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泉永道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兴泉永道明朝福建省的一个道,驻札泉州,设兴泉兵备一员,分巡兴泉道兼分理军务。清朝因之,管辖泉州府兴化府。康熙九年(永历廿四年 1670年)置兴泉道,管辖兴化府、泉州府,道治驻泉州府,与思明州的明军对峙。1727年,徙兴泉道道治于泉州府同安县嘉禾里(今厦门市岛内),1734年(雍正十二年),增领永春直隶州,更名“兴泉永道”[1]

鸦片战争期间,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英军攻陷厦门,霸占道署,1845年将其拆毁,改建为英国驻厦门领事馆。1863年(同治二年),清朝收回道署旧址。次年,道尹曾宪德又拆除英国领事馆洋楼,重建道署,并立《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记述此事。今道署原建筑早已无迹可寻,仅有残存的碑记于1991年修复。

参考文献

  1. 行政区划网.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