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红霞(2020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热带风暴红霞
Tropical Storm Noul(英文)
红霞在17日下午穿越南海中部, 低层环流中心暴露
红霞在17日下午穿越南海中部,
低层环流中心暴露
路径图
热带风暴红霞的路径图
热带风暴红霞的路径图
十分钟平均风速
热带风暴JMA85 km/h
(45 kt
轻度台风CWB85 km/h
(23 m/s
热带风暴 (KMA85 km/h
(24 m/s
热带风暴 (HKO85 km/h
强烈热带风暴 (SMG92 km/h
热带风暴 (PAGASA85 km/h
强烈热带风暴 (NCHMF93 km/h
热带风暴 (TMD85 km/h
(45 kt
二分钟平均风速
强热带风暴 (CMA90 km/h
(25 m/s
一分钟平均风速
热带风暴 (JTWC95 km/h
(50 kt
概况
形成日期2020年9月14日
消散日期2020年9月20日
最低气压992 hPa
瞬间最大阵风120 km/h
影响
财产损失$1.75亿(2020年美元
死伤人数18死
影响地区菲律宾中国大陆海南)、越南老挝泰国
备注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热带气旋离开其责任范围之后,没有再更新其风速资料
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热带风暴红霞(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Noul,国际编号:201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32020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Leon)是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1个被命名的风暴。“红霞”(朝鲜语:노을)一名由朝鲜所提供,是指日落时红色的天空[1]

气象历史

经历多个连续吹袭朝鲜半岛的热带气旋后,华南地区步入秋季,而热带辐合带持续活跃于9月的西北太平洋上空。电脑数值预报模式连续多报预计菲律宾以东将有低压区形成,穿越菲律宾并在南海中部发展,大致朝向海南、越南一带,届时该低压区的风圈庞大,将会远距离影响广西、广东西部,以至珠江口一带。这个预报中的低压区于9月14日在菲律宾中部群岛以东海域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0W。该系统的低层环流中心广阔而无法辨认、结构松散,对流杂乱无章,然而日本气象厅仍在晚上8时率先把该系统升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日下午2时对该低压区在1日内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至晚上9时提升至“中”。在亚热带高压脊的带领下,该系统采取西偏北路径,时速约18千米,当晚移入菲律宾中部群岛。

因应该系统螺旋性渐增,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9月15日早上10时把上述评级提升至“高”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该系统西移穿越菲律宾中部,下午移入南海并恢复西偏北路径,吸收超过摄氏30度海水供应的能量,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该系统在下午2时增强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TD13,澳门气象局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也接连在下午5时20分和5时25分作出同等升格;日本气象厅在下午3时05分发出烈风警报。随着系统逐渐整合巩固,香港天文台在晚上7时45分表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至16日午夜12时半才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于较早前的15日晚上11时已升格,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3W[注 1]。日本气象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香港天文台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分别在16日凌晨3时10分、3时45分、4时45分和5时进一步把该系统升为热带风暴[2],日本气象厅把该风暴命名为红霞,给予国际编号2011[注 2]。上述气象部门均预测红霞穿越南海中部,以强热带风暴到台风强度登陆越南中部。红霞所在海域高空受南亚高压影响吹东北风,而底层则受西南气流影响,垂直风切变加上极地方向流出受阻,导致红霞的低层环流中心外露。

虽然垂直风切变在9月17日维持,但在赤道方向流出强劲,以及西南气流供应水汽下,红霞仍能稍为增强并组成中心密集云团,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接连在凌晨5时10分和6时45分把红霞升为强热带风暴。日间红霞的低层环流中心继续暴露,中心密集云团向西切离,亦促使各气象部门下调红霞的预测强度;同时红霞继续向北偏西移动,加速至时速25千米。最终香港天文台、澳门气象局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只评估红霞维持强热带风暴下限强度,日本气象厅更未有把红霞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红霞在17日晚改向西移,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宣布红霞在9月18日早上9时半在越南顺化省东部登陆,登陆时两分钟平均风速25米每秒(90千米每小时),随后在早上11时半把红霞降格为热带风暴,再在下午2时50分把红霞降为热带低压,下午5时更宣布停止编号;香港天文台也在早上11时半把红霞降为热带风暴,再在晚上7时45分把红霞降为热带低压,19日凌晨4时45分降为低压区。登陆后的红霞加速移入老挝,再进入泰国,地型影响下中心密集云团崩解,对流快速削弱,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表示红霞在19日凌晨2时才减弱为热带低压。最终日本气象厅在19日早上最后一次探测到红霞的踪影。

