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王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法兰西王国
Royaume de France
987年-1792年

1814年-1815年

1815年-1848年
格言:毋忘圣德尼
国歌:《亨利四世进行曲》
"Vive Henri IV !"
1769年–1792年间的法兰西王国
1769年–1792年间的法兰西王国
首都巴黎 (987−1682; 1789−1792;
1814−1815; 1815−1848)
凡尔赛 (1682−1789)
常用语言官方语言:
法语b
通用语言:
奥克语布列塔尼语巴斯克语阿尔萨斯语瓦隆语、洛林法语、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宗教罗马天主教
政府绝对君主制
国王 
• 987–996
雨果·卡佩(首)
• 1830–1848
路易·腓力(末)
首相 
• 1589–1611
马克西米连·贝蒂讷(首)
• 1836–1848
路易-马修·莫莱(末)
立法机构三级会议c
历史时期中世纪/近代
987年7月3日
1337年–1453年
1494年–1559年
1562年–1598年
1789年5月5日
1848年2月22日
货币里弗尔法郎埃居、路易金币
ISO 3166码FR
前身
继承
西法兰克王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百日王朝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百日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a. 法兰西王国无官方国旗,国民效忠于国王。
b. 维莱科特雷法令后成为官方语言。
c. 立法权有限。

法兰西王国(法语:Royaume de France)为西欧法国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987年至1792年,并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间复辟。

987年,法兰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建立卡佩王朝,历史学家视之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诸王仍然称自己是法兰克人的国王,腓力·奥古斯都是第一个使用法兰西国王头衔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792年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进入恐怖时代拿破仑第一帝国时代。1814年,法兰西的王权复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仑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统治,法兰西的王政时代才宣告结束。整个王国共经历了四个王朝,分别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卢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奥尔良王朝Orléans)。法兰西王国是欧洲最早发展封建制度的国家。

建立

自从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去世前,就留下了把帝国让其三个儿子继承的遗属,到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位后人,洛泰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签署了《凡尔登条约》,协定把王国分成三份[1]。其中秃头查理的“西法兰克王国”成为日后法兰西王国的雏型。

其后,管治着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家族开始走向衰落,而另一个称为卡佩的家族却开始兴起[2]。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两个家族开始出现对立。987年,国王路易五世逝世,卡洛林家族后继无人,卡佩家族的雨果·卡佩因此被拥立为西法兰克国王,建立卡佩王朝。由于卡佩本来为法兰西公爵,因此历史学家称雨果·卡佩成为西法兰克国王的时间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

当时的封建主割据一方,法兰西王权旁落,为此,卡佩王朝的君主致力加强中央皇权。11世纪起,法国国内的城市开始兴起,国王和城市间合作对付割据一方的封建主,再加上很多时候被封建主剥削的市民发动叛乱,令部分封建主只得依附国王,以避免再次发生流血事件。法兰西国王此时也逐渐掌握了司法权及财政权,令封建主势力大大被削弱,自此,法兰西王国开始趋向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概况

经过卡佩王朝的统一后,法兰西王国奠定了基本的统治政制。可是1328年卡佩王朝的查理四世离世后,由于他膝下无嗣,其堂兄安茹伯爵腓力和外甥英王爱德华三世相互争夺法兰西王国的王位,最后由腓力得到王位[3],法兰西王国进入瓦卢瓦王朝

经过英国和法国之间断断续续一百多年的百年战争,法国在1453年成功击退英国军队,结束百年战争。但经历了百多年战争的法国经济出现衰退,当时又在1348年逢黑死病流行于欧洲,法国的国力开始削弱。法国身为战事进行之地,国土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经济重创,即便如此,法兰西王国在这场战争后成功统一域内整个民族,仍旧为以后法兰西王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石。

法兰西王国在12世纪至13世纪期间参与十字军东征随遭屡次失败,但十字军东征以及和英国的战争却促进了法兰西王国国内的手工业及商业带来重大的发展,令法国国内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得以萌芽,也为法国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君主专制年代

亨利四世:法兰西王国走向霸权之路

1461年路易十一即位后,便开始打击其他不顺从的封建诸侯,如勃艮第公国安茹公国等,成功把它们纳入法兰西王国治下。路易十一在位期间,大部分诸侯国都并入了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王国在15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制。

除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度,路易十一的继任人开始发动增加领土的战争,如查理八世路易十二曾经出兵意大利,引发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此外,后来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对于新兴的基督新教感到受威受胁,开始大力镇压国内的新教徒,是法国宗教改革的肇始。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派开始在法国流传,并逐渐形成一个称为“胡格诺派”的集团,不仅和当时的摄政者吉斯家族对立,也激化了法国内新旧教的矛盾。不久后,双方与1562年爆发了长达三十年的“胡格诺战争”。经历战争后,吉斯公爵拥立波旁家族查理·波旁为傀儡国王,称为“查理十世”。1589年8月,瓦卢瓦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亨利三世在征伐的战役中被刺杀[4],瓦卢瓦王朝后继无人,由波旁家族的纳瓦拉的亨利(即亨利四世)即位,法国开始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在接连数场争权的战役中,皆由亨利四世获得最终胜利。

