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五十二病方,中国古代医学著作,1973年出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汉墓三号汉墓的帛书,是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中医学书籍。

主要内容

《五十二病方》现存一万余字,全书将方剂分52种,每一种方剂都是治疗某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方,多则二十余方。现存医方总数283个,有少部分已残缺亡佚。书中提到的病名现存的有103个。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以外科病所占比重为大。

名称由来

1973年出土时,并没有书名。考古人员发现,该帛书将所记载的283首方剂分成了五十二种。并且,帛书中含有“凡五十二(病)”的字样,所以称这册帛书称为“五十二病方”。[1]

历史意义

《五十二病方》作为中国目前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学书籍,通过分析内容和字义,成书年代应该早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之际的抄本。[2]

开创了方剂分类中的病证分类,后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均采用病证分类法。

评价

正面评价

公元前3实际秦汉之际的抄本,能有如此高的成就,是一次大发现。[2]

填补了《黄帝内经》成书以来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3]

负面评价

书中药味简单,用量粗略,剂型单调,没有方名。没有具体的腧穴名称、五行学说,也没有将脏腑名称同病名联系起来,基本不反应阴阳学说的内容。[2]

参考资料

  1. 李冀; 左铮云. 田少霞 , 编. 方剂学 5.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5. ISBN 9787513268714. 
  2. 2.0 2.1 2.2 许济群; 王棉之. 方剂学 1.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 ISBN 9787532305001. 
  3. 我国最早的实用外科手册——《五十二病方》_医药之最_中医中药网. www.zhzyw.com. [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