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张伯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内维尔·张伯伦 阁下
The Rt Hon. Neville Chamberlain

FRS
内维尔·张伯伦
1923年的张伯伦
联合王国首相
任期
1937年5月28日-1940年5月10日
君主乔治六世
前任斯坦利·鲍德温
继任温斯顿·丘吉尔
保守党党魁
任期
1937年5月27日-1940年10月9日
前任斯坦利·鲍德温
继任温斯顿·丘吉尔
枢密院议长
任期
1940年5月10日-1940年10月3日
总理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斯坦霍普伯爵
继任约翰·安德森爵士
财政大臣
任期
1931年11月5日-1937年5月28日
总理
前任菲利浦·斯诺登
继任约翰·西蒙爵士
任期
1923年8月27日-1924年1月22日
总理斯坦利·鲍德温
前任斯坦利·鲍德温
继任菲利浦·斯诺登
卫生大臣
任期
1931年8月25日-1931年11月5日
总理拉姆齐·麦克唐纳
前任亚瑟·格林伍德
继任爱德华·希尔顿·杨
任期
1924年11月6日-1929年6月4日
总理斯坦利·鲍德温
前任约翰·惠特利
继任亚瑟·格林伍德
任期
1923年3月7日-1923年8月27日
总理
前任亚瑟·格里菲斯-博斯卡温爵士
继任威廉·乔因森-希克斯
个人资料
出生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

(1869-03-18)1869年3月18日
 英国伯明翰埃德巴斯顿
逝世1940年11月9日(1940岁-11-09)(71岁)
 英国汉普郡赫克菲尔德
墓地威斯敏斯特教堂
国籍 英国
政党保守党
配偶安妮·德·韦尔·科尔1911年结婚)
儿女2
母校梅森学院(今伯明翰大学
专业商人
信仰一位论派[1]
签名A neatly written "Neville Chamberlain"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FRS(英语: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8年签署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德语区割让予德国。此后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英国被迫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八个月内张伯伦为英国战时首相。

张伯伦曾于商界及地方政府工作,并于1916年至1917年短期任国家服务总监。此后他决定跟随其父亲约瑟夫·张伯伦及其兄长奥斯丁·张伯伦的步伐,于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时年49岁。他拒绝了一项内阁职位,并作为后座议员直至1922年。1923年他迅速升任为卫生大臣财政大臣。在一届工党领衔的政府任期后,张伯伦重返卫生大臣职位,于1924年至1929年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31年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财政大臣。

1937年5月斯坦利·鲍德温卸任,张伯伦接替其首相职位。在其任期内对德国政策成为中心问题,在慕尼黑的外交举措受到当时英国人民的欢迎。希特勒持续其侵略性举动,张伯伦承诺捍卫波兰独立,而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亦履行承诺同德国开战。在联军被迫从挪威撤退后,张伯伦认为政府此时应当得到所有党派支持,但工党和自由党亦不愿参与由其领衔的政府,由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宣布辞职,温斯顿·丘吉尔接替其职位。去职后的张伯伦在国会中(尤其是保守党中)仍旧受到广泛尊敬。其为战时内阁的重要成员之一,并在丘吉尔缺席时领衔这一内阁,但由于健康原因后被迫辞职,六个月后,张伯伦因癌症过世。

历史学家对张伯伦的评价极具争议。其初始声望较高,但1940年7月的《罪人》对张伯伦等人进行了严苛的抨击,称其在慕尼黑外交失败并未能使英国对战争进行充分准备;该书以及日后的一系列出版物几乎彻底摧毁了其名望,而在其过世后的一代史学家(如丘吉尔所著《风云紧急》)绝大多数持相同观点。近年史学家对张伯伦及其政策的态度逐渐好转,引证最新解密的政府文件,认为1938年时的英国准备仍旧不足,对德国开战将带来灾难。即便如此,在英国首相中张伯伦仍旧排名靠后[2]

