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画派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西湖画派指的是民国时代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六位有师承关系的艺术家,分别是林风眠(1900-1991)、吴大羽(1903-1984)、方干民(1906-1984)、吴冠中(1919-2010)、朱德群(1920-2014)、赵无极(1921-2013)。[1]

简介

林风眠于1928年年创立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兼教授。在西湖艺专吴大羽任西画系主任,方干民则曾担任教务长及油画系教授。

1935至1936年间,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进入国立西湖艺术学院就读,先后师从吴大羽、方干民和潘天寿等老师。

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六人都在调和中西艺术的道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

展览

1945年,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和赵无极举办并参加重庆“现代绘画联展”,展出作品83件,提倡“现代中国绘画艺术与现代世界艺术合流”,其他参展者包括关良丁衍庸庞薰琴等人,多为杭州艺专教授。

1946年,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朱德群和赵无极参加了重庆“独立美展”,除原“现代绘画联展”成员外,另加入朱德群 、胡善余李可染等人。[3]

评价

  • 王承昊在《传统之根——试论赵无极、 朱德群、 吴冠中的中国艺术精神》一文中写到:“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先后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时,正值学校的鼎盛时期。校长林风眠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广纳贤才,这里既有像潘天寿这样传统功力深厚的国画大师,也有像吴大羽方干民这样深通西方现代绘画艺理的著名画家,这使得他们在校的学习能在一个容纳中西、开阔视野的学术环境下,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方干民等艺术教育的形式与思想更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朱德群、 赵无极、吴冠中。探寻西方艺术之源成为三人共同的梦想。”[4]
  • 庄华岳先生回忆道,当年杭州艺专的教授中,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是最有才气的三位,他们三人都是留学法国,林风眠与吴大羽多继承了表现主义的艺术观,而方干民带回的则是立体主义的。[3]

参见

参考文献

  1. 刘钺. 左杭州 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 9787515401409. 
  2. 温岭日报. wldaily.zjol.com.cn. [2019-04-04]. 
  3. 3.0 3.1 刘, 钺. 左杭州 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7-1. ISBN 9787515401409. 
  4. 王承昊. 传统之根 ——试论赵无极、 朱德群、 吴冠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