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七月革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法国1830年革命
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描写七月革命的油画
日期1830年7月27日 - 7月29日
地点 法兰西王国
别名Trois Glorieuses
(三荣耀)
参与者法国民众
结果查理十世被废黜
路易-菲利普登上法国王位
七月王朝建立

法国七月革命(法语:Révolution de Juillet;英语: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为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令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法国人民难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当时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统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维也纳会议后首次革命运动得以在欧洲成功,鼓励了1830年及1831年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标志了维也纳会议后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国大革命后日益上扬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浪潮。

法国七月革命

革命背景

查理十世的失政

  • 他清洗了军中曾为拿破仑效力的军人,引起人民不满。
  • 恢复了土地贵族的权力;赔偿六十五万法郎予曾在法国大革命中损失了财产的旧贵族;国债的利息由百分之五减至百分之三,触怒了中产阶级,此外查理十世加强言论管制:1826年,国会通过了新的出版法,新闻审查制度被重新引入,罚款大大增加,出版人可遭受检举。

天主教会的不满

政府的宗教政策旨在复兴旧秩序,教士借打击革命势力之名镇压异端活动,如在国会通过法案,使渎神的行为可以被判死罪;耶稣会的地位被重新肯定,引起自由主义者的不满,而且在教育方面:1824年,主教获授权委派所有小学教员。至1830年,学校内约三分之一的哲学教师都是教士。知识阶层因而对于教会控制教育十分憎恨,对教会的极端保守行动感到忧虑。

外交挫败

查理十世为了赢取国民的支持,政府介入了希腊独立运动,并派军远征阿尔及尔。然而,国民迟迟未看见其成功,因此对此感到失望。于是在1830年3月,国会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同年7月的国会改选之后,仍出现自由主义者及反对派支配国会的局面,政府施政受严重威胁。

革命原因

查理十世于1830年7月25日,国王颁布圣克卢法令(Ordinances of St. Cloud)宣布限制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国会、并举行通过新的选举法,令时年九月的新选举中本来四分之三的合资格选民(大部分为中产阶级)失去投票资格。

经过

1830年,巴黎成立新的君主立宪政体政权,革命在没有经过甚么反抗的情况下完成,反映国内普遍存在的不满。革命后奥尔良公爵路易腓立继承王位,使推举他的自由主义者藉机取得权力;法国再次违背了维也纳会议所订下的正统原则。路易腓立的主要施政有:

  • 允许革命的三色旗取代了波旁王朝的白色旗成为国旗
  • 承诺支持保障民权的理论,取代“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体制
  • 贵族院议员世袭制被削弱,议员由国王提名,部分自由派贵族被任命
  • 选民人数增加,年龄由三十降到二十五,财产要求由三百法郎降至二百五十法郎
  • 议员的法定年龄由四十降至三十
  • 废除了出版审查法;保守的宗教法令被废除,每一市镇皆成立一所国家资助的小学

评价

  • 波旁王朝的覆亡使君主专制的进程彻底停顿,教士和贵族的政治权力亦消失殆尽。新政权以保障个人财产、公共秩序及维护民主自由为目标。
  • 政府的改变使法国退出了梅特涅主导下的欧洲协调
  • 激发了比利时独立波兰、德意志、意大利的革命行动
  • 不过“七月王朝”从一开始就面对巨大的反抗:教士和正统的保皇份子认为路易腓立及其支持者为叛国贼;共和主义者认为受骗了(他们希望更激进改革);热心于波拿巴主义者亦是反抗者之一。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