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纶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张佩纶
大清 通议大夫四五品京堂福建军务会办
籍贯直隶遵化直隶州丰润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幼樵,号蒉斋
出生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11月24日)
直隶丰润县
逝世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2月4日)
 大清江宁
配偶朱芷芗
边粹玉
李鸿章长女李菊耦
亲属
父 安徽按察使 张印塘
长子张志沧(早夭)
二子张志潜
三子张志沂
四女张茂渊
孙女张爱玲
出身
  • 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出身
经历
  • 翰林院侍讲
  • 左都御史
  • 福建军务会办
  • 革职充军东北
  • 回京
  • 迁居南京
著作

张佩纶(1848年11月24日—1903年2月4日),幼樵蒉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晚清名臣。李鸿章女婿。

生平

父亲张印塘(1797年-1854年),曾任安徽按察使,于张佩纶6岁时逝世,令张佩纶儿时家景清寒。

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讲,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例如李鸿章及对俄国谈判示弱的崇厚等。

1884年福州马尾法国之战前夕,张佩纶加左副都御史,会办福建海疆[1],然张不理会詹天佑等人的警告,对以商船示人而停泊在马尾港达一月的法军战舰掉以轻心,致令马尾海战福建水师甫开战即全军覆没,张佩纶开战后立即逃跑,还饰辞上奏,清廷下旨发帑犒赏,命兼船政大臣。等到清廷得知真相,他被革职充军东北[2]因张佩纶早年奏章中好谈军事而领兵时弃阵潜逃,故被时人讥为马谡

1888年,张佩纶充军回京后却得早年政敌李鸿章欣赏其才华而招为婿,将长女李菊耦(1866年-1912年)嫁给他作填房。然因李鸿章为避私嫌而不愿保举张氏,李鸿章逝后张佩纶更觉起复无望。

1895年,张佩纶夫妇移居南京。先在城西七家湾回民区租屋居住。1900年前后买下白下路的张侯府,建造西式洋房和花园。白下路张佩纶旧居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国立法院曾在此办公。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2月4日),张佩纶55岁时以布衣之身在南京忧郁离世。

袁世凯说,“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个半,张幼樵、徐菊人杨莲府,算三个全人,张季直算半个。”

家庭

张佩纶结过三次婚,有三子一女。

1874年8月29日(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张佩纶(26岁)迎娶元配朱芷芗(?-1879年五月初五),为资政大夫二品顶戴大理寺卿军机处行走、浙江仁和塘栖镇人朱学勤(1823-1875年2月9日)次女[3]。生有二子:长子张志沧(1898年2月11日早夭),二子张志潜。1879年阴历三月十八日,朱芷芗生下女儿韵苏,五月初五朱芷芗去世,七月初五幼女韵苏亦去世。

1883年(光绪九年),张佩纶(35岁)迎娶继室边粹玉(?-1886年),系陕西巡抚边宝泉之女,相貌甚丑陋[4],1884年六月生一子夭折。1886年4月11日(光绪十二年三月初八)在张佩纶被流放期间病殁于北京。

1888年四月结束充军回京后,1888年11月16日(十月十三日)张佩纶(40岁)迎娶继室李菊耦,系李鸿章长女,年23岁,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张志沂(张廷众,1898年4月30日-1953年)即近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父亲,系从天津邀请加拿大籍传教士女医生赫尔德专程出诊接生,出生于舅舅李经述府中[5]。女儿张茂渊(1902年6月3日-1991)。

张佩纶和李菊耦曾合作编辑张佩纶在被流放时所著写的几部书,包括《管子注》二十四卷与《庄子古义》十卷和《涧于集》与《涧于日记》。夫妇二人更合写了一本食谱与一部武侠小说

张佩纶有三个侄子活跃官场。堂侄张人骏(1846-1927)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为袁世凯之亲家。张志潭为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其弟弟张志澄任河北省政府秘书。

诗评

  •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 其五(清末民初·陈宝琛)  

与君同戊申,百岁已过半。
桑榆纵及收,横流浩无岸。
岂惟仓颉泣,姬孔亦流叹。
世方无夷吾,被发但坐看。
多君注管书,不朽出忧患。
奈何传世业,期勗及樗散?
往者不可追,来日更谁谏?
衰病空倚楼,从今断江雁。

参考资料

  1. 清史稿·卷23·光绪十年》:侍讲学士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皆许专奏。寻加佩纶三品卿衔。《清季外交史料选辑》。《清史稿·卷444》:令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
  2.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一·张佩纶
  3. 张佩纶:《资政大夫二品顶戴大理寺卿军机处行走朱公神道碑》,《张佩纶集》
  4. 李慈铭日记,光绪十年五月
  5.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版
  • 陈宝琛. 〈清故通议大夫四五品京堂张君墓志铭〉. 《清朝碑传全集》 4册. : 3113–3115页. 
  • 劳乃宣. 〈有清通议大夫四五品京堂前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君墓表〉. 《清朝碑传全集》 4册. : 3116–3118页.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