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19日 (五) 03:42的版本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內 → 内, 國 → 国 (3), 開 → 开, 參 → 参 (2), 會 → 会, 長 → 长 (2), 間 → 间, 務 → 务 (2), 漢 → 汉, 語 → 语 (2), 舊 → 旧, 見 → 见, 來 → 来, 簡 → 简, 稱 → 称, 為 → 为 (3), 於 → 于 (5), 韓 → 韩, 鮮 → 鲜 (2), 實 → 实, 際 → 际, 並 → 并, 後 → 后, 書 → 书 (2), 戶 → 户, 當 → 当 (3), 創 → 创, 設 → 设 (2), 職 → 职 (2), 禮 → 礼 (2), 執 → 执, 襲 → 袭, 滿 → 满 (2), 輔 → 辅, 說 → 说, 紀 → 纪)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侍郎
中文名称
中文原文侍郎
韩文名称
谚文시랑
韩文汉字侍郞
文观部式sirang
马赖式sirang
越南文名称 ()
国语字Thị lang
汉喃文侍郎
满语名称
满文ᠠᠰᡥᠠᠨ ᡳ ᠠᠮᠪᠠᠨ
穆麟德转写ashan i amban

侍郎为中国、越南朝鲜官制名称,一般来说,创建于汉朝,并沿用到20世纪初。相当于今日的副部长

简介

汉朝为郎官的一种,本为是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郎中,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日渐重要。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六部,掌管国家政务。其中,每部一名之侍郎为辅佐尚书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相当于今内阁部会次长中书省的副官称为中书侍郎门下省的副官称为门下侍郎黄门侍郎)。宋元明清不改。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六部侍郎升为正三品。之后,清朝沿袭旧制,亦设左右侍郎,左右侍郎均为满人汉人各一,也就是六部各部之间均有侍郎四名(雍正八年起定为从二品)。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