有時轉車站亦指可供與其它交通工具(如電車地鐵公共汽車渡輪)轉乘的車站。

發展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鐵路車站為貨運用途。史托頓及達靈頓鐵路(Stockton and Darlington Railway)是世上第一條商營鐵路,但由於它是用來運貨,所以並沒有正式的火車站。第一個真正的鐵路車站應該為1830年開通的英國利物浦及曼徹斯特鐵路(Liverpool and Manchester Railway)而建的。今日在曼徹斯特,利物浦路車站被保留作為科學博物館。

歐美國家現存的鐵路車站大多建於十九世紀。這些車站反映了當時的建築風格。它們規模宏偉,建築極為奢華,是鐵路公司以至整個城市的瑰寶。它們同時也代表了這座城市。有些國家建設鐵路的時間較遲,但仍然喜愛模仿十九世紀時的建築。鐵路車站的建築有用不同的方式,由盡顯宏偉的巴洛克式,到實用主義及現代主義都有。近代興建的鐵路車站以與機場類似的後現代主義設計為主。

技術簡介

車站與區間路綫的分界點,以各進站訊號機為界。

車站可分為:

  • 業務性質
    • 客運站
    • 貨運站
    • 客貨運站
    • 不辦理客貨運的站(包括交會站、號誌站、信號場等)
  • 普速/高速
    • 普速車站
    • 高鐵車站
    • 普速高鐵共用車站
  • 技術性質
  • 車場配置方式
    • 橫列式
    • 縱列式
    • 混合式

車站調車作業,是指在車站範圍內或超出車站範圍但未進入另一站的車列、車輛的調移。可分類為:

  • 解體調車:進站的車列按照目的地去向或車種,分解到指定的調車綫
  • 編組調車:將車輛選編為車列。
  • 摘掛調車:列車補軸、減軸、換掛車組或摘掛車輛
  • 取送調車:向裝卸綫、檢修綫、企業專用綫送車或取回車輛
  • 出入庫調車:機車、車輛出入各段的段管綫
  • 其他調車:如車列轉場、貨車檢斤、整理車場存車、在站綫上放行機車

車站之最

以乘客數目來算,最繁忙的鐵路車站是日本東京新宿站。跟新宿只有數分鐘之遙的澀谷站則是第二最繁忙。以列車進出計,倫敦克拉珀姆交匯站則是最繁忙的。

以面積計算,日本名古屋名古屋站是最大的。但是,這車站的面積還包括了兩幢商業大廈及地下商場。這車站本身的範圍其實並非特別大。新宿站的面積排行第二。最多月台的車站是美國紐約市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共有44個月台,67條股道。此站亦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車站之一。

終點站

鐵路終點站(terminal)是鐵路路綫完結或開始的地方。在終點站,乘客可能無需越過路軌就可以來往月台。這種港灣式月台車站在歐美最常見,日本等亞洲國家不常使用。

鐵路終點站往往同時是列車行駛路綫的終點,但有時亦有例外。如果列車需要繼續往下一站,它就必須倒退離開。有時列車到了不是終點站的車站,亦會需要倒退開出。

倒車經常使乘客,特別是那些陌生的旅客感到迷惑。他們可能以為列車已到了終點,正在回程。但其實列車通常都會在一個交匯點轉向真正的目的地。亦有些乘客喜歡座位跟列車的行駛方向一致的座位,當列車倒行,他們便得找新的座位。因此有些客車卡的座位是設計成可以改變方向的。

無障礙設施

很多國家都規定車站需要提供讓身障人士可使用的設施。車站內會設有到達月台升降機或斜坡、跟車卡高度一樣的月台或在月台把輪椅升高的設備、身障人士使用的廁所電話、車站抵發廣播等等。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