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世达赖喇嘛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尊者法像
达赖喇嘛
前世 ← 第六世 → 后世
出生1683年
第十一绕迥水豬年
中国(清朝)西藏门隅达旺纳拉山下宇松地区邬坚岭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错那县[1]
坐床1697年
第十二绕迥火牛年
布达拉宫
失蹤1706年
第十二绕迥阴木鸡年
青海湖公噶瑙尔
寺院布达拉宫

法名洛桑仁钦仓央嘉措
含义善慧宝梵音海
藏文བློ་བཟང་རིན་ཆེན་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

俗名计美多吉协加袞欽

父亲扎西丹增
母亲次旺拉姆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威利tshangs dbyangs rgya mtsho;1683年3月1日—?),别名为阿旺卻扎嘉措,旧译仓洋嘉錯,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第六世达赖喇嘛及第一世达克布呼图克图。他也是西藏著名诗人,是历代达赖喇嘛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摄政桑结嘉措为维护西藏稳定,长期隐瞞五世达赖的死讯长达十五年之久,直到1688年才认定仓央嘉措为其转世。1697年仓央嘉措在拉萨坐床。1705年,摄政桑结嘉措与和硕特汗国拉藏汗发生衝突,拉藏汗率兵入侵西藏,杀死桑结嘉措。翌年,拉藏汗拒绝承认仓央嘉措的合法地位,将其逮捕送往北京,途中于青海湖附近失蹤,可能遭到谋杀。

拉藏汗另立阿旺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此人的身份也受到清廷的承认,但藏区人普遍仍认定仓央嘉措为正统的六世达赖喇嘛。1721年,清廷正式追复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喇嘛身份。

生平事迹

早年生涯

1683年(藏曆十一绕迥之水猪年),仓央嘉措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出生在门隅达旺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邬坚岭,这个地方今日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错那县[2]六世达赖的家族都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属门巴族,为伏藏师贝玛林巴的后裔。父亲名叫扎西丹增,母亲名叫次旺拉姆。[3]

关于六世达赖喇嘛的出生有不少传说。事实上,他的母亲次旺生下他的时候沒有甚么奇迹发生。在六世达赖出生的当月,一次,次旺正在用石磨研磨稻穀。令她惊訝地是,水珠开始在石磨上聚集。又有一次,次旺在附近的溪流中喝水,牛奶开始从水中喷溢出来。此后,这条溪流被称为Oma-Tsikang,意即“牛奶之水”。

成为达赖喇嘛

六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

1683年,第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为了维持西藏政权的稳定,西藏摄政桑结嘉措遵循达赖的遺愿,对外宣称五世达赖正在闭关修炼不见人。而在重要的场合与法会上,把达赖喇嘛的袈裟放在宝座上。蒙古王公们坚持前来拜见时,则让长期跟随五世达赖老僧德帕得瑞裝扮成达赖喇嘛。[4]

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被隐瞞了十五年之久,[4]其间,桑结嘉措派人悄悄地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寻訪转世灵童的僧侶们最初认为灵童在西藏境内,然而后来认定在西藏以外的一个最后一个音节读作“ལིང”(ling)的山谷里,从而圈定了Urgyanling、Sangeling和Tsorgeling三个地方。1685年,仓央嘉措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并在1688年被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仓央嘉措被带到囊噶孜加,桑结嘉措委派指定的师傅对他加以教导。

1697年,仓央嘉措被接到拉萨。就在途中,他与一位年轻女友同床共枕。作为对严苛的格鲁派僧戒的反叛,而且他最终成为一个酗酒者。与此同时,桑结嘉措正式对外宣布五世达赖的死讯,并派官员夏仲·阿旺雄努出使清朝,向康熙帝报告。[3][4]

