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Khagan
中文
漢字 可汗
 拼音叶音 kèhán
注音符號 ㄎㄜˋ ㄏㄢˊ
粵語拼音 hak1 hon4
古突厥語
拉丁字母 kaγan
土耳其語
拉丁字母 kağan
俄語
西里爾字母 каган
拉丁轉寫 kagan
蒙古語
西里爾字母 хаан
轉寫: khaan
蒙古字母 ᠬᠠᠭᠠᠨ
轉寫: qagan, khagan
匈牙利語
拉丁字母 kagán
波斯語
波斯字母 خاقان
韓語
諺文 카간 / 칸
轉寫 khagan / khan
馬科恩-賴肖爾 kahan

可汗拼音Kèhán叶音);古突厥語𐰴𐰍𐰣 Qaghan蒙古語ᠬᠠᠭᠠᠨ鮑培轉寫qaγan秘史記音:合罕西里爾字母хаан)或大汗,又譯為可寒合罕,通黑汗,統治者頭銜,為部落最高領袖或皇帝之意,廣泛使用於蒙古中亞地區。古代北亞游牧民族鮮卑回紇柔然高車突厥吐谷渾鐵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國,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領皆稱可汗或大汗。

起源

可汗為汗國的統治者,這個稱呼最早是蒙古突厥等游牧部落中,對首領的尊稱,原意王朝神靈上天,類似漢語所說的天子,或是皇帝[1]

可汗最早的記錄出現於3世紀,為鮮卑部落官稱,據《宋書》記載乙那婁慕容吐谷渾對話,稱吐谷渾為「可寒」:

樓喜拜曰:「處可寒。」虜言「處可寒」,宋言爾官家也。即使所從二千騎共遮馬令回,不盈三百步,欻然悲鳴突走,聲若頹山。如是者十餘輩,一向一遠。樓力屈,又跪曰:「可寒,此非復人事。」渾謂其部落曰:「我兄弟子孫,並應昌盛,廆當傳子及曾孫玄孫,其間可百餘年,我乃玄孫間始當顯耳。」於是遂西附陰山。

此外著名的北魏太武帝時期的嘎仙洞石壁祝文有「皇祖先可寒」、「皇妣先可敦

蒙古及突厥語中「」是部落或軍事領袖的意思。「可汗」有「大汗」或「諸汗之汗」的意思,由柔然汗國開始用作君主稱號,代替了匈奴的「單于」稱號。在花剌子模,可汗是對總督的敬稱。在當代的土耳其,「可汗」(Kağan或Kaan)是常見的名字(當代土耳其語「ğ」近乎無聲),在當代的巴基斯坦阿富汗,「汗」(Khan)也是一個姓氏

歷史

可汗作為一國之主的稱號最早始於公元402年柔然首領社崘自稱丘豆伐可汗。《隋書》錄沙缽略在給隋文帝信中自稱「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隋文帝覆信中亦稱對方「伊利俱盧設莫何沙缽略可汗」。[2]

漢人君主也稱可汗,但非自稱,《樂府詩集·木蘭詩》即有:「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之句,但北魏鮮卑建立的政權,隋文帝隋煬帝東突厥人稱為「聖人莫緣可汗」,但此可汗非彼可汗,只是一人(即啟民可汗)對隋朝皇帝之尊稱;中國皇帝被廣大的突厥語族部落稱為可汗要等到7世紀唐太宗之時。[3]唐朝貞觀四年,擊敗東突厥後,西域各國君主在長安唐太宗為「天可汗」,貞觀二十一年滅薛延陀第二次在靈州被15部鐵勒諸部酋長尊為天可汗,其地位在游牧民族語義中比聖人可汗還高,「天」在突厥語中具有很高尚、有權力的含義,其後在中亞掌權的突厥國王吐火羅葉護石國吐屯王也稱唐玄宗為「天可汗」,在安史之亂唐代宗也被回紇人藥葛羅稱為「天可汗」[4]

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三》(630年)

上至靈州,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咸云:「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647年)

奴身罪逆不孝,慈父身被大食統押。應徹天聰,頌奉天可汗進旨云:「大食欺侵,我即與你氣力。」奴身今被大食重稅,欺苦實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國土必遭破散,求防守天可汗西門不得。伏望天可汗慈憫,與奴身多少氣力,使得活路。又承天可汗處分突厥施可汗云:「西頭事委你,即鬚髮兵除卻大食。」其事若實,望天可汗卻垂處分奴身,緣大食稅急,不求得好物奉進,望天可汗照之。所欲驅遣奴身,及須已西方物,並請處分奴身,一一頭戴,不敢怠慢。

——《請助討大食表》(727年),吐火羅葉護·阿史那支汗那

奴身千代已來,忠赤於國,只如突厥騎施可忠赤之日,部落安貼,後背天可汗,腳底火起。今突厥屬天可汗,在於西頭為患,唯有大食,莫逾突厥。伏乞天恩不棄突厥部落,打破大食,諸國自然安貼。

——《請討大食表》(741年),石國王·伊捺吐屯屈勒

藥葛羅曰:「懷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駕,令公亦捐館,中國無主,我是以敢與之來。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復總兵於此,懷恩又為天所殺,我曹豈肯與令公戰乎!」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765年)

蒙古帝國時代開始,蒙古族的最高首領稱為大汗(合罕)[5],等於皇帝,高於「」。

小可汗

西突厥處羅可汗立小可汗,置二人,分統所部。在大可汗統轄下的可汗,也稱為小可汗。比如突厥分裂之前的西部室點密可汗達頭可汗阿波可汗東突厥頡利可汗時代的突利可汗等。

參考文獻

  1. 《魏書》卷103〈柔然傳〉:「於是自號丘豆伐可汗。「丘豆伐」猶魏言駕馭開張也,「可汗」猶魏言皇帝也。」
  2. 隋書》卷八四《北狄·突厥傳》
  3. 《隋書》卷八四《北狄·突厥傳》載啟民可汗上隋文帝及隋煬帝表文兩件,上文帝表直稱「大隋聖人莫緣可汗」,上煬帝表提到「已前聖人先帝莫緣可汗存在之日」。
  4. 朱振宏《唐朝「皇帝·天可汗」釋義》,《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
  5. 姚大力. "成吉思汗",还是"成吉思合罕"?. [2019-08-24].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