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兵工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18日 (四) 10:52的版本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內 → 内, 國 → 国 (13), 開 → 开, 學 → 学, 慶 → 庆, 與 → 与 (2), 廠 → 厂 (19), 軍 → 军 (5), 黨 → 党, 鋼 → 钢, 務 → 务 (2), 漢 → 汉 (9), 華 → 华 (2), 專業 → 专业, 陸 → 陆, 彈 → 弹, 劉 → 刘 (2), 陽 → 阳 (4), 應 → 应, 動 → 动 (2), 簡 → 简, 稱 → 称, 區 → 区 (2), 為 → 为 (6), 於 → 于, 術 → 术, 輕 → 轻, 運 → 运 (2), 並 → 并 (2), 後 → 后 (4), 書 → 书, 歷 → 历, 爭 → 争, 產 → 产 (4), 過 → 过, 進 → 进 (3), 製 → 制 (2), 戰 → 战, 槍 → 枪 (5), 當 → 当, 業 → 业, 銷 → 销, 擁 → 拥 (2), 機 → 机, 設 → 设 (4), 計 → 计, 辦 → 办, 結 → 结, 併 → 并, 遷 → 迁 (4), 復 → 复, 轉 → 转, 時 → 时 (3), 則 → 则, 劃 →…)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汉阳兵工厂照片

汉阳兵工厂又名湖北兵工厂,简称汉厂,前身是1890年由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

沿革

1889年原本计划在广州石门建厂,张之洞认为湖北地理条件适中,水路交通方便煤铁资源丰富为由,上奏清朝移至汉阳。1890年4月7日,清廷准奏,正式定名湖北枪炮厂。汉厂开工时引进德国步枪技术并大量生产生产后世称为“汉阳造”的步枪[1]。汉厂拥有来自德国的炼钢与火炮制造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汉厂能生产枪炮及其弹药与其配套的炮架,成为当时中国少有可以生产各式陆军用轻重兵器之兵工厂。1904年改名为湖北兵工厂

抗日战争时期汉厂应国家需要进行拆迁,改组为兵工署第一兵工厂。为了有效率的内迁,工厂被计划性的逐步拆迁至西南地区,机具则被转移至其他兵工厂进行专业分工,在四川复工后只生产中正式步枪与少量炮弹,重要性大不如前。

抗日战争结束后接受军事工业重组停办,所有设备并入兵工署二一兵工厂(金陵兵工厂迁厂至重庆江北区,接收汉阳兵工厂部分设备并改名为“兵工署二一兵工厂”,即今日之中华民国国防部军备局第二0五厂),中国近代兵工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汉阳兵工厂于1946年走入历史,其主体离开武汉迁入重庆,成为长安汽车嘉陵集团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业大江工业控股等企业的前身。

参考文献

  1. 刘凤瀚《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页524。

参见