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前身

後周(951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它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後漢開國到960年北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被取代共經歷了三個皇帝,9年。後周的首都是開封

統治地區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蘇的長江以北地區。

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因此以「」為國號,史稱「後周」,以別於其他以周為國號的政權,又以郭威之姓,別稱「郭周[1]

歷史

開國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
時代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傳說時代
三皇五帝
新石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東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戰國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220
西漢 前202–8
9–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三國
220–280

229–280
蜀漢
221–263

220–265

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五胡十六國
304–439



420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後梁555–587
西魏
535–557
東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國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遼
1124–1218
定難軍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1
中華民國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劉知遠臨死時郭威是他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平定多次反漢叛變,同時他又能體恤手下,因此深受軍隊的熱愛。劉承祐感到自己受顧命大臣的控制太多,因此開始殺這些大臣。郭威當時領兵在外,聞訊後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劉承祐為此將郭威在開封的所有親屬殺害。郭威在僅僅數日內就進入開封。劉承祐死於非命。郭威的軍隊在開封大掠。郭威首先名義上迎在徐州劉贇做新皇帝,自己卻以攻契丹為名北上,同時他卻派部下將劉贇在路上殺死,然後又讓自己的士兵擁護自己做皇帝,做出迫不得已的樣子。就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首先以「監國」為名上任,一個月後才正式持皇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漢的「水」德之後為「木」德,因此後周以「木」為王朝德運。[2]

改革和內政

郭威登基後着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也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和賄賂。

由於劉承祐將郭威在開封的所有親屬殺害,其中包括他兩個兒子與柴榮的三個兒子。郭威死後由其養子(本身是其內侄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柴榮繼續郭威的政策,使得後周所控制的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也使得後周的軍事得到了強大的發展。

後周的兩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非常節儉的皇帝,比如郭威死後陵前僅立石碑一塊,其陵寢本身也非常簡單,連守陵的宦官都沒有。

統一戰爭

柴榮繼位後不久北漢就聯合遼朝乘機攻打後周,打算乘後周內部未穩打擊其力量,柴榮決定親征抵禦進攻。他在高平之戰中親臨戰場,在戰役開初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潰北漢。戰後後周軍隊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

此後柴榮開始南征,從955年到958年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稱號,並割讓幾乎所有長江以北的地區予後周。

959年柴榮在解除後顧之憂之後再次北上攻遼,在兩個月內幾乎攻到幽州,但就在此時他突然患病,不得不中止北伐。柴榮此後不久病逝。

後周在這八年內基本上統一了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向北收復了許多被後晉讓給契丹的地區。其統治地區恢復和發展了經濟生產,為日後北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滅亡

柴榮死後,其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謊稱遼國和北漢進犯,藉口率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北宋

君主

君主列表

五代十國·五代·後周·君主年號  編輯
肖像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寢
信祖
(太祖郭威追尊)
睿和皇帝
(太祖郭威追諡)
郭璟 溫陵
僖祖
(太祖郭威追尊)
明憲皇帝
(太祖郭威追諡)
郭諶 齊陵
義祖
(太祖郭威追尊)
翼順皇帝
(太祖郭威追諡)
郭蘊 節陵
慶祖
(太祖郭威追尊)
章肅皇帝
(太祖郭威追諡)
郭簡 欽陵
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威 904年954年 951年954年 廣順 951年954年 嵩陵
顯德 954年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 921年959年 954年959年 顯德 954年959年 慶陵
恭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諡)
柴宗訓
(宋太祖趙匡胤降封鄭王)
953年973年 959年960年 顯德
(未改元)
959年960年 順陵

君主世系圖

參考文獻

  1.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224–226. ISBN 7-5622-2277-0. 
  2. Chen, Yuan Julian. 陈元-台北故宫藏宋元明帝王画像与其隱喻的王朝正统性, Zhongguo wenhua 中国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 [2018-05-16] (英語). 
中國朝代:中國北方地區政權
前朝
五代 ·
五代 · 周
951年2月13日-960年2月3日
後朝
大宋 · 北宋
宋太祖陳橋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