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颂声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关颂声
File:Guan Song Sheng.jpg
出生(1892-08-29)1892年8月29日
 大清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威海卫
逝世1960年11月27日(1960岁-11-27)(68岁)
 中国台湾省阳明山管理局北投镇温泉路146号
死因心肌梗塞
国籍中国
籍贯广东番禺
职业建筑师、企业家
信仰基督教

关颂声(1892年8月29日—1960年11月27日),男,广东番禺人,中国建筑工程师、企业家、基泰工程司创办者、洪门份子,在1950年代台湾推动田径运动,被誉为“台湾田径之父”。

生平

中国大陆时期

关颂声在1892年8月29日生于威海卫,于岭南学校时受其校监督、同盟会份子钟荣华影响很大,在民国成立前就剪掉辫子,因此1907年父亲关景贤只好托友人伍廷芬带儿子到美国就读。在校期间,关颂声参加学校的足球队活动并任队长,同时也是短跑健将。[1]

1911年,关颂声入读圣约翰大学,后考上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清华期间,在1913年校运会880码、铁饼获得冠军,以及1913年远东运动会田径比赛获一英里接力赛第二名。1914年入麻省理工学院,1917年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19年后又在哈佛大学攻读市政管理一年。1919年回国发展,先后任天津员警厅工程顾问、天津北甯路常年建筑师,并协助监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建筑,也曾任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工程组委员。1928年参加全国大学工学院分系科目起草和审查工作、也是中国营造学社社员。1920年,在天津创办一间名为“基泰工程司”的建筑事务所。[1]

对日战争初期,关颂声身陷华北,日人想强迫他做满州国政府的公共工程部长,但他脱逃跑到重庆[2]八年抗战期间,他义务协助江阴防御工程的建筑,被敌机轰炸,几遭不测[1]

1937年,关颂声等人主修的《广东番禺关氏家谱》出版[3]

1940年代中国的上海,关颂声为很有名的结构总工程师,与陈植赵深皆为民国建筑界前辈[4]。1949年前,国民党当局逃往台湾之前,基泰工程司所业务遍及上海南京重庆广州沈阳香港等各大城市,共有百多栋,如1933年南京中央体育场、1934年南京中央医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937年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1940年重庆漕家渡中央银行[1]

台湾期间

支持田径

1949年关颂声举家迁往台湾后支持台湾田径运动,1952年到1957年担任台湾省运动会田径发令员,并自备一把左轮发令枪,穿着西装、半短裤,一副绅士模样,在早期的省运会成了一种特色,有了关老爷的“封号”[1]。另外还有“关发令”的称呼[5]

关颂声随世运代表团赴罗马参加在196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闭幕之后曾到欧洲各国去玩,但回到香港时却读到一家外国通讯社转发台北的消息,称他和易国瑞等一起到巴黎消遣。他认为很遗憾,对记者说:“我是不会有这种事发生的。”[6]

对于体育领导者的观念,关颂声认为任何运动员被一人或多人领导,领导者的人格、态度和知识,一定要使运动员心悦诚服。并说中国体坛昔日常有一些靠运动员吃饭的人,名为领导,实则拥一二大牌运动员以自重,如此则易让运动员养成恶劣习惯。他说:“裁培好的运动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像栽花一样,等花枝茂美时,供大家欣赏,才是真正的乐事。”[6]他支持田径运动,愿意为选手出钱,并培养出台湾两位奥运会奖牌得主:杨传广纪政,遂被誉为“台湾田径之父”[1]

培育杨传广
希望你更益奋勉、力图上进,
无论在学识和技术方面,都要竞业,虚心接受指教,
切忌稍有成就,骄纵傲慢,
一个事业成功的人,非但要有高深的学术,必须具备完美的品性。
杨传广1959年1月22日录取为加州大学先修班学生,关颂声写信鼓励。[7]

