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吴宓
出生(1894-08-20)1894年8月20日
 大清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
逝世1978年1月17日(1978岁-01-17)(83岁)
 中国陕西省泾阳县
国籍 中国
职业比较文学家, 批评家, 教育家,诗人
配偶陈心一
邹兰芳
亲属女儿:吴学昭

吴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原名玉衡,后改陀曼,又改,字雨生,又作雨僧[1],笔名余生陕西泾阳人,比较文学家、西洋文学家,学衡派代表人物。

生平

1894年8月20日,吴宓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生父为吴建寅,四岁时生母李氏病逝,祖母将吴宓过继给叔父吴建常。自幼聪慧好学。[2]

1911年,吴宓入清华学堂中等科,1916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高等科。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攻读新闻学。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留美五年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有过不少论著。

1921年,吴宓回国,即受聘在南京高师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且常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和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吴宓在东南大学与梅光迪柳诒征共同主编于1922年创办之《学衡》杂志,11年间共出版79期,于新旧文化取径独异,持论固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未尝尽去先儒旧义,故分庭抗礼,别成一派。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采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尝以中国的白璧德自任。他曾著有《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专著。

1924年,吴宓离开东南大学后到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1925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筹备主任,以后又在昆明西南联大、成都燕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学院等校担任教授。1929年9月,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的得意门生,师生间常有诗词赠答与唱和,然而1937年因钱锺书一篇书评,师生关系曾紧张了多年。吴在清华期间,曾于1930年游学欧洲,遍历苏、英、法、德、比、瑞士诸国,又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修学年余,所学极博。执教清华期间,吴宓是“清华的一个精神力量。”[3]

吴宓于1941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部聘教授。1943年至1944年吴宓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吴宓推辞了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要他出任文学院院长之聘约,到武昌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校务委员会委员,1947年1月起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一年,其间清华大学梅贻琦陈福田一再邀他回去。至1949年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以文学院院长之位邀他南下,且其好友陈寅恪亦在岭南,教育部长杭立武邀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女儿要他去清华大学,而他即于4月底飞到重庆到相辉学院任外语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学院文学教授,入蜀定居了。1950年4月两院相继撤消,吴宓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9月又随校合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到中文系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71年病重,右眼失明,左眼白内障严重,返回重庆养病。1978年1月14日因突发老年性脑血管疾病入院治疗,1月17日病逝于解放军513野战医院,终年84岁。

脚注

  1. 张弘. 吴宓:理想的使者. 北京: 文津出版社. 2005: 1–2. ISBN 7-80554-487-5. 
  2. 自编年谱(1995年),第22页
  3. 贺麟:“吴宓先生是当时清华的一个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 吴学昭整理. 吴宓日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03. ISBN 7-108-00932-3. 
  • 吴学昭整理注释. 吴宓日记续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04. ISBN 7-108-02413-6. 
  • 吴宓. 吴宓自编年谱. 三联书店. 1995年12月. ISBN 9787108007643. 
  • 吴学昭. 吴宓与陈寅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09. ISBN 978-7-108-05021-2. 
  • 李继凯,刘瑞春选编. 追忆吴宓.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01. ISBN 7-80149-403-2. 
  • 李继凯,刘瑞春选编. 解析吴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01. ISBN 7-80149-407-5. 
  • 傅宏星. 吴宓评传.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2. ISBN 978-7-5622-3764-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