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聊城市
地級市
位於東昌府古城正中心的光岳樓
位於東昌府古城正中心的光岳樓
聊城市地圖
聊城市地圖
國家 中國
山東省
設立1997年8月29日
語源因古代境內有聊河而得名
政府駐地東昌府區
下級行政區2市轄區、1縣級市、5
政府
 • 市委書記孫愛軍
 • 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建民
 • 市長李長萍(女)
 • 政協主席張旋宇
面積
 • 地級市8,628 平方公里(3,331 平方英里)
 • 市區1,443 平方公里(557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9位(佔全山東省5.46%)
尺寸
 • 長度138 千米(86 英里)
 • 寬度114 千米(71 英里)
最高海拔82.1 公尺(269.4 英尺)
人口(2016)
 • 地級市603.68萬人
 • 排名全省第8位(佔全山東省6.06%)
 • 密度692人/平方公里(1,790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129.02萬人
 • 城鎮(2015)275.54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冀魯官話石濟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52000
電話區號635
車輛號牌魯P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1]
年均溫13.1 ℃
年降水578.4毫米
年日照2,567小時
行政區劃代碼371500
舊稱東昌府
本地生產總值(2018)¥3,152.62億(全省第12位,佔全山東省4.22%)
472.66億美元匯率
人均¥44,743(全省第15位
7,184美元(匯率)
網站http://www.liaocheng.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山東統計年鑑-2016》

聊城市,簡稱,古稱東昌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部。市境東北與德州市相鄰,東南接濟南泰安兩市,西南與河南省濮陽市相連,西及西北分別與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毗鄰。地處魯、豫、冀三省交界黃河沖積平原京杭大運河黃河在此交匯,還有金堤河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等河流。全市總面積8,628平方公里,人口597.06萬,市人民政府駐東昌府區。聊城境內多平原,是典型的農業產區,亦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

春秋時為齊國聊城邑。《戰國策·齊文》記曰:「燕將攻下聊城。」《左傳》亦有載:「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今市以古聊城為名。秦朝置聊城縣,屬東郡兩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三年(222年)改屬平原國,後改平原郡因之。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徙治至今市區東北王城,為平原郡治所。

開皇三年(583年)廢平原郡,十六年(596年)置博州大業年間廢,聊城縣改屬武陽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聊城縣屬河北道魏州,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博州。天祐三年(906年)改為聊邑縣,五代又復為聊城縣。北宋淳化三年(992年)聊城縣治徙至今市區。至元四年(1267年)置博州路,治聊城縣。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東昌路洪武初改為東昌府,治所在聊城縣,清朝因之,屬濟東泰武臨道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制,聊城縣屬濟西道,次年改名東臨道。1925年屬東昌道,1928年廢道制。1936年屬山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38年11月,聊城被日軍攻佔。日軍撤退後,國民黨軍收復聊城。1946年12月,共產黨軍隊進攻聊城,國民黨軍撤退。後聊城縣屬冀魯豫第六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今境內轄縣分屬平原省聊城專區濮陽專區河北省邯鄲專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聊城專區劃歸山東省。1958年12月,聊城縣改為聊城市,由山東省直轄。1963年3月改市為縣,屬聊城專區,1967年改聊城地區。1983年8月,聊城縣改設為聊城市(縣級)。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改設地級聊城市;原縣級聊城市改為東昌府區。2019年6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茌平縣,設立茌平區[2]