影响

中国大陆

国家气象中心发出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国家气象中心于9月16日起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于18日18时解除。

海南省

海南省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9月16日17时,海南省三防总指挥部启动防汛抗台IV级应急响应。[3]9月17日,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启动抗台风工作预案,告知渔民台风的移动路线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通知辖区内所有渔船回港,并让船上的工作人员及时上岸避风。[4]“红霞”17日15时在南海中西部,距永兴岛东南方向约170千米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5]

17日下午,海南岛北部湾一带风力增大到8级,阵风10级。海南省气象台预报琼州海峡风力将达8级,阵风达10级,海南省海事局发出停航通知,15时起,琼州海峡将暂停营运,所有滚装客船回港避风,海南进出岛铁路因渡轮停运而停运。[5]海南省气象台于18日16时解除台风四级预警。[6]

广东省

湛江市
湛江市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在9月17日下午1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香港

香港天文台在9月16日上午10时发出的“特别天气提示”中表示红霞会在翌日早上进入香港800千米范围内,届时考虑发出一号戒备信号[7],并预测在红霞及东北季风的共伴效应下,翌日稍后及星期五(9月18日)香港风势颇大,骤雨增多及有狂风雷暴;随后在下午6时更新“特别天气提示”,把红霞进入香港800千米范围内的时间延后至翌日日间。但由于9月17日早上红霞采取较为偏西路径移动,并且天文台预料其在当日稍后在香港西南面800千米掠过,对香港直接威胁不大,于是天文台在正午12时发出“特别天气提示”中,表示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机会较低,惟当日及翌日受东北季风影响,天气不稳定及风势颇大,海面有涌浪,呼吁市民请留意天气变化。然而,红霞在中午后采取较为偏北路径移动,并进入香港800千米范围内,当晚在香港南偏西约750千米掠过。虽然红霞9月18日上午在越南中部登陆,但仍受其外围环流及东北季风影响,香港离岸风势在下午有所增强,天文台在下午2时40分发出强烈季风信号[8],而风势于晚上逐渐减弱,惟天文台直至9月19日上午8时45分才取消强烈季风信号[9]

澳门

澳门气象局在9月16日下午12时10分发出“特别信息”,表示预料红霞会在翌日清晨会进入澳门800千米范围内,届时考虑发出一号风球[10]气象局随后在17日上午7时更新“特别信息”,把红霞进入澳门800千米范围内的时间延迟;但由于红霞移动路径较预测偏南,气象局预测其会在澳门西南约750千米掠过,并不会对澳门带来直接影响,于是在17日下午4时15分更新“特别信息”,表示发出热带气旋信号机会会较低。惟受红霞及东北季风影响,天气仍不稳定及风势较大。 9月17至18日,虽然三条大桥间竭性吹强风,而9月17日16:50分,大潭山测得最低气压为992hpa,但当时气象局并没有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越南

“红霞”吹袭了越南旅游胜地岘港,带来了强风和暴雨,吹倒了许多树木,造成一人死亡,损坏了数百间房屋,并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洪灾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暴信号
    2020-09-15 23:00-2020-09-16 05:00
下一热带气旋
热带低气压米克拉 热带低压Ofel

中国大陆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020-09-16 06:00-2020-09-18 18:00
下一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海神 热带风暴莲花
热带风暴浪卡

注释

  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为所有于其责任范围内被该部门评定为热带气旋的系统作出编号,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英文字母表示该热带气旋形成的区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以W表示;而两位数字则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换言之“13W”即指红霞是年内第13个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
  2. 日本气象厅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负责该区域内(包括南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20),后两位代表红霞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11个升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

参考文献

  1.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20-08-17]. 
  2.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039號-本港天氣預報. 2020-09-16 [2020-09-16]. (繁体中文)
  3. 孙慧. 省防总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海南日报. 2020-09-17 [2020-09-2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4. 良子 代龙超 范耀文. 加固归港渔船督促渔民上岸. 海南日报. 2020-09-18 [2020-09-2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5. 5.0 5.1 严钰景. 台风“红霞”逼近海南岛 琼州海峡全线停航. 新华网. 2020-09-17 [2020-09-2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6. 郭萃 符晓虹. 未来3天我省降雨持续. 海南日报. 2020-09-19 [2020-09-2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7.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081號 - 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含特別天氣提示). 2020-09-16. 
  8.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17號 - 強烈季候風信號特別報告. 2020-09-18. 
  9.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091號 - 強烈季候風信號. 2020-09-19. 
  10. 澳广视. 氣象局明早將考慮發1號風球. 2020-09-16.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