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苏子衡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5年
 日本帝国彰化厅彰化
逝世1996年5月31日
籍贯台湾彰化
国籍 中国
公民权 中国
政党 中国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50年-1995年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1995年-1996年

苏子衡(1905年—1996年5月31日),又名苏子蘅,男,台湾彰化人。苏子衡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北帝国大学。1931年回台,1941年前往北平并任北平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其后,又任大连大学化学系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后前往中科院工作,历任计划局数理化组组长、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感光研究所研究员。他还曾任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总部理事会主席、名誉主席,第三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2]

生平

左翼学生

苏子衡生于1905年,日据台湾彰化厅人,1917年彰化公学校毕业,1919年留学日本进入福泽谕吉创立的庆应义塾中学校就读,192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日本冈山县的冈山六高[3],时值日本大正民主时代,马克思主义各地广为宣传之际,就读六高期间接触了河上肇《唯物史观》,思想左倾,1927年考入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应用化学系,1928年1月由中共旅日总部仙台支部书记就读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庞大恩介绍加入共产党,并参加了中国留日学生的反日活动,遭到日警逮捕拘押及刑求,由于肺病被迫中断学业返台疗养,1935年再次赴日,1937年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返台担任私人企业工程师,1938年与夫人甘端钗结缡。[4]

前往中国

1937年毕业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南侵之势明显,对台湾的压榨也加重,在这种高压统治下,苏子衡寻找一条到中国的道路,由于总督府当局对台湾人进入中国管制[5],1941年苏子衡透过夫人的兄长甘文芳在上海的事业聘雇前往上海,并由张我军介绍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小教日语,有稳定工作后获准举家迁往北平,同时进入了北平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担任讲师,不久升任副教授,[4]重新与六高时的同学陈普缘联系上,陈普缘与苏子衡在六高时期一起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投身反日,在后来的抗日活动搜捕中陈普缘遭到日本当局遣返中国,此时正担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教育局长,且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密切联系,1945年透过陈普缘的关系认识了联络员李鉴波教授等人[5],自此担任晋察冀边区化学研究所主任。

台盟要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苏子衡改名为苏子蘅,参与大连大学的筹办担任化学研究所主任,并担任台盟旅大支部副主委,1952年进入中科院历任计划局数理化组组长、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感光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起第三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担任台盟副主席 ,1983年出任台盟第三任主席[4],1995年获准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5月31日逝世。[3]

参考资料

  1. 邵延淼. 《辛亥以来人物年里录》.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苏子衡. 中华苏氏网. [2018-03-02]. 
  3. 3.0 3.1 曾健民. 《陈逸松回憶录(战后篇):放胆两岸波濤路》. 联经出版公司. 2015-11-04. 
  4. 4.0 4.1 4.2 柳书琴. 《台湾史料研究》父輩之志,我的足迹 甘丽娟女士訪谈.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2012-03-12. 
  5. 5.0 5.1 苏民生(苏子衡之子). 苏民生:北平五年.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2008-11-02. 
前任:
蔡啸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主席
1983年—1987年
继任:
林盛中
主席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