自然地理

東昌湖

市境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略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主要河流有黃河金堤河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小運河,分屬黃河及海河水系。天然植被較少,多為人工植林。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3.5℃,年平均降水量540.4毫米。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等。境內是著名藥材阿膠的主要產地。東阿阿膠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聊城市(東昌府區)1981-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5.8
(60.4)
21.8
(71.2)
28.4
(83.1)
33.6
(92.5)
37.2
(99.0)
40.7
(105.3)
40.7
(105.3)
36.3
(97.3)
36.1
(97.0)
34.5
(94.1)
26.5
(79.7)
19.0
(66.2)
40.7
(105.3)
平均高溫 °C(°F) 3.9
(39.0)
7.7
(45.9)
13.6
(56.5)
21.0
(69.8)
26.1
(79.0)
31.2
(88.2)
31.4
(88.5)
30.2
(86.4)
26.7
(80.1)
21.1
(70.0)
12.6
(54.7)
5.6
(42.1)
19.3
(66.7)
日均氣溫 °C(°F) −1.9
(28.6)
1.6
(34.9)
7.5
(45.5)
14.7
(58.5)
20.1
(68.2)
25.1
(77.2)
26.7
(80.1)
25.4
(77.7)
20.6
(69.1)
14.5
(58.1)
6.5
(43.7)
0.1
(32.2)
13.4
(56.2)
平均低溫 °C(°F) −6.2
(20.8)
−3.1
(26.4)
2.4
(36.3)
9.2
(48.6)
14.5
(58.1)
19.7
(67.5)
22.7
(72.9)
21.6
(70.9)
15.9
(60.6)
9.4
(48.9)
1.6
(34.9)
−4.2
(24.4)
8.6
(47.5)
歷史最低溫 °C(°F) −20.6
(−5.1)
−16.9
(1.6)
−10.1
(13.8)
−1.7
(28.9)
3.6
(38.5)
10.2
(50.4)
16.9
(62.4)
11.7
(53.1)
4.9
(40.8)
−2.1
(28.2)
−17.9
(−0.2)
−16.9
(1.6)
−20.6
(−5.1)
平均降水量 mm(吋) 4.1
(0.16)
7.0
(0.28)
13.5
(0.53)
25.3
(1.00)
51.2
(2.02)
71.7
(2.82)
157.7
(6.21)
121.8
(4.80)
57.8
(2.28)
34.7
(1.37)
13.0
(0.51)
5.1
(0.20)
562.9
(22.18)
平均相對濕度(%) 64 60 58 61 68 65 80 83 78 71 69 68 69
數據來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政治

現任領導

聊城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聊城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聊城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聊城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聊城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孫愛軍[3] 郭建民[4] 李長萍(女)[5] 張旋宇[6]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山東省平度市 山東省利津縣 山東省榮成市 山東省棗莊市
出生日期 1972年3月(52歲) 1964年2月(60歲) 1975年4月(49歲) 1963年10月(60歲)
就任日期 2019年2月 2021年1月 2019年12月 2017年2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聊城市現轄2個市轄區、5個,代管1個縣級市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聊城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聊城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7]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8]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9]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0]
街道
辦事處
371500 聊城市 Liáochéng Shì 8,628.01 5,952,128 東昌府區 252000 32 95 8
371502 東昌府區 Dōngchāngfǔ Qū 1,443.21 1,488,905 柳園街道 252000 10 11 2
371503 茌平區 Chíping Qū 1,003.37 517,641 振興街道 252100 3 10 1
371521 陽穀縣 Yánggǔ Xiàn 1,007.70 700,083 僑潤街道 252300 3 14 1
371522 莘縣 Shēn Xiàn 1,387.71 930,370 燕塔街道 252400 4 20
371524 東阿縣 Dōng'ē Xiàn 726.63 346,053 銅城街道 252200 2 8
371525 冠縣 Guàn Xiàn 1,161.23 719,354 清泉街道 252500 3 11 4
371526 高唐縣 Gāotáng Xiàn 947.38 455,193 魚邱湖街道 252800 3 9
371581 臨清市 Línqīng Shì 950.78 794,529 青年路街道 252600 4 12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78.99萬人[11],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7.80萬人,增長6.98%,年平均增長0.68%。其中,男性為293.86萬人,佔50.75%;女性為285.13萬人,佔49.25%,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06。0-14歲的人口為98.24萬人,佔16.97%;15-64歲的人口為430.27萬人,佔74.31%;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0.48萬人,佔8.72%。

交通

經濟

聊城經濟以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有色金屬,化工,新能源汽車,旅遊業為主。

2001年聊城市改變發展戰略,藉助城中東昌湖發展旅遊業,打造「中國江北水城」的品牌。近幾年憑藉旅遊和周邊產業的帶動,聊城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聊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0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6.6億元。

景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它

名人

友好城市

註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張榮霞,隋岩,楊秀華,張寅. 聊城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中國農業氣象. 2010, (S1). 
  2. 茌平正式撤县设区. 聊城市人民政府. [永久失效連結]
  3. 孙爱军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4. 郭建民当选聊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1-01-30]. 
  5. 李长萍任山东聊城代市长. 齊魯壹點. [2019-12-27]. 
  6. 聊城市十三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张旋宇). 中國經濟網. [2017-08-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21]. 
  8. 《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聊城市國土資源局. [2019-05-30]. 
  9. 聊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PDF). 聊城市人民政府.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1. 聊城市統計局. 《聊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