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馆街街坊遗址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江南馆街遗址
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时代唐朝宋朝
编号3
登录2012年7月16日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时代唐至宋
编号407
登录2013年3月5日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江南馆街,于2007年10月进行勘探和发掘。发掘内容主要为唐朝南宋时期的街坊遗址。200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江南馆街北侧,地处成都市城区的中心地带,为唐、宋时期成都城的东南部,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富春坊”位置吻合。遗址以唐、宋时期的街道、房址和排水设施为主体构成,有错砖路4条、泥土支路4条、房址22座,大小排水渠16条。遗址内遗迹保存较好,是填补成都城市考古空白的重大考古发现,遗址内各类遗迹十分丰富,主次街道、房屋、排水道(城市下水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是四川境内已发现的唐、宋时期数十处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为研究唐、宋时期的建筑形制、风格、营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遗址被评为“2008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4]

遗址位置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位于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江南馆街北侧、东临纱帽街和大慈寺,西至红星路三段,北侧为已建成的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南侧为成都地铁2号线3号线的换乘站春熙路站;坐标为。

发掘过程

1999年4月至6月,为配合成都市锦江区教委修建北糠小学办公楼工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江南馆街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发掘面积约250平方米。[5]

2007年10月起,为配合香港九龙仓集团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项目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江南馆街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了重要的唐宋时期街道、房屋以及其配套的下水道遗址。

遗址内容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根据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代为末到北宋,第二阶段时代为南宋早期、中期,以及部分元朝痕迹。

遗址中发掘出唐朝北宋时期的四条主要铺砖街道,宽约2.1~2.3米,长度约220米,其中南段约53米保存较为良好。四条街道中两条呈南北走向,距离约50米,基本平行;另两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与其垂直交叉连接,形成十字接口。主要铺砖街道两侧分布了4条支路。

房址分布在街道旁侧,大小不一,有单间或套间(共21间),不成院落,均面向街道开门;修建方式和规制均相近,用纯净的浅黄色土为室内垫土,部分房屋有平铺的砖面;竖砌一或两层砖为墙基,墙体推测为木质或竹栅式,立柱处下垫红砂石柱础。除房屋外,遗址中同时还有与街道和房屋相配套的大小排水道共16条,其中4条为地下排水沟主道,还存有街道两侧的的排水道和其他与房屋、“天井”连接的支道。[6]

遗址在发掘过程中还曾发现大量火烧痕迹,推断这些房屋可能毁于火灾或者战火。[7]

价值

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是文献记载中繁荣发达的唐宋成都城重要的实物见证,遗址中发现的铺转街道以及纵横交错的下水道结构在中国现有的城市考古史上非常罕见。

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佛教器物,推测可能与唐宋时期成都大慈寺及其周边繁华街肆格局和位置变迁有一定联系。[8]

遗址保护

按照原计划[9]遗址上将建设陈列馆,与旁边建设的商业地块对接为一个整体。而就目前已建成的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来看,遗址实际上并未得到较好的展示。写字楼南侧、春熙路地铁站以北的遗址中心区仅以“古迹广场”为名,用钢化玻璃在地面上展示了遗址的很小一部分,并且保护工作也不甚到位。

参考文献

  1. 200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周公庙遗址等入选. [2014-03-05].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函[2012]149号,2012年7月16日
  3.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3〕13号,2013年3月5日
  4. “关于印发《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川文物保函〔2013〕128号,四川省文物管理局,2013年10月16日
  5. “成都市江南馆街唐宋遗址发掘简报”,黄晓枫,宋世友,陈西平,曹桂梅,李福秀,1999,《成都考古发现》
  6. 唐宋街坊里 大道水道交织. [2014-03-05]. 
  7. 大慈寺旁掘出唐宋“春熙路”. [2014-03-05]. 
  8. 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2014-03-05]. 
  9. 成都江南馆街发现唐宋街坊遗址 再现宋时繁华.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