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几体歌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景几体歌朝鲜语:경기체가景幾體歌),又称“景几何如歌”、“俗乐歌词”、“别曲体”,是高丽后期产生到朝鲜王朝前期为止约350年间的一种长篇韵文教述诗歌。

概述

大部分景几体歌在第4~6行中有“경(景) 긔 엇더ᄒᆞ니잇고”(对应汉字“景几何如”)句,因此被称为“景几体歌”。 此外,也可取整句而称“景几何如歌”或“景几何如体歌”,或因歌名上的“别曲”而称这种文体为“别曲体”或“别曲体歌”。

迄今为止发现的作品有高丽后期的作品3部,朝鲜王朝时期的作品23部,共26部。最早的作品是高丽高宗时期(1214~1256年)创作的《翰林别曲》,最后的作品是闵圭于1860年(朝鲜哲宗11年)创作的《忠孝歌》。其中,朝鲜王朝时期潘硕枰的《关山别曲》失传,因此现存的景几体歌共有25部。收录这些作品的文献包括收录《翰林别曲》的《高丽史》、《乐志:俗乐》、《世宗实录》及15世纪前后的朝鲜王朝文献《乐学轨范》、《乐章歌词》等。 景几体歌根据收录文献的性质,是宫廷综合表演艺术“呈才”(朝鲜语:정재呈才)的一部分,具有乐章性质。 此外,还收录在族谱及个人文集类中,起到褒扬家族等作用。

作品

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为景几体歌的作品列在下表。

创作顺序 题名 作者 章节数 创作年代 收录文献
1 한림별곡(翰林别曲) 한림제유(翰林诸儒) 8 高丽高宗朝(1216∼1259) 《고려사(高丽史)》《악장가사(乐章歌词)》
2 관동별곡(关东别曲) 안축(安轴) 9 忠肃王十七年(1330) 《근재집(谨斋集)》
3 죽계별곡(竹溪别曲) 5 忠肃至忠穆王时期(1330∼1348)
4 상대별곡(霜台别曲) 권근(权近) 5 朝鲜太宗朝(1401∼1409) 《악장가사(乐章歌词)》
5 구월산별곡(九月山别曲) 유영(柳颍) 4 世宗五年(1423) 《문화유씨세보(文化柳氏世谱)》
6 화산별곡(华山别曲) 변계량(卞季良) 8 世宗七年(1425) 《世宗实录》·《乐章歌词》
7 가성덕(歌圣德) 예조(礼曹) 6 世宗十一年(1429) 《世宗实录》
8 축성수(祝圣寿) 10
9 오륜가(五伦歌) 不详 6 世宗十四年(1432)顷 《악장가사(乐章歌词)》
10 연형제곡(宴兄弟曲) 6 世宗十四年(1432)
11 미타찬(弥陀赞) 기화(己和) 10 世宗朝(1418∼1450) 《함허당득통화상어록(涵虚堂 得通和尚语录)》
12 안양찬(安养赞) 10
13 미타경찬(弥陀经赞) 10
14 서방가(西方歌) 의상(义相) 10 《염불작법(念佛作法)》
15 기우목동가(骑牛牧童歌) 지은(智訔) 12 世祖朝(1455∼1468) 《적멸시중론(寂灭示众论)》
16 불우헌곡(不忧轩曲) 정극인(丁克仁) 7 成宗三年(1472) 《불우헌집(不忧轩集)》
17 금성별곡(锦城别曲) 박성건(朴成干) 6 成宗十一年(1480) 《함양박씨세보(咸阳朴氏世谱)》
18 배천곡(配天曲) 예조(礼曹) 3 成宗二十三年(1492) 《成宗实录》
19 화전별곡(花田别曲) 김구(金絿) 6 中宗朝(1519-1531) 《자암집(自菴集)》
20 관산별곡(关山别曲) 반석평(潘硕枰) 8 中宗十六年(1521) 실전(失传)
21 도동곡(道东曲) 주세붕(周世鹏) 9 中宗三十六年(1541) 《무릉잡고(武陵杂稿)》
22 엄연곡(俨然曲) 7
23 태평곡(太平曲) 5
24 육현가(六贤歌) 6
25 독락팔곡(独乐八曲) 권호문(权好文) 7 明宗、宣祖朝(1531∼1587) 《송암선생속집(松岩先生续集)》
26 충효가(忠孝歌) 민규(闵圭) 6 哲宗十一年(1860) 《고흥유씨세보(高兴柳氏世谱)》

