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接触(电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第三类接触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监制茱莉亚·菲利浦斯
迈克尔·菲利浦斯
编剧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李察·德雷福克斯
弗朗索瓦·特吕弗
特瑞·加尔
梅林达·狄龙
配乐约翰·威廉斯
摄影维尔莫斯·齐格蒙德
剪辑迈克尔·卡恩
制片商EMI Films
片长135分钟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77年11月16日
发行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预算2000万美元
票房$303,788,635
中国大陆第三类接触
香港第三类接触
台湾第三类接触

第三类接触》(英语: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是一部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执导的1977年美国科幻电影。《第三类接触》是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一,不止是因为它特别的影响力,也因为《第三类接触》将外星人描述为温和友善的,这与其它早期的电影大不相同,因为在此之前的电影几乎都将外星人塑造成邪恶的怪物。本片主演是李察·德雷福克斯梅林达·狄龙特瑞·加尔鲍勃·巴拉班卡里·加菲弗朗索瓦·特吕弗。本片讲述Roy Neary是一名印第安纳州蓝领,在遇见到不明飞行物(UFO)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长期珍视的项目。1973年底,他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就科幻电影进行了协议。尽管斯皮尔伯格在剧本方面获得唯一的挂名,但他却受保罗·许瑞德约翰·希尔大卫·杰拉贺尔·巴伍德马修·罗宾斯杰里·贝尔森的帮助,他们于不同的程度在剧本上合作。电影标题源于飞碟学家约瑟夫·艾伦·海尼克的与外星人接触的分类法,其中第三类是表示人类对外星人或“活的生物”的观察。道格拉斯·特兰布担任视觉效果主管,而卡罗·兰博蒂设计了外星人。

2007年12月,本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视为“文化上、历史上或美学上有意义”,并被选中保存在国家影片登记表。本片的特别版附加了一些场景,于1980年上映。本片的第三个剪辑版于1998年在VHS和镭射影碟上发行(后来在DVD蓝光光碟上发行)。本片为40周年纪念而以4K进行修复,并于2017年9月1日在剧院重新上映。

剧情

1945年,据报告摩哈维沙漠突然有飞机失踪:某商业航线的飞行员被一个非常明亮但难以描述的物体所干扰。一天夜里,当诺伊·尼尔瑞在装载卡车时,忽然被神秘的光线所笼罩,之后奇怪的幻象和五个音符一直在他脑海中回旋。他能否发现幻象的意义,又是谁将其置于他的脑海中呢?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同星际来客有了一定的接触并确定其降落的地点。为了掩饰真相,政府要求人们远离此地。然而,包括诺伊在内的一群人,却被其共同的幻象所吸引,来到此地。 在沙漠中的魔鬼山上,空军临时修建的基地上空,外星人如约来到,他们的飞船流光异彩,将半个天空都照亮了。人类播放了以前从太空接受到的外星人信息中破译出的音乐作为联络的手段,飞船的大门打开了,从前失踪的地球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一批外星人则来到地球人中间和他们做心灵的沟通……

制作

斯皮尔伯格在1973年年底、作品《横冲直撞大逃亡》(1974年)还在后制时就与片商哥伦比亚影业协商拍片事宜[1],后来斯皮尔伯格选择先去拍《大白鲨》(1975年)而将该片延后[1]。《第三类接触》的部分内容以以斯皮尔伯格多年前拍的电影《火光》(1963年)和1970年写的剧本《经验》(Experiences)为基底[2]。该片的剧本原本由保罗·许瑞德执笔,但斯皮尔伯格不满意,认为主题写得不够好,之后又经由约翰·希尔大卫·杰拉之手改写[3],最后斯皮尔伯格决定亲自操刀剧本,过程中查阅了许多UFO的资料,并访问了多位该领域人士[4]。拍片过程中,该片面临比《大白鲨》还严重的时程延误、技术问题[3]和预算超支,哥伦比亚影业一度资金拮据[5]

上映

《第三类接触》于1977年11月16日上映[6],在口碑[7][8]和票房[9][10]上都有好表现,让哥伦比亚影业免于破产[11]

获奖

总共入围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8项大奖,最终荣获1项大奖:[12]

  • 1977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荣誉奖(Special Citation,该奖颁发予:《第三类接触》一片中的非凡特技)。
  • 1978年第五十届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艺学院奖·OSCAR):最佳摄影奖,特别成就奖(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该奖颁发予:《第三类接触》一片的音响效果剪辑)。
  • 1978年美国科幻恐怖片大奖(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学院奖)——土星奖:最佳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与《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并列获奖),最佳音乐(约翰·威廉姆斯,他以《第三类接触》和《星球大战》并列同时获奖),最佳编剧(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等3项奖。
  • 1978年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语片。
  • 1979年格莱美奖:最佳原创影视音乐专辑奖(约翰·威廉姆斯)。

评价

美国戏剧学院在1998年时将《第三类接触》列入美国影史100大名单中,排名第64位。 此片也因为它“文化上、历史上、美学上”的重要价值,被选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典藏。

参见

参考资料

  1. 1.0 1.1 McBride 1997,第227-229页.
  2. Taylor 1997,第134-135页.
  3. 3.0 3.1 McBride 1997,第260-269页.
  4. Taylor 1997,第137页.
  5. McBride 1997,第270-279页.
  6. 'Close Encounters' tops $23 mil gros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77-12-29: 1. 
  7. Taylor 1997,第144-145页.
  8.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19-11-17]. 
  9.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Box Office Mojo. [2008-09-12]. 
  10. 'Tootsie' Windfall. Variety. 1983-04-13: 3. 
  11. Taylor 1997,第33页.
  12. The 50th Academy Awards (1978)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1-10-05]. 

参考书目

  • McBride, Joseph. Steven Spielberg. Faber and Faber. 1997. ISBN 0-571-19177-0. 
  • Taylor, Philip M.; 苏千玲译. 《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台湾: 方智出版社. 1997. ISBN 957-679-419-6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