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泰興市
縣級市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江蘇省泰州市
區劃類別縣級市
區劃代碼321283
建置時間1992年
政府駐地濟川街道辦事處
現任市委書記劉志明
現任市長張坤
鄉級行政區16
- 14
- 1
- 街道1
方言江淮官話通泰片泰興話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17年末)118.56萬
GDP(2019年)1083.9 億元人民幣
人均GDP103,900元人民幣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225400
電話區號+86 (0)523
車牌首號蘇M-J、K、T
網站:泰興市政府網

泰興市在中國江蘇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是江蘇省直管的一個縣級市[1],行政上由泰州市代管。泰興置縣於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寓意「國泰民安、興旺發達」,素有「教育之鄉」、「銀杏之鄉」、「建築之鄉」、「提琴之鄉」、「減速機之鄉」的美譽。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泰興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北緯31°59′~32°24′,東經119°48′~120°22′;東接如皋市,南接靖江市,西瀕長江,與揚中市和常州市新北區隔江相望。北鄰泰州市姜堰區,東北與海安縣接壤,西北與泰州市高港區毗連。東西最大直線距離為47.0千米,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為43.5千米。

地形特徵

泰興市位於長江下游,江蘇省蘇中平原南部,全市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略呈傾斜,地面真高最高7.2米,最低1.8米,平均5米左右,總面積1252.6平方千米,水域230.3平方千米(含江域面積42.88平方千米),佔18.4%,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漸次傾斜。按地貌特徵,全市可分為高沙土地區,沿靖圩田地區,沿江水田地區。

自然氣候

泰興市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兼受西風帶和副熱帶以及熱帶天氣系統的共同影響,氣候具有過渡性、海洋性、季風性的特點,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光、熱、水高峰基本同季,有利於農業生產。年平均氣溫14.90℃,一月最冷,平均氣溫1.9℃,最低氣溫-12.5℃。七月最熱,平均溫度27.6℃,最高氣溫40℃。年平均日照2125.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27.2mm,年平均雨日119.1天,太陽輻射總量為151.21千卡/cm2,積雪日7天,無霜期220天。

礦產資源

泰興主要礦種有:

  • 二氧化碳,分佈於黃橋、溪橋一帶,氣田已控制含氣面積52.2平方公里,氣田埋深1800—2650米,可采儲量54.86億立方米,地質儲量261.48億立方米以上,控制儲量430億立方米,儲量為亞洲之最。
  • 天然飲用礦泉水,分佈於馬甸熱電開發區周圍。 
  • 氦氣,分佈於溪橋一帶,氣層厚度5.4米。與二氧化碳伴生,為黃金型氣體,初步了解為深、淺層,地質儲量約1200萬立方米。
  • 地熱,分佈新街一帶。 
  • 淺層天然氣,成份以甲烷為主。
  • 優質石英砂,制磚瓦粘土。礦產資源品種雖少,但儲量豐富,品位高。

水系河流

泰興市西瀕長江,地處通揚運河以南高沙土平原腹地,境內水網密佈,河流眾多,屬長江水系。全市現有水域面積229.88km2(含長江水域面積42.88km2)。其中,長江泰興段長37.74km。現有定名常流河道三百多條,無名小溪不可枚數。橫貫市境的區域性重點骨幹河流共有14條,這些河流多系人工開挖而成,其水位受人工節制閥控制,也受降水量大小的影響,屬感潮河流。長期為全市工農業生產和廣大城鄉居民生活發揮着水資源供給、防洪排澇、水上運輸、水生態和水環境等水利基礎保障作用。


歷史沿革

建縣前

泰興故地為《禹貢》所載揚州之域。

  • 周時為海陽屬地
  • 春秋時屬吳。
  •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滅吳,遂為越地。
  • 戰國中期,楚威王滅越後,歸於楚。
  • 秦時,為廣陵地,屬九江郡。
  • 楚漢之際屬東楚,為東陽郡地。
  •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復為廣陵地,屬荊州。十一年改屬吳。十二年,為吳王劉濞封地,名海陵倉。
  • 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時泰興故地為海陵縣之濟川鎮。