早年生涯

张伯伦在1869年3月18日生于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市长和内阁殖民地大臣等职,至于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邮政总局局长、财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玺大臣、外交大臣第一海军大臣等职。

张伯伦父亲的前妻只生下奥斯汀后即去世,而张伯伦亲生母亲也在他6岁时去世,所以张伯伦从小非常内向。张伯伦早年入读拉格比公学,由于性格内向的关系而不愿意参加学校的辩论学会,直至后来因为爱尔兰自治的议题而加入。此外,在学期间,他开始对植物学类感兴趣,在日后成为业余鸟类学家,并加入皇家园艺学会。他也热爱音乐文学,以后在关键时刻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钓鱼。

大学时期,他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的前身玛松科学学院,除开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首相以外,他是历史上仅有的三位不是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毕业的首相之一(另外两位是1846年至1852年担任首相的约翰·罗素勋爵,他在爱丁堡大学毕业;以及自1762年至1763年任相的约翰·斯图尔特,第三代比特伯爵,他在莱顿大学毕业)。

张伯伦学习的是冶金学,但毕业后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890年他们家财政状况不景气,他和兄长奥斯汀到南美安德罗斯岛经营菠萝麻种植园,但没有成功,1896年种植园倒闭,他回到英国。

回国后他的事业倒很顺利,他先后在伯明翰几家工厂担任经理,经营金属制造业,逐渐有了名气,成为一位成功的经理。

政治生涯

1911年,他被选为伯明翰市议会议员,并担任市政计划委员会主席,同年他与安妮·维尔·柯尔结婚。1915年他成为伯明翰市市长,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全英国唯一一间市立银行,1916年他被再次选举为市长。

1916年12月,身在伦敦的张伯伦获新首相劳合·乔治邀请担任新政府的国家服务总监,为军工企业招募劳力,但他的成绩不佳,劳合·乔治非常不满意。1917年,张伯伦辞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俩人始终互相排斥。

由于出任国民兵役总监时遭遇挫折,遂激发张伯伦决定参加国会竞选,并成功在1918年大选中当选成为下议院议员,当时他已经49岁。虽然他的兄长已在内阁供职,联合政府又提供一个卫生部的初级职位给张伯伦,但他因为不愿在劳合·乔治的政府供职而加以拒绝,而且又拒绝封为“爵士”。尽管其兄长在1921年出任下议院保守党党魁,但张伯伦在国会的最初四年都只是甚少发言的后座议员。

1922年,伯纳尔·劳任首相,张伯伦亦终于出任邮政总局局长。并在1923年以卫生部长的身份加入内阁。4个月后,鲍德温担任首相,他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但由于政府在1924年1月倒台,因此张伯伦不及发表财政预算案

1924年,保守党赢得大选,但张伯伦在自己选区仅以77票之差击败工党候选人,差一点议席不保。在新政府中,张伯伦又担任卫生部长,任内他成功在国会通过了21项法案

张伯伦虽然在1929年大选保住议席,但保守党总体上虽然取得最多选票却在大选失败,改由工党执政。保守党内部其时冲突和分歧丛生,而张伯伦则在1930年出任新设的保守党主席一职,而且又创立保守党研究部,因此他一时间被视为下任党魁的热门人选。然而鲍德温很快卷土重来,继续出任党魁。自温斯顿·丘吉尔因印度自治问题而辞去保守党党内商业委员会的职务后,张伯伦又被视为鲍德温的当然继承人。

面对严峻的经济问题,工党首相麦克唐纳在1931年解散政府,重新改组组成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张伯伦又被任命为卫生部长。同年很快进行了议会选举,议会选举后保守党成为议会内的绝对多数党,张伯伦第二次担任财政大臣,任内就实施保护性关税的问题引起了轩然大波外,又大副削减政府开支,并在任内促成英国在1932年免除偿还一次大战之债务。

