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孫延齡
大清廣西將軍、撫蠻將軍、郡主額駙
姓名孫延齡
封爵郡主額駙 → 臨江王 → 安遠王
旗籍正紅旗
逝世1677年
桂林

孫延齡(?—1677年),漢軍正紅旗人[參 1],清朝額駙、將領,定南王孔有德部將孫龍之子。

父親孫龍在與南明李定國的作戰中陣亡,孫延齡襲二等男兼一等雲騎尉,後與孔有德之女、孝莊文皇后養女孔四貞成婚,清廷以此授延齡廣西將軍,令統轄孔有德舊部。1673年,吳三桂舉兵反清,引發「三藩之亂」,康熙帝授孫延齡撫蠻將軍,令其平叛。然而,孫延齡經吳三桂勸誘起兵反清,三桂授予其臨江王爵位,延齡自稱安遠大將軍、旋即自封安遠王。其後,孫延齡對吳三桂重用其對頭馬雄不滿,又密謀降清,事敗後被三桂從孫吳世琮所殺。

生平

孫延齡為定南王孔有德部將孫龍之子,兄長孫延基[參 2]。孫龍,又稱孫大堂,本為孔有德帳下一小卒,受有德賞識提拔為將[參 3],後來成為定南藩下中軍[參 4]。孫龍跟隨孔有德跨海投奔清廷,被授予二等男,孔有德將其女四貞許以孫延齡[參 1]。其後,孔有德與孫龍同在與李定國的作戰中陣亡,清廷加贈孫龍一雲騎尉世職,以孫延齡襲爵。四貞當時尚在幼年,輾轉赴京,被孝莊文皇后收養宮中,賜白金萬兩,年俸祿與郡主等級相同。長大後,仍然許配給孫延齡[參 1]順治十年(1660年),兩人完婚[參 5]

孔有德舊部中,線國安功最高,所以有德死後,國安統其部眾,後年老退休。康熙帝以孫延齡為孔有德女婿,孔四貞又生長軍中,通曉騎射武功,遂授予孫延齡廣西將軍,統領孔有德舊部,賜予孔四貞郡主儀仗,同赴廣西鎮所[參 1]。孫延齡逐漸驕縱,擅行任免,放任士兵為害百姓,接連被御史馬大士、所部都統王永年、副都統孟一茂,參領胡同春李一第等上奏彈劾或舉報,其罪名經過侍郎勒德洪查實,但康熙帝寬宥其罪[參 1]。1673年,吳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帝授孫延齡撫蠻將軍,與巡撫馬雄鎮等共商平叛之計[參 1]

孫延齡對揭發他的王永年等人十分怨恨,也害怕再被彈劾。恰逢吳三桂來信勸誘,孫延齡以四貞與三桂有義父女名分,與三桂來往密切,得知其將派從孫吳世琮率大軍赴廣西[參 2]。1674年二月,孫延齡起兵反清,延齡假以議事之名殺死王永年、孟一茂、胡同春、李一第等與他有過節的部將,同時將巡撫馬雄鎮及其眷屬幽禁。康熙帝下詔聲討孫延齡,奪其官爵。孫延齡上疏表示其被兩廣總督金光祖、馬雄、王永年等謀害,康熙帝知其誣陷,令平南王尚可喜與金光祖籌備討伐延齡[參 6]

孫延齡自稱安遠大將軍,發公文招撫廣西各郡[參 6]。當時,廣西提督馬雄、總兵江義在柳州勢孤,準備放棄抵抗,但又不願投降孫延齡,因而直接向吳三桂投降。三桂大喜,授馬雄懷寧公、東路總管[參 2]。孫延齡對吳三桂重用馬雄非常不滿,他招募萬羊山土寇,與所部人馬合設五鎮,每鎮二千人,不久又自封安遠王[參 6]

有慶陽知府傅弘烈者詐降三桂實為清廷內應,弘烈得知孫延齡不滿吳三桂,遂與四貞極力勸說延齡降清,孫延齡再度動搖。1677年,孫延齡遣傅弘烈赴江西以迎清軍[參 6]。吳三桂得知此事,派遣吳世琮率軍赴桂林,假意調解孫延齡與馬雄的矛盾,議事後突然將孫延齡襲殺,孔四貞督兵御戰,不敵,孫延齡之子亦被殺,吳世琮佔領廣西[參 6]。世琮不敢傷害四貞,先將其護送至昆明,三藩之亂平定後返回北京[參 7][參 6]

參考資料

註釋

  1. 1.0 1.1 1.2 1.3 1.4 1.5 趙爾巽等 1988,第12860頁
  2. 2.0 2.1 2.2 劉獻廷 1997,第164頁
  3. 李治亭 2005,第250頁
  4. 劉獻廷 1997,第163頁
  5. 劉小萌 2002,第16頁
  6. 6.0 6.1 6.2 6.3 6.4 6.5 趙爾巽等 1988,第12861頁
  7. 李治亭 2005,第2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