建縣

泰興置縣於五代十國 南唐烈祖昇元元年(937年)分海陵南境濟川鎮建縣,縣治設濟川鎮。縣名來源於國泰民安、百業興旺之意。

北宋

  • 太祖乾德二年 (964年),因塌江,縣治由濟川鎮移至口岸以西的柴墟,並於四周累土為城。
  • 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改屬揚州

南宋

  • 建炎四年(1130年)通泰鎮撫使領管泰興縣。十一月,岳飛任通泰鎮撫使,率兵抗金,因泰州無險可守,退保柴墟,大敗金兵於南壩橋(今口岸南,已坍於江),殲敵數千。
  • 紹興初年(1131年)縣治南遷延令村(今濟川街道),並圍築土城。
  • 紹興初,再屬泰州;五年,仍改屬揚州;十年又屬泰州;十二年又改屬揚州

  • 升泰興為上等縣,屬揚州路總管府。

  • 揚州府
  • 洪武初年泰興所轄馬馱沙劃屬江陰縣。
  • 成化七年(1471年)應天巡撫滕昭奏分江陰之馬馱沙置靖江縣,泰興所轄孤山一帶,劃入靖江。

  • 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為直隸州,泰興縣改屬通州(今南通市)。
  •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全縣廢鄉都,裁革里甲,全縣分為四轄:口轄、捕轄、黃轄、印轄。以典吏所治之地域為捕轄,駐縣城;下有黃橋、口岸、印莊設巡檢司為黃轄、口轄、印轄、印轄不久移駐季家市。
  •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泰興西部轄地江心太平洲劃入太平廳(今揚中市)。

民國

  • 民國三年(1914年)屬蘇常道,1927年直屬江蘇省,1933年屬泰州行政督察區,1934年改屬揚州行政督察區。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季家市劃入如西縣,是年9月劃歸靖江。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泰興縣將所屬東南的季家市及其附近的短夼、前小莊、李家圩、王錫匡等村莊劃屬靖江縣管轄建立季市鎮。

建國後

  • 1949年全縣解放,屬泰州行政區
  • 1953年屬揚州行政公署,1983年屬揚州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泰興市(縣級),由江蘇省直轄、揚州市代管。
  • 1996年8月由新設的地級泰州市代管。
  • 1997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將泰興西北沿江的口岸、刁鋪、田河、許莊、永安洲5個鄉鎮劃歸 泰州市高港區
  • 2008年8月,胡莊鎮,泰興市第二捕撈分司,宣堡鎮趙王、喬楊、明河、錢趙、管營、孔橋、蔡莊等7個村劃歸 泰州市高港區
  • 2012年10月1日,泰興被列為江蘇省「省直管試點「城市之一。

交通建設

公路

國家高速

蘇高速

  • G1515S29 鹽靖高速公路 南北向貫穿泰興東部,有泰興互通(黃橋)K11+228,新街互通K25+480兩齣口.北上可達鹽城,南下可過江陰大橋通往江南.

國道

  • 345國道泰興境內位於原江平公路位置,南北向貫穿泰興市域,是泰興北上揚州,泰州,南下靖江,東聯如皋,南通等地的重要通道.

江蘇省道

鐵路

公交

泰興城區公交

  • 城區公交1路 客運站-技工學校
  • 城區公交2路 城東樞紐站-老西站 (環線)
  • 城區公交3路 新客站-十里甸
  • 城區公交5路 新客站-陽光一品
  • 城區公交6路 城東樞紐站-紅星美凱龍
  • 城區公交9路 新客站-南門口 (環線)
  • 城區公交11路 新客站-華欣商貿城
  • 城區公交16路 城東樞紐站-揚子江中學
  • 城區公交18路 城東樞紐站-濱江鎮政府
  • 城區公交Y2路 (新客站-老西站)(環線,夜班)