张伯伦一直担任财政大臣到1937年,而1935年鲍德温担任首相后,张伯伦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间是内阁中最活跃的大臣,1934年,他更宣称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1935年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长又变缓。

不过,张伯伦在当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温斯顿·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但是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这最终促使他在1935年大选,保守党胜出大选后提出征收国家防卫贡献税,以税收补助军工,结果引来各方猛烈抨击。

虽然备受抨击,但张伯伦的其他经济政策倒是有效的,他采取了一种被称为“理性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首相

1936年爱德华八世因要和美国寡妇结婚而被迫退位,乔治六世继位,鲍德温决定退休,由张伯伦接替,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一些历史学家[谁?]认为张伯伦并不是一位纯粹的保守党人,他一直不喜欢用“保守主义”这个词,而经常宣称自己是“联合主义”。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张三位一体的英国国教圣公会,他是自格拉夫顿公爵以来首位不信奉国教的英国首相。

张伯伦虽然领导一个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但在内阁组成中他从不考虑各党的平衡,只任用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没有党派政治经验的人。

对内政策

张伯伦在国内政策中主张改革,1937年通过《工厂法案》,规定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1938年通过《住房法案》,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1937年通过《体育训练法案》,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1938年通过《煤炭法案》允许不同工业联合;1938年通过《带薪假日法案》,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了带薪休假。

当时由于大量国外廉价食品进口,英国国内许多土地荒芜,农民协会要求对进口食品采取保护性关税,张伯伦拒绝,引起许多农民不满。

张伯伦还建议成立制品垄断区,让奶制品企业控制价格,政府逐渐取消对牛奶、黄油奶酪的补贴,但没有被通过。他的政府还曾经主张更为激进的改革,包括废除鞭刑;改革审判体系;将义务教育体系延长到15岁;建立医疗保险和家庭补贴等,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政府变更而没有落实。

对外政策

张伯伦在位时,爱尔兰希望完全独立成为共和国,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只承认英王为最高元首,并且自管对外事务,其他则完全独立。英国政府承认这种改变,只是公开宣称爱尔兰英联邦成员的地位没有改变。张伯伦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局势,希望一旦发生战争,爱尔兰不会加入到和英国敌对的一方,因此作出许多让步。爱尔兰希望在北爱尔兰问题上,英国保持中立,但北爱尔兰选举出自己的议会,强烈反对加入爱尔兰,因此爱尔兰没有能够统一。但是爱尔兰和英国在二战中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张伯伦和爱尔兰第一任总统德瓦勒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当时两人达成的协议中,爱尔兰收回了英国控制的三个港口,但赔付英国一千万英镑。这个协议招致了英国国内的一些反对,尤其是来自丘吉尔,但保守党多数没有支持丘吉尔,后来的评论认为这个协议为在战时爱尔兰支持英国铺平了道路。

张伯伦政府最受争议的政策是1939年发布的关于巴勒斯坦殖民地的白皮书,由于英国政府1917年的宣布的《贝尔福宣言》,允许犹太人以购买巴勒斯坦土地方式回归,但白皮书宣称已经有450,000犹太人定居到巴勒斯坦,今后要控制这种趋势,以限制购买土地的方式控制今后五年内只允许75,000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这个白皮书引起轩然大波。

绥靖政策

张伯伦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极端地希望以任何代价在欧洲维持和平,认为可以通过谈判避免战争。张伯伦是受传统欧洲政治体系教育的人,他的政治对手都承认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的思路与时代不合,因此他不顾自己内部的反对,尤其来自丘吉尔的反对,力图和希特勒达成和平,他自己称之为执行一个“绥靖政策”。