1698年,拜第五世班禅喇嘛为师,剃度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0月,举行坐床仪式,仓央嘉措正式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不过,实权一直控制在桑结嘉措手中,桑结嘉措监督他学习《根本咒》、《秘诀》、《菩萨随许法》、《生满诫》等。直到十八岁的时候,才在五世班禅喇嘛丹增旺秋汗拉藏汗的劝誡下接受了沙弥戒。在任期间,他在八廓建立了沖赛康

六世达赖喇嘛出生在信奉宁玛派的家族中,相对于宁玛派僧侶来说,格鲁派的戒律不允许娶妻生子,因而显得较为严苛。六世达赖生性浪漫,由于十五岁才剃髮出家,出家以前,他已经与很多女性谈起恋爱了,并延续到出家以后。他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情歌和情诗,也常常違反格鲁派的戒律。虽然他一直拒绝过守戒的生活,但并不意味著他被废黜达赖喇嘛之位。他经常穿著俗人的衣服,步行、骑马或乘轿离开布达拉宫。他还经常流连于各地的花园、在拉萨的街上过夜,喝著葡萄酒唱著歌,并与女友们有着风流关系。仓央嘉措也因此落了个“情僧”的名号。他也经常离开布达拉宫,到野外比赛射箭。尔后仓央嘉措退隐到布达拉宫北侧悬崖的一个花园中静修,放弃了他在1702年发表公众演讲的计划,而这是作为他修炼的一部份。 他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学习哲学、诗歌、曆算,并且拒绝成为沙弥。他喜欢饮酒,与男男女女结伴,并创作情歌。[5][6]

被废黜与下落之謎

桑结嘉措和硕特汗国拉藏汗产生严重对立。拉藏汗则与清朝康熙帝结盟。1705年,拉藏汗进攻拉萨,杀害了摄政桑结嘉措[7]对此仓央嘉措表现出非常不安,他离开了自己的静修地前往日喀则,请求师傅五世班禅喇嘛的原諒,将僧衣脫下还給了五世班禅,将以表舍戒还俗之意。[3]后来,他返回布达拉宫,继续先前的游乐生活。[4]

1706年(第十二绕迥阴木鸡年)6月28日,拉藏汗声称仓央嘉措是“假达赖”,決定将其废黜,另外寻找“真达赖”。拉藏汗想要置仓央嘉措于死地,以满清皇帝召见为名綁架了他,派蒙古卫兵将他押往北京。此举激怒了拉萨的僧侶,一行人途经哲蚌寺门前,寺中的喇嘛一齐出动,将仓央嘉措夺回。然而,当拉藏汗的部队炮轰哲蚌寺时,为阻止喇嘛们的慘重伤亡,仓央嘉措自愿出降被俘,被拉藏汗部準备途经青海押回北京[8]

六世达赖喇嘛的结局各史料记载不一。按照清朝官方的说法,仓央嘉措于11月15日行至青海道附近得病圆寂,按照乱臣的处置方法,将屍体拋弃在野外。当时西藏官方亦称其在青海湖附近的公噶瑙尔圆寂。不过,有不少人怀疑他遭到了谋杀。[8]