对于杨传广,关颂声聘请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十项运动金牌鲍伯·马提亚等田径好手来台示范,并资助出国学习[1]。有一次他和江良规谈起,培植杨传广是他一生中感觉是“设计得完美的工程之一”,并在美国训练期间,对杨传广的照顾无微不至[8]。杨传广在美的一切费用都由关颂声所出,包括收购唱片、治疗牙齿等[6]。关颂声孩子曾说:“我们要什么,不敢对爸爸说,杨传广要什么,用不着说,爸爸就会买给他。”[1]关颂声说策杖奔驰于省运各个场地的原因,是要寻找若干个成长中的杨传广[5]

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关颂声夫妻在场边看到杨传广失利后,来到陈姓朋友家中,与中华民国代表团顾问李朴生一起喝威士忌解忧,但关颂声依旧不灰心,反而鼓励杨传广继续努力[1]。杨传广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时,对关颂声每月给他寄八十元美金零用,向记者说:“这不是一个长远办法,一来我心里不安,二来关先生负担太重。不过,我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9]

杨传广在1960年罗马奥运得奖后,关颂声在抚顺街基泰营造厂办公室中接受姚凤磐采访,谈到杨传广在美国只写来三封信:第一封信是刚到美国不久时写,希望能照顾他在台东的家属;第二封信请求暂时不要他回国,俾能加州大学继续攻读;第三封信望在参加罗马世运之后,仍赴美国继续念书。同时,关颂声旅美的妹丈和长男关俊英夫妇常邀杨传广到家作客,更介绍华侨和杨传广接触,以调剂其单调或思乡。至于杨传广的教练魏振武差不多每星期都有信来。每逢周末或星期日,魏振武都伴杨传广作适当的娱乐。[6]

关颂声还对记者表示将继续找年青的人以发掘运动天才,如注意女田径选手纪政和张幸子。他特别推重纪政,认为可以成为“女性的杨传广”。最后,姚凤磐问关颂声对杨传广本年度在世运十项运动比赛时的展望如何?回:“我一直认为他的名次将是坐二望一。”[6]

培育纪政
有朝一日,
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你,
也因为你的关系,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来自台湾,来自中华民国。
关颂声对纪政之言。[1]

1958年一晚,从省运会归来的关颂声与妻子张静霞到花园散步,忽然他弯下身望着一枝花苗,对妻子说:“我发现了一个女孩子在田径上很有天分,我要栽培她!”[7]他看到纪政在省运会跑不错,要她来台北就读励行中学(今树人家商),并支持每个月新台币五百元当营养费[1]。他对《联合报》记者称赞纪政弹性好、体型佳,乃可造之材,与腹滚式的黄又蓉一样是有前途的新人[5]

1959年8月18日,中华台北田径协会 成立,首席主任委员由关颂声担任。196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纪政在台湾参加100米选拔赛,当时她的100米差一点点,担任发令的关颂声要她先跑,他再鸣枪发令,助了她进入奥运代表团。[1]

纪政最后一次看到关颂声是罗马奥运时。之后她有一次经过台北中山北路,想到基泰建筑公司找关颂声,但因那天急着办事也没进去,之后就到美国去,从此再没会面。[10]

事业生涯

关颂声曾任台湾建筑师公会理事长,曾数次拒绝周恩来邀请回到中国大陆的请求。基泰工程司也迁来台湾,陆续设计香港万宜大厦邵氏大厦台湾人造纤维公司、台北市综合体育场、台湾省立台中体育场(今台湾体育运动大学体育馆)等建筑。[1]

1955年3月28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创办的台湾疗养院(今台安医院)在台北市中正路(今八德路)一千号举行开幕式,蒋夫人宋美龄接受该院建筑工程师关颂声呈献金钥[11]。1957年,关颂声率领台省建筑技师公会国外考察团,访问日本、中国香港等地[12]。1960年,任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董事长[13][14]

