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蝗虫
小翅稻蝗(Oxya yezoensis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直翅目 Orthoptera
亚目: 锥尾亚目 Caelifera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草原沙漠地区。在生物学分类上,“蚱蜢”一词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虫;“菱蝗科”又称之为“蚱科”,而“短角蝗科”则又称之为“蜢科”。蝗虫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种(有些可以长达十五公分)的灭绝,至今仍不明了。[1]

特征

蝗虫的后腿较为发达,用后腿可以跳比身体长数十倍的距离。蝗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和成虫相似,只有翅膀有无的分别。后翅为半透明。一些种类的蝗虫翅膀退化变小,一些种类如菱蝗已丧失飞行能力。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与种类无关;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白茅垂盆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海蓬子。一些蝗虫种类是杂食性,也吃昆虫尸体,甚至连同类的尸体都吃。

一些种类的雄虫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虫,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后腿发出声音,与蟋蟀用前翅的发音器官发音结构不同。

螽斯蝗虫的不同

蝗虫的俗称基本上有蚱蜢、短角蚱蜢、草蜢、蚂蚱等数种,与螽斯长相相近。因此在不同地区,坊间流传不同辩别两者的方法,例如“把蝗虫称为蚱蜢,把螽斯称为草蜢”、“把蝗虫称为短角蚱蜢,把螽斯称为长角蚱蜢”、“把散居的蝗虫称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虫才称为蝗虫或飞蝗”等等。

  • 蝗虫身体较细长,触角短。
  • 蝗虫的耳朵不在前足,在胸部和腹部之间。
  • 蝗虫的雌虫的尾部有产卵管,不过不太突出。
  • 蝗虫大部分的种类,雌虫的身体比雄虫大。

生活史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若虫成虫)。卵产于土中,若虫和成虫在地上生活。

交尾结束后,雌虫的腹部可伸长约两倍,向土中产卵。卵被雌虫分泌的泡沫状物包起来,保护蛋不受季节的变化和干燥的危害;通常去年暖冬或寒冬不够长久,第二年蝗灾即颇严重。蝗虫喜旱怕雨,一旦天雨,翅膀沾湿不能觅食,往往会饿死[2]

刚孵化的幼虫仍包裹着薄皮,从土中出来后,开始在地面进行最初的蜕皮。幼虫没有翅膀。随着重复蜕皮,蜕皮共约五次,身体会逐渐变大,翅膀也会越来越明显。

进行最后的蜕皮后,成虫的翅膀伸长,雌虫的产卵管形成。交配时,雄虫会跳到雌虫背上进行交尾。

蝗虫的天敌是鸟类以及蛙类[3]

蝗害

蝗害(马达加斯加

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大陆沙漠地带分布的蝗虫,有时候大量发生,形成大集团,使其路过的农作物受到毁灭性的伤害;而且一旦食物耗尽,在蝗虫的集团内也会发生同类相残的情况。不过,近年来农药大量的使用使得蝗害的发生频率降低了。群居蝗虫在高密度环境中颜色会变深,并表现CYP305M2以合成苯乙腈以对鸟类产生警戒作用。有实验表明,散居蝗虫的60%被大山雀吃掉,而群居蝗虫只被大山雀吃掉20%。中国曾用二万鸭去控制新疆蝗灾,但只限蝗虫未起飞前;一旦蝗虫群飞则无用。最后中国要靠农药控制蝗灾。

预警及狙击

在中国,治蝗灭鼠指挥部的治蝗专家组负责将蝗害减至最小。为建立相应的监测防治机制,须留意适合飞蝗滋生的环境(比如滩涂的大面积增加),预测飞行能力强的蝗虫何时进入成虫期,以及预测受波及的地区。灭蝗手段有:使用灭蝗机械、飞机,人工化学方法,或者修筑禽鸟巢穴蓄养灭蝗禽鸟等。

人类文化中的蝗虫

形象

  • 蝗害对自然环境具侵略性,发生其间难以控制。有蝗害出现的环境在之后都会显得一片狼藉,予人侵略、攻击性的印象。因此在不同文化上均有蝗虫与天灾、死亡等连结,如圣经《出埃及记》里神以蝗灾打击埃及;《启示录》中以蝗虫比喻魔鬼。
  • 蝗虫也被用以命名部分的军事武器,像例如在二战时期,德国曾有蝗虫10自走炮,而美国和英国也曾有M22蝗虫式轻型坦克

中国古代的记载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朝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自宋朝以后,对蝗灾有了较科学化的认知,并总结一些灭蝗的方法,如:鸣金驱赶法、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掘种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徐光启撰有《除蝗疏》,疏中根据历史上从春秋至元朝记载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灾分析,得到蝗灾“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故为害最广”的结论。王鼎钧在回忆录提到抗战期间仍不时有蝗灾,最大蝗虫称为虫王,据说体型大如鸡,当时灭蝗的方式仍是千年来相沿的捕击法、火烧法。[4]

中国古史有“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记载,如《旧五代史·五行志》载,乾祐二年(949年),蝗虫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民国《高淳县志》卷十二:“同治四年十月,农工将毕,有飞蝗东来,坠落水成乡地方,来春蝗生遍野,不俟扑打,尽抱草而死。”

“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记载殊为可议,但也有人认为当地植物有杀蝗效果,如周怀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灾考察》一文说:“在淮河流域的植物类中,也有杀蝗的草本植物……”,“宋州发现当地生长杀蝗的草本植物……”,也有人认为蝗虫的蝻及成虫也可发生疾病,由真菌感染,最后爬到草尖端,前、中足抱草而死,一般称此现象为“抱草瘟”,或吊死瘟(蝗霉病)。

图集

参见

参考文献

  1. Encarta Reference Library Premium 2005 DVD. Article - Rocky Mountain Locust.(英语)
  2. 同治《六安州志》卷五十五:“康熙十九年春三月,蝗蝻渐生,至夏大盛,忽降霖雨,数日间,皆抱枝死,无遗类,二麦倍收。”;光绪《溧水县志》卷一:“咸丰七年春,有蝗,四月蝝生,如蚁,得雨而死。”;同治《续萧县志》卷十八:“同治七年五月,里智四乡蝻子生,扑之经旬,已而蝗飞遍野,忽一夜,尽悬抱芦苇禾稼上以死。按雾气露皆足以杀蝗。”
  3. 光绪二十五年《宿州志》卷三十六:“道光四年旱蝗,官民协捕,且焚且瘗,寻有群鸦及虾蟆争食之,殆尽,禾苗获全。”
  4. 王鼎钧:《怒目少年》,112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