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登相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惠登相(?—1645年),良弼延安府清涧县[1]明朝南明军事人物。

生平

惠登相最初跟随张献忠起兵,因为骁勇善战号称“过天星”。崇祯四年(1631年),他在榆林张福臻乞抚,但散归后依然屯驻抢掠;次年(1632年)攻打沁州武乡,攻克辽州,被曹文诏打败,逃入高泽自河南入陕西。之后他在崇祯七年(1634年)起几次攻城,曾联合李自成夺得真宁,横掠三原,失败他后逃走,向政府就抚;很快再次叛乱,擒拿总兵俞翀霄,击破延川绥德米脂,进入汧陇的山中[1]

崇祯十年(1637年),惠登相从汉中前往广元,杀死总兵侯良柱,进攻成都;次年(1638年)随着张献忠受抚,成为均州五营之一。张献忠再次叛乱,他跟从其进入郧竹的山中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在郑山寨战败,逃往云阳,马士秀接连攻击他,终于带著七千人在七里坪接受常国安降招之;明朝朝廷授予他副总兵官职,得左良玉重用。两年后(1642年)李自成攻陷襄阳,打算再次招揽他,他没有响应;并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受高斗枢命收复谷城,但夺回襄阳失败。很快他和卢光祖刘洪起率领四万兵马守卫九江,明年(1644年)正月取回德安弘光帝继位安宗,晋任都督佥事总兵[2]

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左良玉惠登相命与田光恩收复襄樊,次月在石牌击败流寇,移驻武昌;三月时跟随左良玉东下南京,左良玉病危,他杀牲和各将领起誓:“将军死后,若不奉副元帅左梦庚的命令,用此剑杀死。”很快左梦庚前锋在池州战败,写信谩骂他:“留下池州等待后军。”他读完信件后大骂:“若我这样做,何不一直当流寇!”他知道左梦庚不守臣节,赶快退兵;左梦庚乘轻舟追赶,他哭着辞别渡过长江离去,很快去世,而左梦庚最终投降清朝[3]

引用

  1. 1.0 1.1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九·列传第十五》:惠登相,字良弼,清涧人。从张献忠起兵,骁悍善战,号过天星。崇祯四年,就张福臻榆林乞抚,散归屯掠如故。五年,攻沁州武乡,破辽州,为曹文诏所败,奔高泽,自河南入陕。七年,趋商州、渑池、灵宝,破卢氏。八年,合李自成破真宁,掠三原,败于高陵,走阌乡,再乞抚。九年,入真宁、合水山中,就抚于巡抚甘学阔,安置延安,未几又畔。掠同州、宜君、中部、宜川、雒川、鄜州。又再乞抚,再畔,执总兵俞翀霄,破延川、绥德、米脂,入汧陇山中。
  2.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九·列传第十五》:十年,自汉中回阶成,向广元,杀总兵侯良柱,破昭化、剑州、梓潼,攻成都。十一年,随献忠受抚,为均州五营之一。献忠畔,从入郧竹山中。十三年,献忠大败于玛瑙山,登相亦败于郑山寨,走云阳。马士秀击登相急,常国安招之,乃以七千人降于七里坪,授副总兵,遂始终为左良玉用。十五年,自成破襄阳,累招登相不应,走兴安。十六年,复随州枣阳,高斗枢命复谷城,攻襄阳不克,寻与卢光祖、刘洪起步骑四万守九江。十七年正月,复德安。安宗立,晋都督佥事总兵。
  3.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九·列传第十五》:弘光元年正月,命与田光恩收襄樊。二月,破寇石牌,移屯武昌。三月,从良玉东下,良玉病革,登相刑牲盟诸将曰:“公百年后,有不奉副元帅令者,齿此剑。”副元帅者,良玉子梦庚也。首殿而东,兵用黑旗,一军独戢。梦庚犯阙,前锋败于池州,以书谩曰:“特留池州,以待后军。”登相见书大骂曰:“我若为此,何不终作流寇。”知梦庚不臣,亟以军退。梦庚轻舟自追之,登相哭拜辞,绝江而去。未几,卒。梦庚竟降于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