张伯伦手持《慕尼黑协定》。

第一次危机是纳粹德国在1938年派兵进驻奥地利,进行德奥合并,张伯伦政府认为这是一件无法挽回的事件,为此保持沉默。第二次是在1938年9月,当纳粹德国威胁进攻捷克,宣称要保护苏台德地区的德裔居民。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王国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一起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以及将南斯洛伐克割予匈牙利,几乎答应了希特勒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希特勒不再发动新的战争。回国后,在机场张伯伦就挥舞着协定宣称“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和平。”

1939年3月,德国军队入侵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斯洛伐克傀儡政权,并将属捷克的喀尔巴阡乌克兰割让予匈牙利王国。张伯伦感到被欺骗,断然放弃绥靖政策。宣称如果纳粹德国进攻波兰,英国将给予武装支援。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但张伯伦政府并没有立即宣战,因为法国只有防御没有进攻的意图,只有进行萨尔攻势。张伯伦只是宣称如果德国在两天内撤出波兰,英国将协助他们举行谈判,他受到议会的极大压力,保守党议员领袖警告他如果再不宣战,政府将会垮台,在取得法国同意和英国步调一致的允诺后,直到9月3日,英国才正式宣战。 宣战后张伯伦重新改组政府,邀请丘吉尔进入战时内阁,担任第一海军大臣。

战争开始的头八个月被称为“假战”,因为没有任何交战行动,一直维持到希特勒进攻荷兰,发动黄色计划时英国才真正进入战争。这期间主要冲突发生在海上,丘吉尔的作用开始显露出。苏联入侵波兰和芬兰,引起要求对苏联宣战的呼声,但张伯伦认为只有对德国的战争结束才有可能,所以英国始终没有对苏联作出任何表示。

1940年4月9号,北欧战役开始,德国于当天占领了丹麦并开始入侵挪威,盟军前往帮助挪威,但失败了,6月9日盟军从纳尔维克撤离,次日遭德军占领,挪威战役结束。

5月7日挪威战场恶化后,议会对于张伯伦的不满终于爆发了。议会严厉抨击政府坚持的绥靖主义,特别是战前张伯伦与希特勒交涉中表现出的乐观主义以及战争爆发后对于国防的态度遭到猛烈的批评。张伯伦一位最亲密的朋友兼政治伙伴 - 利奥波德·斯登尼·艾默里在议会演讲引用克伦威尔解散议会时的宣言更是让议会对于张伯伦内阁的批评达到最高点,他指控张伯伦政府为“老而腐朽的军人”,他还直接指责首相,并再次引用克伦威尔的话“就你所做的贡献而言,你在这里坐的太久了”,他说“走吧,我说,让我们和你的合作结束吧,以上帝之名,走开吧!”这对张伯伦的自尊心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尤其是当他离开议会时,后排的议员有节奏地发出“滚!滚!滚!”的怒吼声更是让张伯伦更加失意潦倒。

第二天国会举行对张伯伦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投票,当时有40位原来支持政府的议员投了反对票,虽然政府最终赢得了信任投票,但是张伯伦很清楚自己也该下台了,他希望自己下台后能组成一个保守党政府,但议会强烈要求仍然组成联合政府。当时有两个可能的人选: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勋爵,但哈利法克斯勋爵认为自己作为上议院议员难以领导政府,因为所有重大议案都得再下议院讨论,而上议院的议员却是不可以在下议院发言。张伯伦想要求工党组成联合政府,询问工党是否同意,问题是:工党是否同意参加由他自己领导的政府?如果不同意,是否同意参加由其他人领导的政府?工党领导层答应第二天给予答复。

5月10日,德国入侵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开始法国战役,张伯伦原本有意继续留任至新一轮的危机完结。不过工党答复说同意参加联合政府,而且不同意由张伯伦领导。最终在1940年5月10日晚,张伯伦向国王递交辞呈,正式推荐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

晚年

张伯伦辞去首相职务后,仍然是保守党党魁。虽然工党和自由党怂恿丘吉尔从政府中开除张伯伦,但由于张伯伦仍然得到大部分保守党议员的支持,所以丘吉尔仍然请他留在战时内阁。丘吉尔最初想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但受到工党和自由党的强烈反对,最后任命他为枢密院议长,并掌管重要的枢密院议长委员会