慈善活动

关颂声在国际美生会、扶轮社、洪门兄弟联谊会等组织中,也素以慷慨著称。有一次,他曾和记者谈到目前的经济情形,表示来台湾这几年,钱也花得差不多。基泰建筑公司后来也亏本,每月开支十万元,进账却不过五、六万元,完全依香港分公司盈余贴补。不过,他依然赞助运动员。在省手工业推广中心开幕时,他对记者说前两天到荣民医院去看素昧平生的张英武,送些一些食品。尹仲容在关颂声去世之日,跟记者讲关颂声对别人求他的事,往往是来者不拒,尤其是有人请他为贫病的人捐钱,更常捐钜款而无吝色。对朋友可以说一向是仁至义尽,有时还被别人恩将仇报。[2]

去世

1960年11月26日,关颂声归家洗澡后,心疾突发[2]。午夜十二时许,即感身体不支,急电求医,由其平常熟悉的江医生和北投一位黄医生会诊,发现心门阻塞,抢治清晨3点不治,病逝于北投温泉路146号私寓。弥留时,其妻张静霞及好友尹仲容夫妇均在侧,不过子女二男三女均在美国。其遗言:“我虽然一生做过许多事业,但从大陆上带来的钱,这几年在台湾搞体育和慈善事业已用得差不多了;所以身后希望丧葬从简,不必铺张。而且盼望老朋友们对遗族多帮忙。”他还表示希望火葬,骨灰留待返回中国大陆后与元配同穴埋葬。[15]

遣嘱里特别希望颜水龙帮他在台湾省立台中体育场完成一件表达运动的镶嵌画[16]

张群张彼德、尹仲容、邓传楷郝更生刘景山葛之覃林鸿坦,及声社、扶轮社、清华同学会、中国慈坛社、中国美生会、基泰建筑公司、洪门海外昆仲联络处、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及中华田径委员会的代表,在台湾手工艺中心成立治丧委员会,推由尹仲容任主任委员。周书楷、邓传楷、刘景山任副主任委员,并由葛之覃任总干事,[林鸿坦、刘璧章初毓梅高重翔任副总干事。[15]

1960年12月3日下午在台北市殡仪馆火葬。蒋介石题颁“规范长昭”挽额一幅。灵堂设在国际学舍体育馆,花圈由大门口排列到马路上,约一百米长。好友有于右任、张群、胡适黄杰朱家骅、王叔铭、邓传楷、杨森李立柏吕锦花等两千余人参加。在加拿大的五子关俊伍尚未回来奔丧。[17]

身后

关颂声家属于1961年得到关颂声的褒扬令[13]。同年,颜水龙在台中市立体育场完成壁画,向教育部要求经费时,想起关颂声曾出资培养杨传广之事,价格上实在不好开口,于是只要八万[18]

1963年,杨传广创下九千多分的十项全能运动世界纪录。同年4月30日,当时教育部长黄季陆和督学郝更生来到关颂声在阳明山的墓前献花,颂词最后写著:“颂声先生,你可以很快乐的安息了...。”[1]

1966年亚洲运动会揭幕前,纪政对记者谈到从罗马世运再没看到培养她的关颂声,突然把双手掩住她的脸[10]。多年后,她在2012年接受东森采访时谈及关颂声当年要她偷跑再发令的这件事,说:“这一件事,老一辈的田径裁判都知道,跑完100米,我刚好达到决选标准,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关先生的那一枪,也就没有现在的我。”[1]

杨传广和纪政在1968年11月27日一同跪在关颂声墓园。杨传广预备了一尊黑色大理石雕刻土人像,奉献墓前,说要它代表他陪伴他的关老师;纪政带著一朵黄玫瑰,双手扶著墓碑,久久抬不起头来。[7]

2010年代,关颂声子女在北京清华大学捐赠“清华大学体育荣誉室”[1]

