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异化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语音异化(dissimilation)是语流音变的一种,表现为两个及以上相似或相同的音在连起来读时,其中一个音变得与另一个音不相似或不相同了。

例子

  • 普通话中的异化主要为声调的变化,如普通话“你好”中,第一个上声变得像阳平。
  • 广州话中,“帆”、“乏”本为咸摄字,韵尾应为唇音m和p。但由于声母也是唇音,为了减少发音的费事程度,韵尾遂改为舌尖音n和t。从而不再与咸摄字同韵,而与山摄字同韵。
    • 越南语中从“帆”字古汉越音而来的 buồm(帆)一词,却没有发生上述异化音变。
  • 俄语 февраль(二月),原为 «февраръ»,源自拉丁语 februarius。以及 «секлетарь» (秘书)(应为 секретарь)、«колидор» (走廊)(应为 коридор)、«транвай» (电车)(应为 трамвай),等等。
  • 有r儿音的英语方言中,词中出现多个相邻的/r/时,第一个/r/可发生减音,如 berserk (盛怒)念作 "beserk"、surprise (惊奇)念作 "supprise"、particular (特定)念作 "paticular"、aperture (缝隙)念作 "apeture"。而且,如果含/r/的音节不为重读,它还可能发生脱落,例如 deteriorate (恶化)念作 "deteriate"、temperature (温度)念作 "tempature"。
  • 德语中,chs 组合中的 ch 本应读为擦音(如现代的/ç/)。由于与后面的/s/同为擦音,这些情况下的ch后来大多改读/k/,如 sechs (六)/zɛks/、Fuchs (狐狸)/fʊks/。擦音的读法还可从某些德语方言以及特定的派生词中见到,例如 sechzehn (十六)和 sechzig (六十),因为后面加的成分为/ʦ/塞擦音,所以异化没有发生。
  • 拉丁语 rārus(稀少) > 意大利语 rado。拉丁语 venēnum(毒药) > 意大利语 veleno
  • 拉丁语 hóminem(人) > 古西班牙语 omne > omre > 西班牙语 hombre。拉丁语 nóminem(名字) > nomre > 西班牙语 nombre

参见

参考

  •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层次》
  • 葛本仪,《语言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