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台湾通行证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往来台湾通行证
卡式通行证(正面)
签发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
有效地区中国大陆(含香港澳门
证件类型旅行证件
个人身份证件
用途供往来台湾的旅客通过中国边检口岸
签发对象拥有中国大陆户籍中国公民
有效期5年(卡式、未满16周岁;本式)
10年(卡式、年满16周岁)[1]
3个月(一次有效)
费用¥60(电子卡式)
¥15(一次有效)

往来台湾通行证,简称台湾通行证,俗称大通证,前称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给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户籍中国公民前往台湾地区的通行证件。

大陆居民因个人事务前往台湾地区旅行、定居、探亲、探访、处理婚丧、处理财产等私人事务。或者应邀前往台湾地区进行文化、经济、体育、科技、学术活动(包括两岸事务的访谈、会议、采访事务)时,可申领往来台湾通行证。[2]

从大陆地区出境前往台湾地区以及返回时需将此证件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查验,而在入出境台湾地区时,还需与台湾当局移民管理部门发给的“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俗称“入台证”)一并交查。此外,持有往来台湾通行证可以在香港澳门中转,可入境并最多停留7天。

历史

由于解放战争等因素,台海两岸中断高层级官方交流,导致两岸政治分隔60余年。1987年后,蒋经国当局宣布台湾和澎湖岛屿“解严”,重新开放中国大陆探亲事务[3]。1987年10月15日,时任台湾当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俞国华在行政机构会议正式宣布,开放台湾地区居民赴中国大陆探亲。10月1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

依据台湾地区规定,台湾当局将中国大陆视为“大陆地区”而非“外国”,故中国大陆居民(不含港澳居民和经海外的大陆居民)无法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入出境台湾地区,而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行的“往来台湾通行证”(台湾方面俗称“陆胞证”,大陆方面俗称“大通证”)出入中国大陆,并持台湾当局移民管理部门签发的“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俗称“入台证”)出入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则需持特区政府发出的旅行证件,包括特区护照、签证身份书澳门特别行政区旅行证,配合有效入台证入境台湾地区。

1988年11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开始以往来港澳通行证作为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的旅行证件[4]

1996年8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启用5年期有效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大陆居民持有效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往来台湾。[4]

2003年12月,公安部出台方便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的便利措施。一是进一步简化大陆居民申请赴台湾的手续。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地区,申请人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入台许可”申请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前往台湾签注;二是放宽签发多次出入境签注的范围和有效期限,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公安机关最长可为其签发3年有效多次往来台湾签注;三是大陆居民在台湾期间取得台湾居民身份证件的,可自愿选择放弃大陆居民身份;四是取消大陆居民凭有效签注返回大陆限制。[4]

2016年12月15日,公安部决定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或称卡式大通证)。新版通行证与此前启用的新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往来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一样,为参照国际民航组织DOC 9303 TD-1标准设计制作的卡式旅行证件,内嵌非接触式集成电路芯片,采用多项物理防伪和数字安全技术。正面打印持证人个人资料以及证件签发管理讯息,背面打印前往台湾签注等讯息,并可由证件签发机关重复擦写,不再采取贴纸的方式。新证将对申请人采集或核验指纹,但对已经留存指纹讯息并符合边检机关规定条件的持证人,可以在出入境时使用自助查验通道办理出入境手续。2016年12月26日,福建省公安机关开始试点受理新版通行证的申请,同时停止受理现行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申请。其他地方公安机关将适时签发新版通行证。新版通行证启用后,仍然有效的现行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及贴纸式前往台湾签注可以继续使用。持有有效现行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的,可以继续申请贴纸式前往台湾签注,也可以申请换发新版通行证[5]。2017年4月19日,公安部宣布,自当年4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同时停止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6]。已持有有效的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且通行证仍在有效期内的,可以继续使用原通行证申请赴台签注并往来台湾。

2017年7月1日起,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由每证100元降为每证80元,一次有效通行证由每证20元降为每证15元。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签注收费标准,一次有效签注由每件20元降为每件15元,多次有效签注由每件100元降为每件80元。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往来台湾通行证收费标准由每证80元降为每证60元。

2022年5月,最后一批本式大通证有效期限截止,所有持本式大通证的大陆居民须换领2015版往来台湾通行证一次有效往来台湾通行证往来台湾[7]

式样

电子卡式大通证

正面(个人资料)

与此前启用的新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往来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一样,卡式大通证正面的左侧为通行证持有者的照片,下面有缩微打印。通行证采用双色荧光防伪设计,在紫外线灯观察下可见紫色荧光长城和蓝绿色荧光山体。除此以外,通行证还包含以下资料内容:

  • 通行证编号:“L”字开头,后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于证件正面右上方
  • 姓名:分两行同时注有中文姓名和姓名的汉语拼音
  • 出生日期:以“YYYY.MM.DD”之形式记载
  • 性别(男/女)
  • 有效期限:以“YYYY.MM.DD(签发日期)-YYYY.MM.DD(失效日期)”之形式记载(发放给未满16周岁的人士的证件,有效期为5年;发放给年满16周岁的人士的证件,有效期为10年)
  • 签发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2019年6月1日前为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 签发地点:只记录签发所在省份(或自治区、直辖市)
  • 证件机读码
背面(签注)

卡式大通证背面显示所办理的签注信息,采用热敏重印膜设计,其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 前往台湾签注:该栏显示签注种类、往返次数、有效期和备注等信息,同时该栏也添加了签注二维码。签注可重复擦写。
  • 自助通关提示
正面
背面
电子卡式《往来台湾通行证》

本式大通证

封面
个人信息页
本式《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简式样本(纸质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发,2017年停止发行)

本式大通证的设计和港澳通行证相似,稍有不同。

个人资料页

与97-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一样,在资料页中,左侧为通行证持有者的照片,照片下有一小条形码,资料页下方为含有可机读识别码的机读区。通行证主要资料有一层防伪膜,防伪膜中有天安门和五星图案,照片上还有“CHINA”字样和牡丹的激光防伪图案,机读区上有“中国·CHINA”的激光防伪文字。与护照不同的是,通行证的背景有个双龙图。除此以外,通行证还包含以下资料内容:

  • 通行证编号:“T”字开头,后接8位阿拉伯数字
  • 姓名:分两行同时注有中文姓名和姓名的汉语拼音
  • 性别
  • 出生日期:以“YYYY年MM月DD日”之形式记载
  • 身份证号码
  • 有效期至:记载格式同出生日期(有效期为5年)
  • 签发地点:只记录签发省份(或自治区、直辖市)
  • 签发日期:记载格式同出生日期

与港澳通行证不同的是,在个人资料页上一页中有一句声明。

请主管机关对持证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一次有效大通证

一次有效往来台湾通行证样式

一次有效大通证的设计基本承袭本式大通证。相比本式大通证,请求页取消改为签注页;资料页名称由“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改为“往来台湾通行证”,取消登载身份证号码,并增加登载签发机关,右侧增加持证者照片缩微打印,并取消照片下方条形码。

编码规则

2015版大通证机读码顺序标识
位数 字段 格式 说明
1-2 证件标识 CD 表示2015版往来台湾通行证
3-11 通行证号码 前缀字母L,后接8位数字 与正面视读区证件号码一致
12 校验位 1位数字 3-11位校验码
13 空位 < 不适用
14-19 有效期 YYMMDD 证件有效期截止日
20 校验位 1位数字 14-19位校验码
21 空位 < 不适用
22-27 出生日期 YYMMDD 持证人出生日期
28 校验位 1位数字 22-27位校验码
29 空位 < 不适用
30 校验位 1位数字 3-12位、14-20位、22-28位总校验码
注1:校验码采用ICAO Doc 9303标准;
本式大通证机读码顺序标识(第一行)
位数 字段 格式 说明
1-2 证件名称代码 D< 表示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或一次有效往来台湾通行证
3-5 签发国 CHN 签发国为中国
6-41 中文姓名 36位拉丁字母 持证人姓名的GBK汉字内码字母转换
42 证件种类 T 表示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或一次有效往来台湾通行证
43 姓名弃字数 1位拉丁字母 本行6-41位舍弃汉字数(A-Z对应0-25)
44 校验位 1位拉丁字母 本行6-41位校验码
(第二行)
1-9 证件号码 T 表示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或一次有效往来台湾通行证
8位数字 与资料页视读区证件号码一致
10 校验位 1位数字 本行1-9位校验码
11-13 签发国 CHN 签发国为中国
14-19 出生日期 YYMMDD 持证人出生日期
20 校验位 1位数字 本行14-19位校验码
21 性别码 M或F 男性为M,女性为F
22-27 有效期 YYMMDD 证件有效期截止日
28 校验位 1位数字 本行22-27位校验码
29-30 出生世纪 19或20 出生年的前两位
31-32 有效期世纪 19或20 有效期截止年的前两位
33-36 签发机关 4位字母/数字 通行证签发机关代码
37-42 空位 <<<<<< 不适用
43 校验位 1位数字 本行29-42位校验码
44 总校验位 1位数字 本行1-10位、14-20位、22-43位总校验码
注1:校验码采用ICAO Doc 9303标准; 注2GBK汉字内码16进制0-F对应转换为A-P
注3:超出9个汉字字符须舍弃,不足字符均以<补齐;
注4:签发机关代码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前4位,香港为HKGL,澳门为MACL