泰興城鄉公交

  • 200路 城黃線 白天與201—205合線經營,下午6:00以後東站-濟川路-中興大道-黃橋 
  • 201路 古溪線 泰興-東站-河失-溪橋-黃橋-分界-古溪(早、中、晚延伸至周莊) 
  • 202路 橫垛線 泰興-東站-河失-溪橋-黃橋-橫垛-錢盪-尹垛-古溪 
  • 203路 元竹線 泰興-東站-河失-溪橋-黃橋-三里-元竹-太平橋(早、中、晚延伸至錢盪) 
  • 204路 長生線 泰興-東站-河失-溪橋-黃橋-長生-趙莊(早、中、晚延伸至分界) 
  • 205路 珊瑚線 泰興-東站-河失-溪橋-黃橋-橫巷-八戶-珊瑚 
  • 206路 寧界線 泰興-河失-常周-王橋-南沙-寧界-八戶(早、晚延伸至珊瑚) 
  • 207路 廣陵線 泰興-河失-常周-王橋-港灣-廣陵 
  • 208路 新街線 泰興-河失-印院-南新-新街(早、晚延伸至老北新) 
  • 209路 霍莊線 泰興-根思-宣堡-梅堰-丁莊-新街-霍莊 
  • 210路 南新線 泰興-橫過線-姚王-老葉-南新-金干 
  • 211路 高港線 泰興-大慶路-西站-馬甸-高港-高港北站 
  • 212路 永安線 泰興-大慶路-西站-大馬莊-小馬莊-馬甸-永安 
  • 213路 劉陳線 泰興-姚王-印院-劉陳-果園場(早、中、晚延伸至黃橋) 
  • 214路 孔橋線 泰興-根思-宣堡-孔橋 
  • 215路 胡莊線 泰興-根思-新羌-汪群-丁莊-胡莊 
  • 216路 曲霞線 泰興-張橋-毗蘆寺-曲霞-廣陵 
  • 217路 焦盪線 泰興-張橋-焦盪—曲霞 
  • 218路 南沙線 泰興-十里甸-焦盪-常周-南沙 
  • 219路 汽渡線 泰興-濱江-蔣華-虹橋-汽渡 
  • 220路 虹橋線 泰興-張橋-毗蘆寺-新市-通石橋-七圩-收費站 
  • 221路 濱江線 泰興-老西站-過船-通江路-開發區-天星(早、晚延伸至新星村)

泰興城際公交

  • 泰興-靖江 (靖江公交編號26路)

機場

泰興境內尚無機場,但有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揚州泰州機場的城市候機樓位於泰興客運中心.

距離泰興較近的機場有如下所示:

港口

泰興市區位優勢明顯,水上交通十分便捷。是上海都市圈的組成部分。25.2公里長江岸線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通用碼頭和化工、建材、液化氣、煤炭等專用碼頭。

港口建設方面,沿江建成投運生產性泊位13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個;泰興港區貨物吞吐量2013年完成2060萬噸。外貿貨物吞吐量426萬噸,完成進出口總值26.3億美元、關稅23.63億元。

地方特產

自然特產

美食小吃

手工藝品

區劃人口

2010年3月2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調整泰興市部分鎮行政區劃,具體為:將泰興市 橫垛鎮與古溪鎮合併設立新的 古溪鎮 ;將泰興市 溪橋鎮、劉陳鎮與黃橋鎮合併設立新的 黃橋鎮 ;將泰興市馬甸鎮與濱江鎮合併設立新的 濱江鎮,將 泰興鎮向陽、張莊、郭莊、三聯4個村劃歸濱江鎮管轄;將泰興市蔣華鎮與七圩鎮合併設立 虹橋鎮 。2011年3月22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泰興鎮,設立濟川街道。

截止到2011年12月,泰興市轄1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和1個鄉:[2]

