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暄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高铭暄
性别
出生 (1928-05-24) 1928年5月24日96岁)
 中国浙江省玉环县(今玉环市
国籍 中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高铭暄(1928年5月24日),男,浙江玉环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士生导师[1]。曾参加1979年刑法典起草和1997年刑法典修订工作。与马克昌共同致力于中国刑法学与世界刑法学的交流,二人并称为“北高南马”[2]

生平

1951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学习,师从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达玛亨尼古拉耶夫柯尔金,1953年毕业[3]。后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法学院)任教,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学组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

著作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施行后,他揆度原稿并及时进行修改补充,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刑法专著。1986年10月其第二部专著《刑法总则要义》付诸铅椠。1986年11月,由其主编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出版,是中国法学领域第一部全面的学科文献综要性著作。1988年与王作富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1989年与马克昌共同主编《中国刑法学》。1993年主编《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1994年6月第三部专著《刑法问题研究》出版。1994年10月,《刑法学原理》三卷本全部出版。1998年与赵秉志合编《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囊括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种刑事立法文件、历次刑法草案、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2000年《新型经济犯罪研究》出版。[4]

高又与武汉大学马克昌合作主编《刑法学》教科书,因该书的封面为大红色且其普及度较高,该书被称为法学生人手一本的“红宝书”。[5]

荣誉

高铭暄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又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4]

2019年9月16日,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6]

2023年4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玉环市委市政府建设的高铭暄学术馆正式开馆[7]

学生

其主要学生有陈兴良(北京大学教授)、黄京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邱兴隆(湖南大学教授,2017年去世)、张智辉(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改办主任)、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姜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周振想(2004年去世)、齐文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翔(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等。

参见

参考资料

  1. 刑法学(第九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 1. ISBN 9787301307120.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2. 西原春夫. 我的刑法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 高铭暄. 中国人民大学. [2013-03-17]. 
  4. 4.0 4.1 京师刑事法治网. 高铭暄简历.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020-02-11]. 
  5. 高铭暄. 我与刑法七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6.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 新华社. 2019-09-17 [2019-09-17]. 
  7. 高凯. “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学术馆开馆. 中国新闻网. 2023-04-09 [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