不过,与官方史料记载截然不同的是,其他资料中卻普遍记载著仓央嘉措逃脫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派人至西藏调停和硕特汗与西藏格鲁派的关系,因拉藏汗种种詆毀,欽差无可奈何,只得邀请仓央嘉措去北京辩解。行至青海地界时,康熙帝降旨责备欽差办理不善。正在欽差进退维谷的时候,仓央嘉措主动舍弃了达赖喇嘛的名位,決意遁去。欽差只得以途中得病圆寂、依照乱臣之法弃屍于野上报。此后,他游历印度尼泊尔,以及康区卫藏安多甘肃蒙古等地,弘揚佛法。[8]松巴·益西班觉达木卻嘉木苏(《蒙古政教史》作者)、法尊法师,以及才旦夏茸却太尔多识仁波切等现代学者都认同这种说法。[9]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六世达赖喇嘛并沒有死,而是被清朝秘密軟禁在五台山栖贤寺直至圆寂。根据藏文史料《十三世达赖传》记载,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五台山拜佛期间,曾亲往拜謁仓央嘉措闭关修炼的寺庙。[8]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旗发现当地流传著有关六世达赖喇嘛的传说。这些传说中,六世达赖前半生的叙述与官方记载大致相同,但此后则完全不同了:六世达赖喇嘛行至青海湖附近的公噶瑙尔时,乘风雪之夜悄然遁去。他以阿旺卻扎嘉措藏文ངག་དབང་ཆོས་གྲགས་རྒྱ་མཚོ威利ngag dbang chos grags rgya mtsho)的名字,先去安多、再至卫藏;至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时来到阿拉善旗,为班自尔扎布台吉所礼遇。六世达赖收其子阿旺多尔济为弟子,弘揚佛法,在1746年(乾隆十一年)5月8日圆寂。阿旺多尔济依其遺愿,在贺兰山中建立广宗寺,并将其屍身葬于灵塔之内,放置于中间供人瞻仰。六世达赖喇嘛被尊为广宗寺的第一世达克布呼图克图[9]全身舍利灵塔供奉于该寺的黃楼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尚存。[8]广宗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而全身舍利遭到红卫兵的焚燒。[10]骨灰由一位名叫桑吉拉布坦的喇嘛秘密收藏。[10]2001年,六世迭斯尔德呼图克图·賈拉森主持重建黃楼庙,将其骨灰重新供奉于此。

身后

在废黜了仓央嘉措之后,拉藏汗另立了一位25岁的僧侶阿旺伊西嘉措为新的六世达赖喇嘛,但其地位普遍不被藏族人和蒙古人认可。[7][11]1717年拉藏汗兵败被杀后,这位“六世达赖”也随即被废黜。随后,格桑嘉措被认定为仓央嘉措的转世,为第七世达赖喇嘛[7]

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遺体都被葬于布达拉宫灵塔中供人瞻仰,唯有六世达赖喇嘛沒有自己的灵塔。

文学创作

注释

  1. 引用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tawang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2. The Dalai Lamas of Tibet, p. 93. Thubten Samphel and Tendar. Roli & Janssen, New Delhi. (2004). ISBN 81-7436-085-9.
  3. 3.0 3.1 3.2 "The Sixth Dalai Lama TSEWANG GYALTSO.". [2007-11-08]. 
  4. 4.0 4.1 4.2 4.3 引用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dalailamaworld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5. Alexandra David-Neel, Initiation and Initiates in Tibet, trans. by Fred Rothwell, New York: University Books, 1959
  6. Yu Dawchyuan, "Love Songs of the Sixth Dalai Lama", Academia Sinica Monograph, Series A, No.5, 1930
  7. 7.0 7.1 7.2 Stein, R. A. (1972). Tibetan Civilization, p. 8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47-0806-1 (cloth); ISBN 0-8047-0901-7 (paper).
  8. 8.0 8.1 8.2 8.3 8.4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译者导言
  9. 9.0 9.1 贾拉森,寺主呼图克图,载 贾拉森,缘起南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15-08-12]. 
  10. 10.0 10.1 在山洞修行29年的老喇嘛,中国网,2011-06-29. [2015-08-12]. 
  11. Chapman, F. Spencer. (1940). Lhasa: The Holy City, p. 127. Readers Union Ltd. London.

参考资料

  • Mullin, Glenn H. (2001). The Fourteen Dalai Lamas: A Sacred Legacy of Reincarnation, pp. 238–271. Clear Light Publishers. Santa Fe, New Mexico. ISBN 1-57416-092-3.
  •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阿旺伦珠达吉著,庄晶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ISBN 978-7-80253-254-0

外部链接

第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
出生于:1683年逝世於:?年
佛教頭銜
前任:
罗桑嘉措
达赖喇嘛
1683年—1706年
繼任:
格桑嘉措
前任:
头衔新设立
达克布呼图克图
追尊
繼任:
罗桑图布丹嘉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