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斯福德鳄属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艾西斯福德鳄属
化石时期:119–94 Ma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演化支 真爬行动物 Eureptilia
演化支 卢默龙类 Romeriida
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
演化支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
演化支 蜥类 Sauria
下纲: 主龙形下纲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鳄脚类 Crocopoda
演化支 主龙形类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真鳄脚类 Eucrocopoda
演化支 镶嵌踝类 Crurotarsi
演化支 主龙类 Archosauria
演化支 伪鳄类 Pseudosuchia
演化支 鳄类 Suchia
演化支 副鳄形类 Paracrocodylomorpha
演化支 铠鳄类 Loricata
总目: 鳄形超目 Crocodylomorpha
演化支 鳄形类 Crocodyliformes
演化支 中真鳄类 Mesoeucrocodylia
演化支 后鳄类 Metasuchia
演化支 新鳄类 Neosuchia
演化支 真鳄类 Eusuchia
属: 艾西斯福德鳄属 Isisfordia
Salisbury et al., 2006
模式种
邓氏艾西斯福德鳄
Isisfordia duncani

Salisbury et al., 2006

艾西斯福德鳄属(属名:Isisfordia)是真鳄类动物的一属,是现代鳄鱼的近亲,生存于白垩纪澳洲。在90年代中期,正模标本(编号QM F36211)发现于澳洲昆士兰州内陆的伊西丝镇,该地属于温顿组(Winton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阿尔比阶森诺曼阶[1][2]。目前已发现大部分位置的化石,除了头颅骨前段。近年已在该地区发现另一个头颅骨,与正模标本的差异只在于大小[2]。艾西斯福德鳄的身长估计约1.1米。

在2006年,这些化石经过正式叙述、命名。模式种邓氏艾西斯福德鳄I. duncani),属名意指化石的发现地点;种名则是以发现化石的警长Ian Duncan为名[1]

演化关系

艾西斯福德鳄的发现非常重要。根据过去理论,真鳄类起源于白垩纪晚期的南方大陆。艾西斯福德鳄已有许多真鳄类的特征,而生存年代早了3000万年[2]。艾西斯福德鳄的脊椎接合方式,类似现代鳄鱼的球窝关节方式。艾西斯福德鳄也具有次生颚,使它们可以生存在水面下,进食时水不会进入呼吸器官内,现代鳄鱼也有这种特征[2]

数种新鳄类的背部鳞甲,从左到右依序是︰
伯尼斯鳄Susisuchus、艾西斯福德鳄、湾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