濟川街道延令街道姚王街道黃橋鎮分界鎮古溪鎮元竹鎮珊瑚鎮廣陵鎮曲霞鎮張橋鎮河失鎮新街鎮宣堡鎮濱江鎮虹橋鎮根思鄉、市農科所、城東高新技術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

名勝古蹟

  • 慶雲寺
  • 福慧寺
  • 襟江書院
  • 城隍廟
  • 三井巷
  •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 仙鶴灣公園
  • 古銀杏森林公園
  • 鳳凰天

方言

泰興話現劃屬於江淮官話通泰片。通行於今泰興市和泰州市高港區的永安田河口岸刁鋪許莊胡莊以及靖江季市。人稱代詞複數詞尾「交cio」是這一片區別於其他地區的特徵。內部分區大致可分為三片:城區片,東鄉片,西鄉片。

泰興話有四聲六調。六調是陰平陽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入。這六個調對應的字分別是

  • 陰平:高低開花
  • 陽平:爬麻抗拿
  • 陰上:馬假卡老
  • 陰去:去四對泰
  • 陰入:拍國瞎掐
  • 陽入:白學綠摸

這裏的入聲是一種短促而爆破的聲調,大家可以試着用泰興話說【欲速則不達】體驗一下。與泰興同屬如泰小片的如東東路話和興化城區則保留有陽去調。其實根據泰興話和普通話也能推出哪些字是陽去字。泰興的陽去調併入陰平,普通話的併入去聲,所以普通話讀陰去泰興話讀陰平的大致就是陽去字,比如【淡】【病】【櫃】【夢】。

名人

古代

  • 潘及甫(宋 泰興柴墟人 名臣)
  • 朱寶明(宋 御史中丞)
  • 翟善(明 泰興人 吏部尚書)
  • 茅大芳(明 泰興人 副都御使)
  • 張羽惠(明 泰興人副都御使)
  • 李植(明 泰興人副都御使)
  • 張羽(明 江西道監察御使)
  • 張翀(明 泰興人 福建道監察御使)
  • 何棐(明 泰興黃橋人 陝西道監察御使)
  • 李柄(明 泰興人 陝西道監察御使)
  • 朱一馮(明 泰興縣城人 福建巡撫)
  • 朱欽相(明 萬曆福建巡撫)
  • 張兆璠(清 泰興曲霞花園莊人 武狀元)
  • 何棠 (明 泰興縣永豐鎮人 廣平知府)
  • 季振宜 (清 泰興季家市人 廣西道監察御史、藏書家)
  • 王令樹 (清 山西道監察御史)
  • 瞿伯恆 (清 福建道監察御史)
  • 季開生 (清 諫臣)
  • 陳潮 (清 書法家、篆刻家、數學家)
  • 吳存義 (清 吏部左侍郎)
  • 俞鐸 (清 順治進士)
  • 嚴振先 (清 泰興蔣華人 乾隆進士)
  • 朱銘盤 (清末 著名學者、詩人)
  • 何萱 (清 音韻學家)

近現代

  • 丁文江(地質學家)
  • 金鉽 (文史學家)
  • 楊根思(革命烈士,特級戰鬥英雄)
  • 朱履先(清末愛國名士、辛亥元老)
  • 丁西林(劇作家,物理學家)
  • 張同星(兩彈一星功勳,知識分子優秀代表)
  • 吳貽芳(教育專家,社會活動家)
  • 朱東潤(文學史家,教育家,書法家)
  • 王德滋 (中國科學院學部與院士)
  • 沈安娜 (國家安全部諮詢委員)
  • 曾濤 (新華通訊社社長)
  • 常印佛 (礦床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
  • 鄭肇經 (水利學家)
  • 陸文夫(作家)
  • 章力揮 (戲劇家)
  • 王德寶 (生命科學家)
  • 何彬(作曲家)
  • 高紅 (女足門將)
  • 張小雨 (鉛球冠軍)
  • 張楠 (體操名將)
  • 何健忠 (勞動模範)
  • 葉培健 (「嫦娥一號」工程總設計師、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