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柟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吕柟(1479年—1542年),大栋,又字仲木,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陕西高陵县人,明朝官员、学者。

生平

父吕薄有隐德。吕柟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正德三年(1508年)成戊辰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据传本科原取杨慎为第一,但杨因试卷为火所焚而落第(不过杨慎三年后再试,仍抡元)。曾任国子监祭酒,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1]。师事薛敬之,与湛若水邹守益主讲三十余年。吕柟因居泾水之阳(水北曰阳),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注释

  1. 明史》载南京太仆寺少卿,有误,《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吕柟》:“历尚宝司卿、南京太常少卿,升国子监祭酒。”《明儒学案》卷8《河东学案下·文简吕泾野先生柟》:“升南考功郎中,尚宝司卿,南太常寺少卿,入为国子祭酒,转南礼部右侍郎。”《献征录》卷37《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马汝骥)》:“历官翰林院修撰、解州判官、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南京尚宝司卿、南京太常寺少卿、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