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儁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溥儁
溥儁
大阿哥
(1899年3月18日—1900年1月24日)
国家 大清
姓名溥儁
封爵不入八分辅国公
族裔满族
出生1886年1月5日
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初二[1]
大清帝国顺天府
逝世1942年(56-57岁)
中华民国宁夏省塔王府
经历
大阿哥:1899年3月18日—1900年1月24日

溥儁(1886年1月5日—1942年),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端郡王载漪次子,母亲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2]阿拉善亲王贡桑珠尔默特之女[3])。

慈禧太后当政时,将溥儁过继给自己已逝世多年的儿子——同治帝为皇子,史称己亥立储庚子事变后复归本家,并与其父一同被发配新疆

简介

1898年,不满百日维新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软禁光绪帝。此后,慈禧太后如何处置光绪帝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生活的焦点。当时,他与载振溥伟皆是传闻中取代光绪帝的宗室人选。现代研究者认为,他因年幼尚未成年且不影响慈禧太后再度摄政的正当性以及其它因素成为最优人选[2]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99年1月24日),清廷正式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溥儁过继同治帝,获得皇子身份,称大阿哥。以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为师傅,命在弘德殿读书。同时下诏,次年正月初一,溥儁代光绪帝向高元殿寿皇殿奉先殿祭天祭祖。因有“立储”、废帝之意,即称己亥立储。由于外国使节与国内名流、仕绅强力反对,慈禧被迫停止计划[4]

八国联军之役后,慈禧太后以其父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溥儁因父获罪不宜过继为皇子,宣布废除溥儁大阿哥之位,命其仍归宗载漪。

1902年,载漪父子被太后发配新疆。载漪父子逃到了蒙古,并住到了内蒙古罗王府妻舅家。

1942年,溥儁过世于罗王之子塔王府中,死后不葬,长期停灵寺内,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就地埋葬。

婉容皇后和润良为其表外甥。

年号

当时民间舆论流传著庚子年即将改元“保庆”之说[5][6][7]

家庭

溥儁有子二人,长子毓巍,次子毓岭。

参考资料

  1. 爱新觉罗宗谱·甲册》
  2. 2.0 2.1 郭卫东. 《“己亥建储”若干问题考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 北京大学). 1990, (1990年第5期): 94–100. ISSN 1000-5919 (简体中文). 
  3. 《清朝帝位之争史事考》第242页,金承艺著,中华书局2009年版,ISBN 9787101074
  4. “大阿哥”之诏下,上海知府经元善联合上海商绅千余人反对。参见《清德宗景皇帝实录》457-458。
  5.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北京,1987年5月,第1062-1063页。
  6. 孙昉、孙向群《己亥建储与晚清政治危机》,北方论丛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9年第5期(总第217期): 75–79. ISSN 1000-3541
  7. 吴仁安《晚清光绪季年的“己亥建储”丑剧和爱新觉罗·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无锡市: 江南大学). 2014年1月(第13卷第1期): 49–53. ISSN 167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