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财务报表(英语:financial statements),简称财报,是一套会计文件,它反映一家企业过去一个财政时间段(主要是季度年度)的财政表现,及期末状况。它以量化的财务数字,分目表达。财务报表能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帮助经济决策。财务报表是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下有选择性地报告财务状况,是现实经济状况的近似描述。

组成文件

过去有所谓“财务三表”的说法,指的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最基础运用的三种财务报表,这三种报表分别是损益平衡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现金流量表”是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两者间推算而得,具有验算效果。

除上述财务三表外,亦有人提出所谓的第四表与第五表,第四表为股东权益变动表。四表的功能如下:

  1. 利润表/ 损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它反映企业收入支出盈利的表现。
  2.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它反映企业资产负债资本的期末状况。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它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来龙去脉,当中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三部分。
  4. 股东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Stockholders Equity)
  • 亦有人纳入“盈余分配表”作为第五份报表,但其地位与使用性仍无法与前三表相提并论。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财务三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名称和内容结构略有调整:

GAAP IFRS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或损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 综合净利表/综合损益表(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财务状况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
股东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Stockholders Equity) 股东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修改报表名称的目的是让它的名称和所彰显的功能更为接近,惟IAS 1并不强制要求企业须依新的报表名称称呼其财务报表。[1]

相关报告

财务报表[2]当中财政报告附注,是想当然有的,它说明会计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在财政报告中,如果附有会计师审计报告,它可信性将会更高。所以在每年六月的股东会上,财政报告一般要附有会计师报告。

上市公司中的公司年报,按上市规则,除了财政报告,还有董事长业务报告企业管治报告等多份非会计文件。不过,股民最关心的,还是公司年报内的配息建议,及分析财务报表上的财务比率

参考文献

另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