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江都區
市轄區

舊稱江都縣、江都市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江蘇省揚州市
區劃類別市轄區
區劃代碼321088
現任區長朱莉莉
鄉級行政區13
- 13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泰如片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19年)102.01萬人
GDP(2019)1091.66億元人民幣
人均GDP12.91萬元人民幣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225200
電話區號+86 (0)514
車牌首號蘇K
網站:江都區政府網

江都區江淮官話江都話:/tɕiaŋ t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揚州市市轄區

歷史

江都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期屬吳國之際,項羽欲在廣陵臨江建都,始稱江都。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地屬秦國的廣陵縣西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始建江都縣治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境內。此後,縣域歷經多次演變。

1940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江都縣東境建江都縣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9月江都縣分為江都、邗東兩縣,1943年4月,江、邗兩縣合併,稱江都縣;1945年12月,江都縣分為江都、樊川兩縣,1946年4月,江、樊兩縣合併,仍稱江都縣;1948年11月,江都縣再次再次分為江都、邗東兩縣,1949年1月,江、邗兩縣合併,稱江都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出城區郊區揚州市。1956年3月江都縣析出西境,建邗江縣。1994年7月,撤江都縣,建江都市

2011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揚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揚州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以原江都市行政區域為江都區行政區域。

地理

江都區位於江蘇省中部,即北緯32°17′51″~32°48′00″,東經119°27′03″~119°54′23″。南瀕長江,西傍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東與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接壤,北與高郵市興化市毗連。境內地勢平坦,水網交織,G2 京滬高速公路 328國道G40 滬陝高速公路、啟揚高速公路(S28)、沿江高等級公路、寧啟鐵路通揚運河新通揚運河京杭大運河等縱橫交錯。地面真高1.6~9.9米,傾斜坡度小於6度,南北最長處55.75千米,東西最寬處42.76千米。總面積1 329.29平方千米[1](其中陸地面積占85.8%,水域面積占14.2%)。2011年11月13日正式撤市設區。

氣候

江都區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境內地勢平坦,河湖交織,通揚運河橫貫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氣候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2℃,降水量991.0毫米,四季分明。

水利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起點即位於城區內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即建於1961年,到1977年建成,歷時16年,共建成四個抽水站、33台機組,總功率逾為5萬千瓦,每秒鐘流量473噸以上,有遠東第一水利樞紐工程之譽。

交通

江都交通發達,素有「江淮孔道」、「蘇北門戶」之稱。寧啟鐵路2004年開通,在江都設有火車站。境內G40 滬陝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淮江、江平、 328國道 345國道等國家級、省級公路交匯,國家南北幹線公路G2 京滬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京杭大運河通揚運河鹽邵河縱橫交錯;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分別只有100、200公里。區內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幹線公路為主體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江都港雄踞長江之濱,為江都搭起了走向世界的跳板。

機場

揚州泰州機場,由揚州市泰州市共建,原定名為蘇中江都機場。揚州泰州機場(蘇中機場)位於江都區東北的丁溝鎮,是中型機場(航空支線機場)。揚州泰州機場距揚州市區公路距離30公里,距泰州市區公路距離20公里。

根據《江蘇省民航「十一五」至2020年發展規劃》建設的揚州泰州機場,是江蘇已建和在建的9大機場之一,2008年2月,通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選址審查,2010年2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建設。揚州泰州機場於2010年初奠基建設,2012年5月8日首航,到2020年前進入中型機場之列。航站區按近期滿足15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貨物年吞吐量1.8萬噸設計,機場項目和集疏運系統建設總投資約16億元,飛行區指標為4C,只設一條長2400米的跑道航站樓面積11500平方米。機場終端目標為1條跑道,3萬平方米航站樓,年旅客吞吐能力300萬人次,貨物吞吐能力6萬噸。

揚州泰州機場主要為揚州泰州地區提供民航服務。

行政區劃

江都區下轄13個[2]

仙女鎮小紀鎮武堅鎮樊川鎮真武鎮宜陵鎮丁溝鎮郭村鎮邵伯鎮丁伙鎮大橋鎮吳橋鎮浦頭鎮、立新農場。

人口

2010年末,全區總人口1066520人,全年出生人口8018人,人口出生率7.52‰,同比增長0.5千分點;死亡人數10421人,死亡率9.77‰, 同比增長0.78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同比降低2.25‰,男女性別比例男性大於女性,其中男性535055人,占50.2%,女性531465人,占49.8%,全區家庭戶372649戶,同比減少3202戶。

全區漢族1064386人,占總人口99.8%;主要少數民族31個,2134人,占總人口0.2%。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衣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塔吉爾族、鄂溫克族、京族、塔塔爾族。

資源

江都在區域地質構造上位於蘇北盆地高郵凹陷的南半部,地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000萬噸,占全省60%以上,是江蘇省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區。

學校

  • 江蘇省江都中學(Jiangdu High School)是江蘇省四星級高中。1982年該校被評為江蘇省首批重點中學,2000年4月被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已達國家級示範高中標準的省級重點中學,2004年12月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江蘇省江都中學始建於1945年9月,其前身為江都縣中學;1994年7月更名為江都市中學;2000年3月31日,經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准,江都市中學更名為江蘇省江都中學。

  • 揚州市仙城中學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樊套村。
  • 江蘇省丁溝中學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
  • 江蘇省大橋中學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
  • 江都區育才中學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位於江都區芒稻河西。
  • 江都區一中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位於江都城區。

名人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