家族

关颂声原籍广东番禺,家族在广东为信仰基督教的望族,并支持孙中山革命。祖父关元昌为中国牙医先锋。父亲关景贤为孙文在雅利士医院的同学[1],曾任太医。叔父关景良为革命份子。姑妈关月屏为宋氏三姊妹姨丈温秉忠的首任妻子。弟关颂韬为名医。[19][20]

关颂声元配李凤麟为宋美龄的维斯理学院同学[20],1947年4月28日病逝上海,年五十四岁[21]

侄女关家蒨[2],在1962年6月由香港到台北过蜜月与拜访长辈[22]

参考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雷寅雄. 〈台湾田径界的大善人—关頌声〉. 《台湾百年体育人物志》 第八辑. 台湾: 台湾身体文化学会. 2013-12. ISBN 9789868906310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 2.0 2.1 2.2 2.3 姚凤磐. 尽瘁社会的关頌声. 《联合报》. 1960-11-2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3. 关颂声等. 《广东番禺关氏家谱》. 中国. 1937 (繁体中文). 
  4. 李瑞骅. 〈关鍵的六年〉. 《八十憶语──一个早期归国工程师的自述》. 中国: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08-01. ISBN 9787807133278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5. 5.0 5.1 5.2 伯乐相马 关頌声老夫子谈新人 纪政、王秀华、陈世高都是可造之材 如加特殊训练 当可更上层楼. 《联合报》. 1958-10-2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6. 6.0 6.1 6.2 6.3 6.4 姚凤磐. 关頌声谈杨传广. 《联合报》. 1960-07-12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7. 7.0 7.1 7.2 杨楚光. 关頌声风范常存. 《经济日报》. 1968-11-2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8. 汪清澄. 〈亚洲铁人杨传广(上)--关頌声培植成世界级的运动家〉. 《中外杂志》 (中外杂志社). 2007-03, 第81卷 (2007年第3期)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9. 杨文璞. 杨传广遥祝省运. 《联合报》. 1959-10-29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0. 10.0 10.1 施克敏. 亚运会前 纪政家喻户晓. 《联合报》. 1966-12-0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1. 台湾疗养院开幕 赞揚安息日会仁爱精神 蓝欽严主席等均致词. 《联合报》. 1955-03-29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2. 关頌声等返台. 中央社. 1957-11-13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3. 13.0 13.1 〈关頌声先生事略〉. 《中华民国褒揚令集初编》. 台湾: 国史馆. 1985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4. 梅渐浓. 〈敬悼关頌声先生〉. 《渐濃漫笔》. 台湾. 198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5. 15.0 15.1 心臟病猝发 关頌声病逝. 《联合报》. 1960-11-28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6. 〈颜水龙与台湾应用美术的发展〉. 《走过从前迎向新世纪:庆祝台湾光复五十周年口述历史专辑》. 台湾: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5. ISBN 9570066415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7. 名建筑师兼体育家关頌声的遗体,已于三日下午在台北市殯仪馆火葬。. 中央社. 1960-12-04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8. 林俊成. 〈颜水龙的马赛克壁画作品〉. 《镶嵌艺术:马赛克》. 台湾: 艺术家出版社. 1993-01-20. ISBN 9789579500470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19. 关肇硕容应萸. 〈香港西医书院时代的国父与关、杨两家族〉. 《香港开埠与关家》. 香港: 广角镜出版社. 1996. ISBN 9789622264090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20. 20.0 20.1 罗元旭. 〈真理追寻者:黄光彩牧师及其后人〉. 《东成西就:七个华人基督教家族与中西交流百年》. 香港: 三联出版社. 2012-11-23. ISBN 9789620431890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21. 关国煊. 〈关頌声小传〉. 《传记文学》 (台湾: 传记文学出版社). 2007-02, 第73卷 (2007年第2期)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2. 我倆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关家蒨夫妇 明天来台. 《联合报》. 1962-06-26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