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姓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姓氏
 慕容
百家姓》第436位
57: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58: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59: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郡望  敦煌郡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慕容氏
假名ぼよう の うち
平文式罗马字Boyou no uji
日语旧字体慕容氏

慕容姓是中国复姓,其源流主要来自鲜卑。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姓有些后人,又将慕容姓简化成慕姓穆姓容姓等。

简介

  • 鲜卑族以部为氏,东汉桓帝时,檀石槐把鲜卑分为东、中、西三部,以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以西至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为中部,慕容世为中部大人。
  • 源自少数民族鲜卑族部落姓氏,慕容部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这一部落的鲜卑人以部落名称为姓。“慕容”这个部落名起源于三国时期,鲜卑族有一个首领叫莫护跋,他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后来莫护跋在棘城以北(今辽宁省义县境内)建立了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有垂带装饰的帽子),莫护跋见了很喜欢,也命人照着汉人的帽子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为鲜卑语“步摇”谐音“慕容”,所以传到后来“步摇”就成了“慕容”。而莫护跋的后人就干脆把“慕容”当成了自己部落的名称。[1]
  • 魏初,首领莫护跋被封为“率义王”,率部迁居辽西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廆投降西晋,又迁徒河青山(今辽宁义县附近)。收容大量汉人,侨置郡县,吸收汉族先进技术和文化,西晋末年,先后建有前燕后燕南燕等政权。西晋时,慕容廆占领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
  • 源自鲜卑王族、贵族赐姓。鲜卑族政权西魏的皇帝宇文泰,主张恢复鲜卑化,要求当时国内所有的汉人大臣和将领都改用鲜卑姓,慕容在鲜卑三十三姓之内,后来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带头恢复汉姓,并鼓励所有汉人恢复汉姓,但仍有部分汉人仍用鲜卑姓,另外自称鲜卑后人的西夏皇室也曾赐汉臣慕容姓。[原创研究?]

参见

参考资料

  1.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慕容廆;《晋书·慕容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