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亚农条约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特里亚农条约
协约国集团与匈牙利和平条约
特里亚农合约文本
签署日1920年6月4日
地点法国凡尔赛大特里亚农宫
生效日1921年7月26日
缔约方协约国集团:
 法国
 英国
 意大利王国
 日本
 比利时
 中国
 古巴
Template:Country data Czechoslovak Republic
 希腊王国
 南斯拉夫王国
 尼加拉瓜
 巴拿马
 波兰
 葡萄牙
 罗马尼亚王国
Template:Country data thailand
同盟国:
 匈牙利
保存处法国政府
语言法语英语意大利语

特里亚农条约(英语:Treaty of Trianon、法语:Traité de Trianon匈牙利语Trianoni békeszerződés罗马尼亚语Tratatul de la Trianon捷克语Trianonská smlouva塞尔维亚语Тријанонски споразум克罗地亚语Trianonski ugovor斯洛文尼亚语Trianonska mirovna pogodba),或称特里亚农和约,是指在1920年6月4日,也即一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奥匈帝国主体之一的匈牙利王国与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凡尔赛大特里亚农宫签订的一份和平条约。该和约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部分。

该和约严厉的处置了匈牙利(外莱塔尼亚),取走了他们70%以上的领土、接近40%的人口、所有的海岸线和贵金属矿;同时限定新的匈牙利国家只能拥有三万五千人的义务兵陆军,且不能拥有任何海军。匈牙利损失的这些领土多半被留给一战后出现的新兴民族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还有一部分(布尔根兰地区)则被划分给新的奥地利共和国[注 1]。除此之外,匈牙利还要承担一部分赔款

这个条约予以匈牙利重大打击,它摧毁了原奥匈帝国统一且互补的产业体系,导致后二十年的匈牙利需要在赔款的负担下以一个农业国的姿态进行重建。而国家经济的负担、因被划定在国界外的三千五百万匈牙利人而加深的民族主义和条约导致的复仇主义也使匈牙利在后二十年逐渐走上霍尔蒂的侵略复仇之路。

注释

  1. 在匈牙利强烈要求下,列强决定允许布尔根兰当中的肖普朗地区以公投形式决出是归匈牙利还是奥地利所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