意义和评价

景几体歌形成的高丽后期,权门世族掌握着国权,这些权门世族在经历武臣政变蒙古入侵元朝持续干涉的种种事件后,无意振兴国家,耽于享乐,沉浸在俗乐呈才和俗乐歌词的靡靡之音中。

此时,新兴士大夫集团进军权力中心,他们具有尊重事实,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具有文学教养和学识。新兴士大夫将文学关注点从中世纪前期开始的“心”转向“物”,为实践中世纪后期的新理念、开创新时代发挥主导作用,开拓了朝鲜文学的叙事领域。

总而言之,景几体歌是在谚文创制之前,以汉文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朝鲜语文学。景几体歌的诞生,标志着朝鲜文学由之前的抒情文学转向叙事文学,标志朝鲜中世纪后期的叙事诗时代的开始。

参考文献

专著
  • 《韩国文学通史(한국문학통사)》第4版(조동일, 知识产业社, 2005)
  • 《韩国古典诗歌论(한국고전시가론)》增补版(정병욱, 新丘文化社, 2000)
  • 《汉文歌谣研究(한문가요연구)》(박경주, 太学社, 1998)
  • 《景几体歌研究(경기체가연구)》(박경주, 이회문화사, 1996)
  • 《韩国文学之分支理论(한국문학의 갈래이론)》(조동일, 集文堂, 1992)
  • 《韩国文学之理解(한국문학의 이해)》(김흥규, 民音社, 1986)
  • 《韩国古典诗歌之研究(한국고전시가의 연구)》(김학성, 圆光大学校出版局, 1980)
  • 《高丽歌谣之研究(고려가요의 연구)》(李明九, 신아사, 1973)
  • 《韩国诗歌史纲(한국시가사강)》(赵润济, 乙酉文化社, 1954)
论文
  • “景几体歌风格之现实的课题(경기체가 장르의 현실적 과제)”(최재남,《韩国诗歌之理解(한국시가의 연구)》2, 太学社, 1997)
  • “高丽诗歌之文学的性格(고려시가의 문학적 성격)”(김대행,《高丽歌谣研究之现况和展望(고려가요연구의 현황과 전망)》, 集文堂, 1996)
  • “翰林别曲和关东别曲之距离(한림별곡과 관동별곡의 거리)”(박노준,《高丽歌谣研究之现况和展望(고려가요연구의 현황과 전망)》, 成均馆大学校人文科学研究所, 1996)
  • “翰林别曲之先验的世界(한림별곡의 선험적 세계)”(박노준, 《高丽歌谣之研究(고려가요의 연구)》, 새문사, 1990)
  • “景几体歌之风格的性格和其变异(경기체가의 장르적 성격과 그 변이)”(박일용, 《韩国学报(한국학보)》46, 一志社, 1987)
  • “景几体歌之综合的考察(경기체가의 종합적 고찰)”(김문기, 《古典诗歌论(고전시가론)》, 새문사, 1984)
  • “关于翰林别曲(한림별곡에 대하여)”(김동욱, 《高丽时代之歌谣文学(고려시대의 가요문학)》, 새문사, 1982)
  • “风格论之展望和景几体歌(장르론의 전망과 경기체가)”(김흥규, 《白影郑炳昱先生花甲纪念论丛(백영정병욱선생화갑기념논총)》, 新丘文化社,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