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頂娘娘廟

出自求聞百科
中頂廟
北京市豐臺區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南苑鄉西鐵營村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朝
登錄1984年5月

中頂娘娘廟,又稱中頂碧霞元君廟,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鄉西鐵營村,是一座道教宮觀,為北京「五頂」之一。[1][2]

歷史

中頂位於右安門外,今豐臺區南苑鄉草橋以北的中頂村。唐朝此處建有萬福寺,後來寺廢。明朝天啟七年,在萬福寺舊址稍北興建碧霞元君廟。清朝乾隆三十六年發帑重修,額曰「護國中頂岱嶽普濟宮」。「前殿奉碧霞元君,額曰『資生溥化』,中殿奉東嶽,額曰『大德曰生』」,都是乾隆帝御筆。該廟有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王熙李天馥所撰的兩通石碑。中華民國時期,該廟重修。[1][2]

中頂附近水田多,土質屬沙性,適於種花。自明清以來,該地區農民大多以養花為業。《帝京景物略·草橋》記載:「右安門外南十里草橋,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以種)花為業。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散入都門,……圃人廢晨昏者半歲,而終歲衣食焉。」[1]

《燕京歲時記》記載,中頂廟會原為每年四月初一,後改為每年六月初一。「市中花木甚繁,燦如列錦,南城士女多往觀焉。」中頂廟會正逢夏季,可賞蓮。清朝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六月朔日,各行鋪戶攢聚香會,於右安門外中頂進香,回集祖家莊回香亭,一路河池賞蓮,簫鼓弦歌,喧呼竟日。」[1]

民國初年,中頂廟會仍很盛。《群強報》1916年6月30日報道:當天,右安門外中頂普濟宮開廟,「城鄉各處中幡、開路、大獅、秧歌、少林、石鎖、花壇、跨鼓等會均往進香。」為維持秩序,「昨經住持道士李永源稟請本管營汛,屆期派兵彈壓。」[1]

2002年,對正殿、山門進行修繕。1984年,中頂廟被豐臺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豐臺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建築

該廟坐北朝南。現存山門及山門前的一對石獅,還有正殿(前殿)。山門額曰「護國中頂岱嶽普濟宮」。正殿前尚有兩通石碑,其中一通石碑為《中頂普濟宮百子勝會碑記》,乃清朝康熙三十五年夏,由「正陽門外珠市口百子老會眾等誠立」。百子會是祈求碧霞元君賜子之會。[1][2]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李海彬,碧霞元君信仰與北京的「五頂」,中國道教2006年第3期
  2. 2.0 2.1 2.2 2.3 中顶庙,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委员会,于2015-04-10查阅. [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