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燕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周小燕
女歌手
國籍 中國
籍貫湖北
出生1917年8月17日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逝世2016年3月4日(2016歲-03-04)(98歲)
 中國上海市上海瑞金醫院
語言國語
配偶張駿祥1952年結婚;1996年逝世)
周小燕1947年在上海演出

周小燕(1917年8月17日—2016年3月4日),女,湖北武漢人,中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她為1937年桂濤聲作詞、夏之秋譜曲《歌八百壯士》又名《中國不會亡》首唱;劉雪庵作曲、潘孑作詞抗日歌曲《長城謠》原唱。

生平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漢的一個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親周蒼柏是一個非常具有進步思想的實業家。他非常喜歡音樂,由於受到父親的影響,周小燕從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35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今上海音樂學院),在俄籍教授蘇石林門下學習聲樂[1],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留學法國,二戰期間被困於巴黎;1945年在巴黎國立大歌劇院登台;1947年5月和作曲家亞歷山大·齊爾品的妻子鋼琴家李獻敏在第二屆布拉格之春音樂會上登台演唱齊爾品和一些中國作曲家的藝術歌曲。同年返回國立音樂院任教。1953年末她和喻宜萱等到朝鮮演出。「文革」後出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1988年5月建立周小燕歌劇藝術中心並出任藝術總監;被認為是中國美聲聲樂的權威。比較著名的學生有廖昌永張建一魏松高曼華[2]

1937年,夏之秋經同學介紹認識桂濤聲,數天後桂濤聲將寫上歌詞的紙條交給他,在當時浴血抗戰及出現悲觀的「抗戰必亡論」等交互衝擊背景下,夏之秋內心熱血澎湃為之譜曲,並擔任鋼琴伴奏跟歌唱家周小燕於武漢首唱,翌日武漢《大公報》社論予以贊揚即流傳開來。1940年,夏之秋有次在重慶指揮合唱《歌八百壯士》,台下曾參與淞滬會戰的張治中將軍聽了至後台,提議改詞「中國一定強」而得到夏之秋贊同,因此產生《中國不會亡》和《中國一定強》兩種版本。尤其《中國一定強》在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列入愛國歌曲曲目傳唱。

1946年3月30日,倫敦白宮劇場,周小燕和李獻敏介紹中國當代音樂作品的專場音樂會。曲目包括齊爾品《美酒美人》(又名《桃花店,杏花村》,根據中國雲南民歌《過年》改編) 孟浩然詩《春曉》等,兩首歌均是按照周小燕花腔技巧特長度身製作,《蚌殼》選曲,法語演唱。倫敦報紙上的消息題為「the song of little swallow」,英國廣播公司現場錄音,向全球傳送。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6年3月4日凌晨0點32分,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3][4],告別儀式於3月10日上午上海市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5]

家庭

周小燕父親是湖北的銀行家周蒼柏,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經濟系,曾任漢口上海銀行經理,湖北省銀行總經理。丈夫是電影藝術家張駿祥(1952年5月5日舉辦婚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