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彊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刘彊(25年—58年7月2日),东汉光武帝嫡长子,初立为太子,后改封为东海王谥号东海恭王,于43年-58年,在位16年。(《后汉书》本传作在位18年,仍将东海王刘阳在位年数计入)

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刘彊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郭皇后被废,刘彊心中不安,请求光武帝改封他为藩王。光武帝最初不忍心这样做,终于在建武十九年(43年)六月封刘彊为东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八月就国。因为刘彊不是因过错而被废,去就有礼,所以光武帝允许他用皇帝仪仗,还特别加大封地,“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刘彊于汉明帝永平元年五月戊寅(58年7月2日)病逝,终年三十四岁。六月乙卯(8月8日)下葬[1]。有女沘阳公主

东汉末年的幽州牧刘虞为其后代。[2]

参考资料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1. 《后汉书·明帝纪》:戊寅,东海王彊薨,遣司空冯鲂持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銮辂,龙旗。六月乙卯,葬东海恭王。
  2. 《后汉书·刘虞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谢承书曰:“虞父舒,丹阳太守。虞通五经,东海恭王之后。”】
前任:
刘阳
东汉东海王
43年-58年在位
继任:
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