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碩博士是指獲得學士或具學士學位以上(含應屆畢業生)取得學士後學位,繼續深造,並且攻讀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學生,包含碩士和博士學生。

中國大陸

分類

  • 學習方式 分為全日制碩士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生兩種。前者指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碩博士。後者指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碩博士。
  • 學習經費渠道 分為國家計劃碩博士、委託培養碩博士(委培生)和自籌經費碩博士(自費生)。其中,國家計劃碩博士,又分為定向碩博士和非定向碩博士。
  • 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 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學位碩博士兩種。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其中,學術型碩博士佔大部分。專業學位碩博士,主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和法律碩士等。普通碩博士和特殊類碩博士在報考資格,學制要求和學習內容等方面都有較大不同。
  • 考試方式 分為全國統一考試、聯合考試、單獨考試以及推薦免試。

入學

在中國大陸,碩博士入學需要經過由教育部安排的碩博士入學考試,考試分為初試與複試兩部分。

整個中國大陸地區同時舉行初試。2014年之前,初試在每年年初的兩天至三天(一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星期天及下一個週一);從2014年開始,改為十二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星期天及下一個週一。考試科目一般為4門,分別在前兩天的上午8點半和下午14點舉行;極少數科目考試時間超過4個小時,則在週一舉行。無論報考方向如何,都有教育部統一命題的考試科目管理學綜合、外國語,分別在考試第一天作為第一門和第二門進行。然後由報考專業決定是否參加教育部命題的數學(包括一、二、農學、經濟學等分類)。每門考試時間一般為三個小時,部分科目考試時間可能更長。最後,由報考學校負責出專業課的考試題目。

思想政治理論

考試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5個領域。各科分數必須達到教育部指定的底線,如果任何一門科目不及格,即使其他再高也不能通過考試。其他成績線及平衡措施由報考學校自行決定。

外國語

一般是英語(包括英語一和英語二),部分院校部分專業也有日語、俄語、德語、法語等小語種。

業務課

大部分理工科專業需考數學(包括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文史類專業不需考數學 醫學、計算機、法碩、歷史學、心理學、教育學、農學專業為全國統考試卷

專業課

全國一共劃分為ABC三個區,每個區的分數線均不相同,2012年複試分數線由原來的三大區調整為兩大區。將之前的全國分一、二、三區調整為全國分一、二區,原來的一、二區合併為現在的一區,原來的三區變為現在的二區。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等21省(市);二區包括: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當考生的初試成績通過報考學校所在區域的分數線之後,報考學校就會在同年春(通常兩三個月之後)舉行複試。主要形式是筆試加面試。面試一般分為兩大板塊,一大板塊是英文測評,另一大板塊是專業知識測評,其中專業知識測評占複試總成績的比重較大。

中國台灣

碩博士指的是在高等教育機構攻讀碩博士學位的學生。在台灣,碩博士主要分為「一般生」及「在職專班生」。一般生為在研究機構內全日制學習的碩博士,而在職專班生為學習的同時,依然在原工作崗位工作的碩博士。

台灣的研究所入學方式主要有兩種:推薦甄試、入學考試。

推薦甄試
在每年11月至隔年1月間,大專院校會各自舉行招生工作,學生向學校購買或取得簡章後,自行報名。報名之後,學生必須繳交學業表現的相關資料,以供學校審查,審查通過的學生便可入學。另有一些學校會在審查後,舉辦筆試或面試來測驗初審通過的學生,學生若達到某一標準便可入學。
入學考試
在每年2月初至5月底,大專院校各自舉行入學考試,如同推薦甄試一樣,學生先向學校購買或取得簡章報名後,在指定的日期參加筆試,考試通過的學生即可入學。另有少部分的系所會額外舉辦面試,只有通過筆試的考生才能參加,通過面試後就能成為碩博士。

日本

日本學制的「碩博士」指在高等教育機構研究的學生,與臺灣、中國大陸等地的「碩博士」不同,後者相當於日本的「大學院生」,在「大學院」(相當於研究所)的修業年限內取得學分並提交論文後授予學位。

分類

在日本,大學院生主要分為「博士前期」和「博士後期」。「博士前期」即修士(碩士生),「博士後期」就是博士生。

美國

在美國,大學畢業並取得文學士理學士學位後,可直接申請在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也可以選擇只讀碩士學位。在美國,碩博士(graduate student)通常是指在研究所的博士或碩士碩博士,而不包括在醫學院攻讀「醫學士」(Medical Doctor, Doctor of Medicine)的醫科生,通常也不包括在法學院攻讀法律博士及在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的學生。因為美國像醫等一些專業課程只收本科畢業生而不是高中畢業生,雖然獲得的銜頭有「博士」一詞,但它們卻並不是廣泛指的「博士碩博士」(哲學博士PhD)的一種,而只是有關專業的本科。

研究所必須通過地區性的教育委員會認證,其頒授的博士或碩士等高等學位方能被普遍承認。但碩博士的入學、課程、培養、畢業等的具體安排,則均由各個研究所自主決定。學術研究型的博士學位,通常需要5-6年的時間,但經過7-8年甚至更長才能畢業的學生,也為數不少;碩士學位,可以在1-2年完成。

根據美國教育部《2003年教育統計文摘》 ,2001-2002學年,有482,118人(199,120男生,282,998女生)獲得碩士學位,80,698人(42,507男生,38,191女生)獲得一類職業學位(醫學、牙科、法律等博士學位),44,160人(23,708男生,20,452女生)獲得博士學位;而到2005-2006學年預計有51.3萬人(21.5萬男生,29.8萬女生)獲得碩士學位,8.9萬人(4.7萬男生,4.2萬女生)獲得一類職業學位,4.5萬人(2.4萬男生,2.1萬女生)獲得博士學位。在2000年頒授的所有碩博士學位中,科技類佔13%(自然科學3.4%,數學與計算機3.4%,工程6.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