张伯伦继续忠实地执行自己的工作,并为政府提供许多有益的咨询。到了1940年,德国提出和英国议和的条件,几乎引起政府的分裂,张伯伦最初支持接受条款,但丘吉尔成功地说服张伯伦和他站在一起,反对议和。

张伯伦仍然受到大部分保守党议员的拥护,而丘吉尔却只受到工党和自由党议员的拥护,张伯伦担心这种现象会削弱政府,于是在各种场合鼓励保守党议员支持丘吉尔。

但这时开始,社会舆论开始不希望张伯伦继续在政府任职,并攻击张伯伦,张伯伦则希望丘吉尔能压制媒体的攻击,因为他一直只视丘吉尔为战时临时政府,战后他可以重新回来掌权。但7月份的时候,张伯伦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并因胃癌而作了手术,虽然其间似有起色。但9月份的时候,他的健康状况已不允许继续工作,他的胃癌已经转移到大肠成为大肠癌,于是在9月30日他辞去党魁和枢密院议长的职务,回汉普郡养病,但经过国王和丘吉尔的特批,国家各种文件仍然送他阅批,使他能了解国家的局势。到11月9日,他在汉普郡赫菲尔(Heckfield)附近的夏菲尔园(Highfield Park)病逝,享年71岁。

1941年4月15日张伯伦的房产以84,013英镑的价格卖掉。

影响

张伯伦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政治家之一,现今有大量文献叙述了他在任首相时期的欧洲政策,是二战初期的重要人物。

大量著作批评他的《慕尼黑协定》是鼓励纳粹和希特勒的一个“罪人”,而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亦认为只有自己是保守党的主战派,张伯伦违背了保守党的一贯政策。

张伯伦失败的外交政策掩盖了他成功的国内政策,社会历史学家认为他在卫生部长任内推行的政策,使英国在战后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张伯伦的外交政策“放任并休兵”的政策使他成为“姑息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就曾抨击“姑息主义”使得弱国在内外皆不靖的状态下只能任人宰割。)

有关张伯伦的文件和政府档案,现正存放于伯明翰大学作特别馆藏。

杂记

参考文献

  1. Unitarian Association, Midland. "Neville (and his half-brother (Sir) Austen) were members of the Birmingham Unitarian New Meeting Church".. Midland Unitarian Association. Birmingham New Meeting Church. [2014-06-06]. 
  2. Paul Strangio; et al. Understanding Prime-Ministerial Performanc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xford UP. 2013: 224, 226. ISBN 978-0-19-966642-3. 

书籍

  • Feiling, Keith. 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 Macmillan & Co. Ltd, 1946.
  • Gilbert, Martin. The Roots of Appeasement.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6.
  • James, Robert Rhodes. The British Revolution, 1880-1939. Knopf, 1977.
  • Wheeler-Bennett, John Munich : Prologue to Tragedy, New York :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48.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延伸阅读