申领

证件申请

申请《往来台湾通行证》,应提交填写完整的《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 提交正面免冠白底彩色近照2张,规格为33×48mm,要求电子版,如办理地区提供现场拍照则无需提供。

还应交验身份证件。交验申请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除外);部分人士还需户口簿原件,并提交复印件,按各地区规定执行。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来大陆后申请前往台湾,由暂住地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须交验本人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定居国外的证明,并提交复印件。如果是代办,则交验代办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登记报备的国家工作人员申请前往台湾,须提交所在工作单位意见。持国务院台办“赴台批件”的人员申请前往台湾,无须提交所在工作单位意见。

应提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证明材料。应邀前往台湾的,提交国务院台办赴台批件原件,或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台办确认盖章的复印件。在非常住户口所在地申请的,提交工作证明,交验暂住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由组团单位代办的,代办人须提交单位介绍信。

经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审核立项前往台湾进行经贸交流活动的,提交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关于应邀往来台湾立项批复原件。

申请补发证件的,须提交证件报失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换发证件的,须提交原持有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证件损毁的,提交证件损毁说明书。[8]

2019年4月1日起,包括往来台湾通行证在内的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往来台湾通行证,在异地办理的条件和在申请人的户籍地办理一致[9]

证件制作

卡式《往来台湾通行证》每证60元人民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一次有效签注,每件15元;多次有效签注,每件80元。[10][11]

公安机关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一般情况下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如果是急件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再次申请往来台湾签注的,一般情况下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如果是急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12]部分地区提供自助签注通道(仅限卡式大通证),符合使用条件者通过自助通道可即刻办结。[13]

签注制度

本式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上的G签注
新版本式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上的L签注

大陆居民要先在大陆各地方的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并同时申请有效“签注”,并需同时配合“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的情况下,方可入出台湾地区。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并办妥多次有效签注的大陆居民,可从自助通道出境。[14][15]

  • 个人旅游(G)(“小三通”,已暂停):6个月一次有效,仅限从中国大陆直航前往金门、马祖和澎湖地区。
  • 团队旅游(L):3个月一次有效、一年多次有效
  • 探亲(T):可用于探亲、团聚、探病,6个月一次有效
  • 学习(X):有效期与学制相应的多次有效签注
  • 定居(D):6个月一次有效
  • 乘务(C):签发给执行两岸直航航运任务的乘务人员,1年多次有效
  • 商务(F):持国务院台办“应邀赴台立项批复”赴台进行经贸、交流活动,6个月一次有效、1年、2年、3年多次有效
  • 应邀赴台(Y):持国务院台办“赴台批件”赴台进行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学术等交流活动,或者参加会议、进行两岸事务性商谈、采访,6个月一次有效、1年、2年、3年多次有效
  • 其他(Q):可用于访友、接受和处理财产、处理婚丧事宜、诉讼等私人事务,赴台就医或陪护,对台近海渔工派遣劳务等事务,6个月一次有效
已经暂停签发的签注种类:
  • 个人旅游(G):6个月一次有效;因两岸关系紧张,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同日暂停签发[16]
已经停止签发的签注种类:
  • 居留、依亲、返乡(J):3年多次有效;2016年更名为探亲(T)签注

参考文献

  1.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有效期延至10年. 人民网. 2015-06-19 (简体中文). 
  2. 大陆居民申请往来台湾地区的条件.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2008-03-18 (简体中文). 
  3.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始末:台灣老兵重歸長城. [2019-06-28]. 
  4. 4.0 4.1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国出入境管理主要改革举措以及便民措施一览. 新浪网.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6年12月20日 (简体中文). 
  6. 4月24日起公安部全面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 观察者网. 2017-04-19. 
  7. 出入境证件简明手册. 国家移民管理局. [2021-06-06]. 
  8.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签发. www.mps.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8-08-21]. 
  9. 下周一(4月1日)起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 新京报. [2019-03-27]. 
  10. 新浪新闻. 港澳通行证7月起收费下调20元 普通护照降40元. [2017-06-29]. 
  11.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9〕1931号). [永久失效链接]
  12. 办证时限规定.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2008-03-28 (简体中文). 
  13. 上海推24小时港澳台自助签注几分钟可完成,限沪籍居民办理. news.163.com. [2018-08-21]. 
  14. 厦门口岸首批10条自助通道投用 几秒便可搞定边检手续. 厦门网. 2015-01-02 (简体中文). 
  15. 北京市公安局. 签发《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 [2018-05-13]. 
  16.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关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9-07-31 [2019-07-31].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