亨利四世即位后,推行一连串的经济政策,以改善法国当时的经济,致力改善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外,他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改善国内运输、水利及民生等不足。亨利四世在1593年是宣称信仰旧教获得支持,并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南特敕令》,对新教徒采取宽容政策,和天主教并存。另一方面他为了加强法兰西的王权,打击国内反对势力,铲除外敌,以争取平民支持。经过亨利四世的改革后,法兰西王国国力大增,在欧洲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17世纪初,法兰西王国开始全面的领土扩展。1618年6月,三十年战争爆发,法国联合瑞典英格兰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挪威等国,全面攻击哈布斯堡王室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经历三十年的战争后,双方停战,法兰西王国成功把疆域推向莱茵河一带,取得欧洲霸主的地位。自此以后,法国的国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1643年,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即位,法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高峰。路易十四废除了首相制,并致力对外扩张,参与了对西班牙帝国及对尼德兰的战争,17世纪末,法国又面对英国尼德兰神圣罗马帝国三国的大同盟战争

1700年,西班牙卡洛斯二世逝世,王朝无子嗣继承,法国便欲争夺西班牙王位,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5]。1713年,各国签署《乌得勒支条约》,同意由路易十四之孙腓力五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但法国因在这场战争中消耗过度,其影响力不复从前。

此外,17世纪时,法国也开始发展其海外的殖民地,建立起其殖民地帝国。这个殖民帝国的辖区极盛时涵盖今日的加拿大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河流域、西非塞内加尔及部分印度等地,令法国的政治影响力大幅度扩张。

可是,由于路易十四的连年征战,令国家的财力开始枯竭,在他晚年的时候,国内的生产几乎停顿,经济大幅度下滑,法国人民生活困苦,法兰西王国的国力下降。

波旁王朝的覆亡

被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

路易十四的连年征战,令法兰西王国元气大伤。因此,路易十五即位一段时间后,开始摄政的弗勒里便大力推行和平政策。他先后与英国、西班牙进行结盟及和解,致力发展一个和平的关系,以免再次出现冲突。对内则致力于经济及基础建设的发展。但路易十五仍然主张对外用兵,在七年战争后,法国被迫割让法属加拿大殖民地魁北克予英国,法国的声威也因此而滑落。

路易十五死后,由其孙路易十六继承王位。1775年,美国发生独立战争,法国为了夺回被英国抢去的土地,拨出一笔庞大的款项援助美国独立革命,这使得法国濒临破产的边缘。因此,路易十六打算增加国库收入,并召开三级议会寻求平民阶级的援助。然而,由于双方的意见不合引致了冲突,更演变成蔓延全国上下的法国大革命[6]。1792年,人民以叛国罪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法兰西王国的统治暂时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督政府及后来由第一执政拿破仑一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拿破仑一世开始四处征战,在征伐俄罗斯帝国失败后,遭到各国组成七次的反法同盟攻击。1814年,拿破仑战败,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而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伺机复辟王朝,继续进行君主立宪政制。此后拿破仑曾逃出厄尔巴岛,返回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再度战败后,被流放圣赫勒拿岛,路易十八再次掌政,基于过去波旁王室统治的失败经验,路易十八同意君主立宪,保留元老院,与拿破仑一样拉拢贵族及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经历十年的统治后,传王位于查理十世。查理掌政后,主张恢复全面特权阶级的利益,并打算结束君主立宪,建立一个君主集权的政体。他的种种举动,引起了平民的愤怒,触发了“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后,由议会确认路易·菲利普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奉行君主立宪制,开始奥尔良王朝的统治。可是,他在位期间,大资本家控制的政府开始对低下阶层进行剥削,而政府规定人民必需交一定的税款才能获得选举权,这使得民众开始反对这个新王室的统治。法国在1848年爆发了“二月革命”,成功推翻了王室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之后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至此,法兰西王国一千多年的统治覆亡。

人口

估计1300年时的法兰西王国有1200万人口,在1500年时只有1130万人。

国徽

注释

  1. 这三个王国为洛泰尔的“中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路易的“东法兰克王国”、秃头查理的“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后来为东法兰克及西法兰克两者所瓜分,而东法兰克王国逐渐演变成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西法兰克则为法兰西王国的雏型。
  2. 卡佩家族为罗贝尔一世的家族。他因为对抗诺曼人有功,被封为法兰西岛公爵,从此他的声望日渐兴隆,并与日渐衰落的卡洛林家族对立。
  3. 根据萨利克继承法,女性无权继承王位,所以查理四世之妹,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子嗣爱德华三世无权继承王位。
  4. 亨利三世纳瓦拉的亨利吉斯家族亨利一世·德·洛林曾经进行继承权战争,但亨利一世·德·洛林及亨利三世先后遭到暗杀,因此继承权落在纳瓦拉的亨利。而纳瓦拉亨的亨利本身为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之妹夫,因此提出继承法国的王位。
  5. 由于路易十四之妻西班牙的玛丽-泰蕾莎为卡洛斯二世之妹,所以路易十四借此让孙子腓力五世登上西班牙的王位,以加强法兰西王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6. 由于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加税项,并另立国民会议,因此路易十六关闭议会,更宣布其非法。后来,国民议会希望能够制定宪法限制王权,使得路易十六企图派出军队解散议会。结果,巴黎市民发动起义,在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因而开展。

参见

参考书籍

  • 《话说世界 - 中古卷》,郭豫斌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5613-2829-X
  • 《话说世界 - 近代卷(上)》,郭豫斌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5613-2829-X
  • 《话说世界 - 近代卷(下)》,郭豫斌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5613-2829-X
  • 世界史纲》,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5613-3095-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