  • Aster, Sidney. Guilty Man: the Case of Neville Chamberlain. Finney, Patrick (编).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Edward Arnold. 1997: 62–77. ISBN 978-0-340-67640-0. 
  • Aster, Sidney. Viorel Virgil Tile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n Essay in Closure. Diplomacy and Statecraft. 2002-09-09, 13 (3): 153–74. S2CID 154954097. doi:10.1080/714000341. 
  • Bond, Brian. The Continental Commitment in British Strategy in the 1930s. Mommsen, Wolfgang; Kettenacker, Lothar (编). The Fascist Challenge and the Policy of Appeasement. George Allen & Unwin. 1983: 197–207. ISBN 978-0-04-940068-9. 
  • Crozier, Andrew J. Appeasement and Germany's Last Bid for Colonies. Macmillan Press. 1988. ISBN 978-0-312-01546-6. 
  • Gilbert, Martin. The Roots of Appeasement.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6. 
  • Goldstein, Erik. Neville Chamberlain, The British Official Mind and the Munich Crisis. Mommsen, Wolfgang; Kettenacker, Lothar (编). The Munich Crisis 1938: Prelude to World War II. Frank Cass. 1999: 276–92. ISBN 978-0-7146-8056-9. 
  • Greenwood, Sean. The Phantom Crisis: Danzig, 1939. Martel, Gordon (编).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 A.J.P. Taylor and the Historians. Routledge. 1999: 225–46. ISBN 978-0-415-16325-5. 
  • Kelly, Bernard. (2009) "Drifting Towards War: The British Chiefs of Staff, the USSR and the Winter War, November 1939 – March 1940,"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y, (2009) 23:3 pp. 267–91, doi:10.1080/13619460903080010
  • Kennedy, Paul; Imlay, Talbot. Appeasement. Martel, Gordon (编).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 A.J.P. Taylor and the Historians. Routledge. 1999: 116–34. ISBN 978-0-415-16325-5. 
  • Loades, David, ed. Reader's Guide to British History (2003) 1: 244–45; historiography
  • McDonough, Frank. Neville Chamberlain, Appeasement and the British Road to Wa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7190-4832-6. 
  • McDonough, Frank. Hitler, Chamberlain and Appease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521-00048-2. 
  • Petrie, Charles. The Chamberlain Tradition First American. Frederick A. Stokes. 1938. 
  • Redihan, Erin. "Neville Chamberlain and Norway: The Trouble with 'A Man of Peace' in a Time of Wa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History (2013) 69#1/2 pp. 1–18.
  • Stewart, Graham. Burying Caesar: Churchill, Chamberlain, and the Battle for the Tory Party revised. Phoenix. 2000. ISBN 978-0-7538-1060-6. 
  • Strang, Bruce. 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 Britain's Guarantee to Poland, March 1939.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996, 31 (4): 721–52. S2CID 159558319. doi:10.1177/002200949603100406. 
  • Watt, D.C. How War Came: The Immediat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8–1939. Heinemann. 1989. ISBN 978-0-394-57916-0. 
  • Weinberg, Gerhard. Hitler's Foreign Policy, 1933–1939: The Road to World War II. Enigma Books. 2010. ISBN 978-1-929631-91-9. 
  • Wheeler-Bennett, John. Munich: Prologue to Tragedy.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48. 

另见

外部链接

官衔
前任者:
国家服务总监
1916年–1917年
继任者:
奥克兰·格迪斯爵士
前任者:
弗雷德里克·凯拉韦
邮政总局局长
1922年–1923年
继任者:
威廉·乔因森-希克斯爵士,Bt
前任者:
悬缺
财政部主计长
1923年
前任者:
亚瑟·格里菲思-博斯科恩爵士
卫生部长
1923年
继任者:
威廉·乔因森-希克斯爵士,Bt
前任者:
鲍德温
财政大臣
1923年–1924年
继任者:
菲利浦·斯诺登
前任者:
约翰·惠特利
卫生部长
1924年–1929年
继任者:
亚瑟·格林伍德
前任者:
保守党主席
1930年–1931年
继任者:
奥利弗·浦耳
前任者:
亚瑟·格林伍德
卫生部长
1931年
继任者:
爱德华·希尔顿·杨
前任者:
菲利浦·斯诺登
财政大臣
1931年–1937年
继任者:
约翰·奥尔斯布鲁克·西蒙爵士
前任者:
鲍德温
英国保守党党魁
1937年–1940年
继任者:
丘吉尔
英国首相
1937年–1940年
前任者:
鲍德温
下议院领袖
1937年–1940年
继任者:
丘吉尔
前任者:
斯坦厄普伯爵
枢密院议长
1940年–1941年
继任者:
约翰·安德生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