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历史政权首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本条目列出朝鲜半岛历史上所有国家及政权的首都,这些国家及政权有的由朝鲜半岛民族创建,有的由其他民族创建。

历代首都

朝鲜历代首都
民族/部落/朝代/国号 首都 年代
朝鲜[注 1] 檀君朝鲜[注 2] (不详)[注 3] 约前16世纪-约前12世纪
相传檀君(约前2333年)-箕子[参 1]
箕子朝鲜[注 4] (不详) 箕子(约前12世纪)-前194年
卫满朝鲜[注 5] 王俭城[注 6](一说今平壤市 前195年-前108年
濊貊 (不详) 约前17世纪-约前4世纪
(不详) 约前17世纪-约前4世纪
沃沮 南沃沮[注 7] (不详) 约前2世纪-约5世纪
北沃沮[注 8] (不详) 约前2世纪-约5世纪
东濊 (不详) 约前2世纪-约5世纪
辰国 月支国(忠清南道天安市西北区稷山邑)[参 2] 约前3世纪-约前1世纪
国邑(今全罗北道益山市锦江河畔)[参 2] 约前1世纪-约1世纪
马韩三韩 (54个部落邦国,都城各异) 约前1世纪-约4世纪
弁韩三韩 (12个部落邦国,都城各异) 约前1世纪-约4世纪
辰韩三韩 (12个部落邦国,都城各异) 约前1世纪-约4世纪
高句丽[注 9] 平壤城(今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大城山城和安鹤宫城) 427年-586年
长安城(今平壤市市区) 586年-668年
伽倻[注 10] (6个部落邦国,都城各异) 42年-562年
新罗[注 11] 庆州 前57年-935年
百济 弥邹忽 弥邹忽(一说今仁川广域市 前18年
十济 慰礼城[注 12]汉江下游盆地汉江之北,一说今京畿道河南市 前18年-前1年
慰礼城[注 13]汉江下游盆地汉江之南,一说今京畿道广州市 前1年-?
百济 慰礼城[注 13]汉江下游盆地汉江之南,一说今京畿道广州市 ?-475年
熊津[注 14](今忠清南道公州市 476年-538年
南扶余 扶余[注 15](今忠清南道扶余郡 538年-660年
后百济[注 16] 武珍州(今光州广域市 892年-900年
完山州(今全罗北道全州市 900年-936年
后高句丽[注 17] 高丽[注 18] 松岳[注 19](今开城市 901年-904年
摩震 宋岳[注 19](今开城市 904年-905年
铁原(今江原道铁原郡 905年-911年
泰封 铁原(今江原道铁原郡 911年-918年
耽罗国[注 20] “星主厅”(今济州特别自治道 相传前58年-938年
高丽国[注 21] 铁原(今江原道铁原郡 918年-920年
开京[注 22](今开城市 920年-1232年
江华岛(今仁川广域市江华郡 1232年-1270年
开京(今开城市 1270年-1392年
朝鲜国[注 23] 松京(今开城市 1392年-1394年
汉城[注 24](今首尔特别市 1395年-1398年
开京(今开城市 1398年-1400年
汉城(今首尔特别市 1400年-1897年10月13日[注 25]
大韩帝国 汉城(今首尔特别市 1897年10月13日-1910年8月29日
旧日本帝国朝鲜朝鲜日占时期 京城(今首尔特别市 1910年8月29日-1945年8月15日
苏联民政厅盟军托管时期 平壤 1945年8月-1946年2月8日[注 26]
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盟军托管时期 平壤 1946年2月8日-1947年2月22日
北朝鲜人民委员会盟军托管时期 平壤 1947年2月22日-1948年9月9日
朝鲜人民共和国 京城 1945年9月4日-1945年9月7日
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盟军托管时期 首尔[注 27] 1945年9月8日-1948年8月15日[注 28]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上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黄浦区[注 29][注 30] 1919年4月-1932年5月
杭县(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注 29][注 30] 1932年5月-1932年10月[注 31]
镇江(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镇江市[注 29][注 30] 1932年10月-1932年11月
南京(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注 29][注 30] 1932年11月-1937年11月
长沙(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长沙市[注 29][注 30] 1937年12月-1938年7月
广州(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注 29][注 30] 1938年7月-1938年11月
柳州(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注 29][注 30] 1938年11月-1939年5月
綦江(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綦江区[注 29][注 30] 1939年5月-1940年9月
重庆(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渝中区[注 32][注 30] 1940年9月-1945年11月
大韩民国 首尔[注 27] 1948年8月15日-今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汉城[注 27] 1948年9月9日-1972年12月27日
平壤 1972年12月27日-今日

注释

  1. 史称“古朝鲜”。另作良夷、乐浪夷。
  2. 史称“檀君朝鲜”。
  3. 相传都城为“朝鲜”(今平壤市;一说当时有多个“平壤”,今日之平壤是南平壤,而在今中国东北地区还有一个北平壤“阿斯达”。[参 1]
  4. 史称“箕子朝鲜”。
  5. 史称“卫满朝鲜”。
  6. 另作“王险城”。
  7. 另作“东沃沮”。
  8. 史称“北沃沮”。
  9. 另作“高句骊”,史称“高氏高丽”。
  10. 另作加耶伽耶。史称六伽倻
  11. 早期国号的汉字表述方式不等,前后使用过“斯卢”、“斯罗”、“徐那”、“徐耶”、“徐罗”和“徐伐”。503年,新罗智证王正式定名国号“新罗”。668年至901年朝鲜半岛统一期间,史称“统一新罗”。
  12. 史称“河北慰礼城”。
  13. 13.0 13.1 史称“河南慰礼城”。
  14. 百济语名称为“古莫那罗”。
  15. 另作“泗沘”。
  16. 甄萱光州作为根据地发动起义,900年攻入全州后,自称后百济王。
  17. 史称“后高句丽”。
  18. 史称“后高句丽”。
  19. 19.0 19.1 另作“宋岳”。
  20. 另作“涉罗”、“聃牟罗”、“儋罗”、“耽浮罗”、“托罗”、“屯罗”、“岛国”。
  21. 史称“王氏高丽”。
  22. 另作“开州”。
  23. 后期称作“大朝鲜国”。
  24. 原名“汉阳”,1395年改名“汉城”。
  25. 1796年,朝鲜正祖曾一度想迁都水原,但最终未成。
  26. 盟军托管时期三八线以北的政府。1945年8月15日接管,1945年8月苏联红军宣布苏联民政厅成立。
  27. 27.0 27.1 27.2 1946年10月18日前称“京城”。“首尔”原中文名套用旧称“汉城”,2005年1月19日改为相匹配的音译“首尔”。另参韩国迁都计划世宗特别自治市
  28. 盟军托管时期三八线以南的政府。1945年8月15日接管,1945年9月6日组成代表会,1945年9月8日美国陆军宣布美国在韩陆军政府成立。
  2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此为流亡政府所在地。
  30.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法定首都为日本占领京城(原汉城),今日的首尔
  31. 一说至1932年11月。
  32. 此为流亡政府所在地;1942年1月正式确定为临时首都。

参考文献

  1. 1.0 1.1 三国遗事
  2. 2.0 2.1 《朝鲜简史》,延边大学出版社,延吉,1997年,ISBN 300294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