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藏語
བོད་སྐད་ bod skad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國
 不丹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爾
母語使用人數9,650,000(日期不詳)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1bo
ISO 639-2tib
ISO 639-3分別為:
bod – 衛藏語
khg – 康語
adx – 安多語
otb – 中古藏語
xct – 近古藏語

藏語藏文བོད་སྐད་藏語拼音poigê威利bod skadTHLBöké),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是藏族使用的語言。主要分佈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及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省部分地區,也分佈於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等國的一些地區。

語音

藏語聲母分為單輔音聲母和複輔音聲母。各地的單輔音聲母一般為30個左右,而複輔音聲母的數量根據地區差別從無到近百個。衛藏方言一般有30個左右的聲母,康方言是50個左右,而安多方言一般是80至90個,多的地方有100多個。複輔音聲母一般是基本輔音加前置或後置輔音構成的二合複輔音,也有少量二者皆有的三合複輔音。衛藏和康方言的複輔音皆不足10個,而安多方言最少也有20個左右,多的地方達100多個。[1]

藏語韻母分為單元音韻母、複元音韻母和帶輔音韻尾的韻母。衛藏方言的韻母一般在50個左右,安多方言一般是30多個,康方言一般只有20多個。單元音韻母根據地區從6至17個不等。有聲調的衛藏方言和康方言的長、短元音的音節分別出現不同類的聲調。複元音韻母都是二合的,分為各地數量不等的真性複元音和假性複元音,衛藏方言和康方言有複元音韻母,安多方言則沒有。衛藏方言主要是真性複元音,康方言大部分都是假性複元音。衛藏方言還有康方言沒有的鼻化複元音。可作韻尾的輔音有塞音、鼻音各3個,還有擦音、邊音和顫音韻尾各一個。帶輔音韻尾的韻母一般為30個左右。[1]

衛藏方言有4至6個聲調,康方言有2至4個,安多方言沒有。聲調與聲母、韻母的性質有制約關係。聲母的性質主要是清濁,韻母主要是元音的長短和輔音韻尾。有連續變調現象,且也發生在詞與詞及與語法成分之間。[1]

語法

參見:藏語語法

藏語主要以虛詞和語序表達句子成分的各種關係,句子成分在加虛詞之後。表示語法意義的虛詞分為表示句子成分之間的各種關係、時態和語氣等意義的助詞和單獨或與時態和疑問助詞一起表示動詞的時態和語氣的輔助動詞。語序主語在前,動詞在後,賓語在主語後和動詞謂語前,雙賓語時間接賓語在直接賓語前,形容詞、數詞、指示代詞作定語在中心語後,人稱代詞、名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語前且需加領屬助詞,狀語在中心語前。[1]

詞性分為名詞、代詞、數詞、量詞、形容詞、動詞、副詞、連詞、助詞和嘆詞。單純的性質形容詞分為述語形式和由詞根加後綴構成的定語和表語形式。判斷動詞和存在動詞都有兩種形式,表示人稱和語氣的差別,二者都能充當輔助動詞。動詞的時態有現行時態、將行時態、已行時態、完成時態、結果時態、即行時態、方過時態和未行時態,前六種是各地共有的。助詞分結構助詞、語氣助詞、關聯助詞、時態助詞。[1]

歸屬

藏語屬漢藏語系,所以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並不遙遠的關係,兩種語言來自同一個原始語(此原始語又叫原始漢藏語)。漢藏原始語分裂的時間,估計是公元前4000年到6000年左右。[2]

漢語 藏語
漢字 上古音
*srig ཤིག་ (shig)
*ŋraː ང་ (nga)
*ŋaʔ ངག་ (ngag)
*pɯl འཕུར་ ('phur)
*sijʔ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
*hljiʔ (鄭張尚芳系統)
ཤི་ (shi)
*sreːd བསད་ (bsad)
*mug མིག་ (mig)
*njɯʔ རྣ་ (rna)
*njis གཉིས་ (gnyis)
*suːm གསུམ་ (gsum)
*hljids བཞི་ (bzhi)
*ŋaːʔ ལྔ་ (lnga)

文字

藏文創製於公元7世紀前期,是有4個元音符號和30個輔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書寫,字體主要為楷體和草體兩種。[3]

方言

藏語分為分為衛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衛藏方言分佈在西藏自治區中部和西部,康巴方言分佈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林芝市昌都市、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安多方言分佈在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方言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詞彙和語音上,語法上差別較小。衛藏方言和安多方言的差別較明顯,衛藏和安多方言之間的非同源詞一般在三成左右,衛藏和康方言的非同源詞則為二成左右。[1]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金鵬 (編). 藏语简志. 民族出版社. 1983. 
  2. 王力 《漢語史稿(重排本)》 2004年3月第二版,680頁。
  3.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文化宣傳司 (編). 中国少数民族.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11088809. 

參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