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商城遺址

出自求聞百科
鄭州商代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河南省鄭州市
分類古遺址
時代
編號1-141
登錄1961年

鄭州商城遺址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是商代都城的遺址,年代距今3500年左右。1955年發現並開始發掘,1961年國務院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州商城平面為長方形,城牆周長6960米,有11個缺口,其中有的可能是城門,城內東北部有宮殿區,發現宮殿基址多處,中心有用石板砌築的人工蓄水設施。城中還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遺址。城外有居民區、墓地、鑄銅遺址及制陶製骨作坊址等。小型墓的隨葬品以陶器為主;中型墓多隨葬青銅禮器、玉石器及象牙器,一座墓中有殉人。在南城外側還發現一段外郭城牆。此外,發現兩處銅器窖藏,內有杜嶺方及圓鼎、提梁、牛首等,被認為是商王宣的禮器。遺址中還出土原始瓷器和刻辭卜骨等。

有專家認為該城是商代中期仲丁所遷之都;也有認為是商湯的都城亳都。2004年11月5日,支持亳都說的學者在中國古都協會的組織下,把鄭州推舉為八大古都之一,但仍有持不同意見的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質疑。

發現與布局

鄭州商城遺址發現於1955年,遺址位於鄭州市區偏東部的鄭縣舊城及北關一帶。

鄭州商城的平面近長方形,城垣周長約6960米,其中東城牆與南城牆越1700米,西城牆長約1870米,北城牆長約1690米。在城牆四周共發現大小不等的缺口11處,有的可能是城門。城牆的建築結構,橫剖面呈梯形,牆體有「築城牆」和「護城坡」之分。城牆採用版築法建築,建築之前挖有基槽,牆基寬約20米左右。城牆的夯層非常清晰,厚薄不等。最厚的夯層有20厘米,最薄的為3厘米,一般為8~10厘米,夯築的非常結實。1992年以來在鄭州商城的南城牆與西城牆外又發現了三段夯土牆基,這三段牆基的夯土結構與鄭州商城的城牆基本相同,據推測可能是鄭州商城的外城牆。

鄭州商城的東北部發現有大面積的夯土基址,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是商城的宮殿區。基址上發現夯土台基數十處,面積大的有2000多平方米,小的有100多平方米。在夯土台基上揭露出房基殘跡,其中有三座大型房基,應為宮殿建築基址。其中編號為C8G15的宮殿基東西長超過65米,南北寬13.6米。在夯土基址上清理出兩排柱礎槽,北排27個,南排殘留東邊的10個。柱槽底部一般放有1塊或2塊柱礎石,有的柱槽保存有圓木柱痕跡。據推測,這座宮殿基址可能是九重檐頂和有迴廊的大殿。在宮殿區內還發現銅簪、玉簪及一些殘玉器,這些遺物當是貴族的生活用品。在宮殿區的東北部還發現一個蓄水池,長100米,寬20米。池底用料礓石鋪墊,並鋪有較規整的青灰色石板。池壁亦鋪有料礓石,並用石塊加固。其性質估計是宮殿區的用水設施。

鄭州商城的城垣之外分布着同時期的許多居住遺址,各種手工業遺址及中小型墓地。城北的紫荊山以北有鑄銅和制骨作坊遺址各一處,城西的銘功路一帶有制陶作坊遺址,城南的南關外附近也有一處鑄銅作坊遺址。

年代與性質

從鄭州商城的遺址和地層關係及出土遺物看,其年代應始建於二里崗下層偏早階段,並延續使用到二里崗上層時期。東城牆夯土內木炭的放射性碳元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為距今3570±135年,據此可知其上限約當公元前1620年前後。此外還有學者通過對城牆的地層和出土的陶器進行比較具體的分析後,認為鄭州商城的始建年代應屬於南關外期,早於二里崗下層期。

對於鄭州商城的性質,目前學術界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它是商代仲丁的隞都。理由有兩點:一是根據文獻上有關隞都地望的記載,認為鄭州商城的位置與隞都地望相近;二是通過對鄭州發現的商文化年代進行分析,認為二里崗期文化屬商代早期,同時將商代歷史劃分為早中晚三期,因而認為鄭州商城可能是商代中期仲丁所遷的隞都。另一種觀點認為,鄭州商城不是隞都,而是商代初期成湯所都的亳都。理由主要有四點:一是古代文獻中有東周時期鄭地之亳的記載。二是鄭州商城出土的陶文證明東周時期鄭州商城名亳、亳都或亳丘;三是湯所都亳的鄰國及其地望與鄭州商城相合;四是鄭州商文化遺址發現的情況與成湯居鄭地之亳相合。

博物院

商城遺址內於2016年10月開工建設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總建設用地面積59.18畝,總投資53059萬元,全部由鄭州市財政投資建設。預計2019年面向社會開放。[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